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标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打印本页]

作者: 成都廖雪琴    时间: 2017-5-2 20:41
标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xxxxxx,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http://www.zmyx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授肖远骑老师的《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肖远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江苏第二师范大学、南通大学兼职教授,现任华夏幸福教育总顾问、总督学。

家长要学会“化错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首先来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根”的教育,学校和社会都是枝和叶,根深才能叶茂,根系发达,树才茁壮。家庭是孩子生长成长的重要基地。

[attach]14577[/attach]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而言,没有比父母更好的模仿对象:先有家长的美丽,后有孩子的动人。教育的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长要在爱孩子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做到言而有信、言传身教。

任何教育都是一种科学和方法,家庭教育不是讲道理,更多的是靠体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例如读书的氛围和习惯等。“家里可以没有衣帽间,但一定要有书房。”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另外,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懂得尊重孩子。孩子有好多地方是会犯错误的,家长要懂得孩子犯了错误怎么去教育。家长要学会“化错教育”,就是要把孩子所犯的错误化成一种艺术,用“化错教育”去引导和教育孩子。

家长们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目前常见的几大误区:乱作为,孩子是我生的,想怎么教育我说了算;不作为,孩子还小,长大就知道了;不知道怎么作为,我把孩子交给老师,你怎么教育都放心。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没有彩排,不可能推倒重来。对家长来说,教育孩子,你责无旁贷。

要克服爸爸和工作结婚了;妈妈和麻将结婚了,孩子在爷爷、奶奶怀里撒娇。好孩子是带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傻孩子是骂出来的,疯孩子是逼出来的。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演员,他不是表演自己,他表演的是这个家庭的悲喜剧。

[attach]14578[/attach]

家庭教育十大准则
一、良好的氛围,读书的坏境、友好的坏境、宽松的环境;
二、  明白家长的六种角色定位:人生设计师、榜样、心理医生、参谋长、良师益友、后勤部长;
三、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艺术;不横向比较、言而有信;
四、  努力树立教师的威信;
五、  把缺点化为优点;
六、  想办法克服孩子的坏毛病;
七、  教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八、  鼓励和惩罚并用;
九、  给孩子点亮心灯;
十、心中有梦想,沙漠也是绿洲。

◆父母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

我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但我觉得这是不可比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一棵独立的树,全世界每棵树都长成一样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光辉就没有了。

家庭教育既难,又不难。前两天我读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父母如果随着自己的情绪好坏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样去迎合父母的脾气。

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等。

我认识这样一个家长,是个植物学家。一天,孩子问老师一种植物是什么。老师不知道就说回去问你爸爸。爸爸说,我也不知道,让我查查吧。然后修书一封给老师,告诉他那是什么植物,并说:“由您告诉孩子我觉得更好,我要让孩子懂得,你的老师知识比你父亲更多,由此,您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会更伟大。”

这样的家长用温情与鼓励,以他的宽容和对教育的准确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以及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因为,一个对孩子缺乏耐心或漫不经心的家长是不可能对其他人奉献爱心的,于孩子而言,理亦如此。好的家长,也在为成全好的教师施加自己的影响力,这才是对孩子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

孩子是父母两个人教育的结果,靠母亲一个人是完不成这件事情的。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有意无意中已经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输我们的人生价值,孩子对父母一定是有样学样。

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斤斤计较的家庭里面能够走出胸怀博大的孩子,很难在一个庸俗的家庭里面发现一个孩子有着高雅和清纯的品质。

[attach]14582[/attach]

家庭教育的着重点:

一、  教修养,教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孩子是先有生物的遗传体,后是社会的遗传体,孩子的社会化成长进程是:成长、成人、成才。

二、  教习惯。生活、学习、待人。懂得友善、懂得感恩、学会分享、学会关怀、心态阳光。

三、  教道德。德者智,有道德的更聪明,知识的缺陷可以弥补,道德缺陷无法弥补。

◆性格特质决定孩子能否成功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调查: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

德者智,有道德的人更聪明,能成就大事,这是大家的共识,因为任何知识的缺陷都可以弥补,而道德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商比智商重要。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曾在演讲中提到,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母亲对他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起来必须把被子叠好,扫完地才能去上学,一直到18岁上大学都没有改变。俞敏洪到大学也一直扫地,这带来一个好处——大家认为他比较喜欢为同学服务,都认为他是一个不错的人,最后都愿意与他一起做新东方。

大多数人都读过《西游记》这本书,玄奘历经17年,行程5万里,走遍100多个国家,他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又用20年时间翻译出1335卷。

玄奘能打仗吗?但中国历史上又有几人比他勇敢?

真正的勇敢是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慈悲的情怀,是具备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专注于理想看淡荣辱得失的气度。

◆毅力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

前不久,首届“世界积极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美国达拉斯举行。会上,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安吉拉·达克沃什提出,“毅力”也许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这一观点受到教育界高度关注。

[attach]14581[/attach]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在《求学》中就道出了锲而不舍的重要性。

俞敏洪在北大读书时,直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他有良好的心态和意志力,他曾反复说:“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在毕业典礼上,俞敏洪说了一段让很多同学都记住的话:“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你们10年干成的我干20年,你们20年干成的我干40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80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俞敏洪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的成功和他持之以恒的毅力密不可分。

上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家,但他的琴拉得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他的父母为他请了一位老琴师。

一天,老琴师把这位“完全没有造就”的孩子带到了自家的花园,老琴师讲:“世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像玫瑰和含羞草,但他们同样在阳光下开放,同样是成功的……”老琴师的话使这位少年茅塞顿开,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年后,这位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的伟人———爱因斯坦。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海伦·凯勒、贝多芬等等他们的先天条件决定了他们可能是没有出息的,陈景润、蒲松龄、爱迪生、巴尔扎克等他们上学时的表现也不像“有出息”的样子,但他们却做了“有出息”的人都难以做到的事。

培养孩子,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养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做成一件事的顽强的毅力。

◆健康人格和坚强意志是首要

[attach]14580[/attach]

曾经,我的一位学生,带着他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来我家里来看望我。她对我说:“肖老师,您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是个又瘦又小的黄毛丫头,怎么办啊?”

我说:“孩子多少岁?”
10岁。”
“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
“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

我告诉她:“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只有你们都有成长的毅力,她就能成功。”

2014年,等高考结束以后,我的这位学生带着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孩子来到我家,甜甜地叫我“师爷爷”。她高兴地说,“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
我的学生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都是听您的话,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坚持的毅力。”

“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曾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我始终认为:教育是很美丽的。我们的教育,应该秉承接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的教育理念,在探寻生命意义的同时,实现我们的教育价值。

[attach]14579[/attach]

当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价值的,它必须是生命在场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生命。因此我们先要倾听众生命的呼唤,然后自己参与进去,与之对话,在精神的互动、共振中享受着生命的欢乐;然后沉静下来,进入生命的沉思与追问;最终要走出书本,直面生活,进行生活的实践、生命的创造,实现生命的自主、人生的开放。这样你就感受到教育的美丽所在,而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孩子心头永远有这样的美丽。

教育是很朴素很真实的工作。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格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句话,培养孩子,首先要给他健康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

好,我的分享完了,感谢家人们的陪伴和聆听!

让我们一起在贞明这所没有围墙的智慧父母大学,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让我们一起育心,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学习,多正音,多努力,多付出!坚持读经,相约十年!我们一起努力



【整理:廖雪琴   审核:高菊华】






欢迎光临 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https://zm13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