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标题: 贞明之家--江西小赖和林峰读经典日记楼! [打印本页]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1-16 09:28
标题: 贞明之家--江西小赖和林峰读经典日记楼!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6-1-16 15:43 编辑

                                                                    慢养孩子 静待花开

2015年8月1日读经第2周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妈妈读宝宝听)《易经》坤卦第二、《黄帝内经》02节音频、《儿童诗词启蒙》02.静女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这周带宝宝一起读了坤卦第二,刚好玉英老师的早课也是讲坤卦,利用其它时间把坤卦的前两节课也都补上了,玉英老师用颠覆性的思维给我们剖析了坤卦六爻。乾是天,坤是地,而我们人在天地之间,也就遵循了天地之道。乾带动坤,坤顺从乾。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乾坤定位,而我们要学习随着角色的不同,随时转换自己的定位。在学经这条道路上,当孩子在潜龙的时期,我们就该做好乾位,给孩子做学习的榜样展现给孩子,凡事反求诸已。当"见龙在田"孩子被我们吸引并学习的时候,我们就该做好自己的坤位,推动孩子,坤卦的目的“用六永贞,以大终也”并不是说孩子上了道,父母就可以停止学习,而是要推动孩子匀速前进。这句话我也理解为在找到了重心的基础上,坚定地推动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大亨以正,成就天命!如此,才可以成天而时行,成就孩子的蘩茂。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易经》的影子,但是我们普通人,是“日用而不知”。我们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工作伙伴关系、家庭社会关系等等都是和《易经》紧密相连的。我们在学经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发现和思考,在明经的路上将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
    今天是8月的第一天,宝宝也快20个月了。虽然才读了两周经典,明显感觉自己的心态变平和了,也更有耐心了。 前几天老公出差,傍晚我一人带宝宝出去散步,一路上宝宝见到陌生人都会打招呼,虽然是站在车子上别人也听不见,但是他能够迅速的分辨男女老少并叫出对应的称呼,这也是一种进步,我一路都在赞扬他。
    散步的时候到了有摇摇车的地方,宝宝兴奋的坐上去,想要摇。但是我的零钱都还在车子上,于是跟宝宝讲:“宝宝,妈妈身上没有钱,妈妈的钱还在车子上,你和妈妈一起走过去车子那边拿到钱再过来坐好吗?”宝宝坚持了一会,我又说了一遍,并且夸奖他说“宝宝真棒,最听妈妈的话了”,他似乎是听懂了,没有哭、没有闹的下来和我一起走了,感动于宝宝的懂事。做为父母要强化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这么小的孩子也是能感受到你的赞美,当你在赞美他做好每一件事的时候,就是要让他感受这种使命感,下次不需要你的赞美他自然可以把这件事情完成好。
    就在昨天晚上,带宝宝到体育场散步,在走了一圈的3/2的时候,宝宝伸手说要妈妈抱。我蹲下身告诉他:“你看看那边的哥哥姐姐大家都是自己走的,对吗?宝宝也自己走好吗?”话一说完,他就自己跑了。学习经典让我懂得在一些细节上引导他,处无为之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用方法和引导的父母。
    每天早上上班,宝宝都会和我一起出门,看起来很舍不得妈妈,但是当我告诉他妈妈是去上班的时候,他就和妈妈再见并乖乖的自己回屋了。那一刻真是让我感动。到了每天晚上读经典的时候,我会问他“宝宝我们洗完了澡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宝宝自然是没有被我吸引的,我便每天引导他,告诉他,我们该读书长智慧了。并且把书放在他能够着的地方,让他递给妈妈。这样,他脑子里自然会有一个印象就是妈妈现在要读书了。长久性引导,把握孩子天才一般的黄金学习时期,用经典滋养孩子的心灵,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是如春风化雨般的润物细无声。孩子如花,就让我们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1-16 15:44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6-1-16 15:45 编辑

                                          妙不可言的累积法
        2015年8月12日:读经第3周零3天
    亲子共读:《易经》蒙卦第四、《黄帝内经》第三节,《诗词启蒙》04音频,题目:妙不可言的累积法
    今天早上是韩景艳老师的家道传承第三讲,韩景艳老师用中西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对累积法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其一,累积法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我们读的经典,它是文言文,也是一种语言。就如同我们的母语或者外语,婴儿学习母语时需要我们家长反复其道的教,不断的跟孩子交流和互动。我们学习文言文也该复归到婴儿的心态,反复其道的读,紧扣其中的语感,而并非重视其语法。只有多输入才能多输出。
    其二,累积法它符合人脑的记忆曲线。人脑的记忆周期是7天一循环,在这7天里我们反复的听和读,让经典储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我们学习经典不仅仅是为了读懂它,更重要的是应用。既然要应用就必须将它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如同我们学习某一项技能,也需要反复其道的练习,经典也是如此,反复的读积小以高大必定能成为我们脱口而出、信手拈来的智慧源泉。
    再看看如今的教育机构,不清楚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材料,要学什么?怎么学?都是无序的、随意的。不同的理论家会提出不同的理论,唯一相同的是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才。
    历史上也有教育成功的案例,但他们并没有把教育的方法总结并传承下来,而我们的赖老师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分析,给我们总结出来 一套实用的教育方法 ,这就是我们的"累积式“教育法,可以这样说”累积式“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由偶然成功变为必然成功,只要我们按照”累积式“教育法的要求,灵活运用,把孩子培养成才,已经成为必然。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2-5 08:36
                                                                                      孩子如玉说》
      我们都知道玉是温润的,但是却很少人知道它的加工过程。玉英老师给我们普及了一下玉的加工工序。第一工序是开玉,(如同我们的孩子怀胎十月就等着破茧而出的那一日)。第二个工序是切玉,(我们的宝宝和妈妈分体了,是个独立的人儿了)。第三个工序是磋,把玉石磋的更加细致。(宝宝在母乳的哺育下已经是个白白胖胖的可人儿了)。第四个工序是琢,在玉上面雕上美丽的图案,让玉更加的灵动。(宝宝有了良好的物质生活,生长的漂亮、(英俊)动人)。但为了让玉更加完美摸起来更加温润光滑还需要打磨。而打磨这道工序却是最需要耐心和精力,费时最久的一道工序。它讲究环境、力度、时间。最好的环境是水,最佳的力度是柔缓的,时间则要边打磨边观察。
    我们对待孩子水磨的这道工序是不是也该如加工玉一样付出加倍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呢?孩子本身就是一块无价之玉,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棱角都要我们家长用心耐心的去打磨。有多少父母选择快速的石磨,让自己的孩子变得粗糙易碎,经不起磕碰。既然知道是无价之玉就该选择正确的方法和力度去打磨他。打磨孩子除了环境、力度、时间外,打磨的工匠也至关重要,我们的家长是孩子的工匠,所以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脚踏实地的修练(修脾气、练能力)。把普普通通的每件小事做好,大事必作于细,难事必作于易。因为
我们用什么样的水去打磨孩子,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特性。
    水无时不刻不是在积极向上,它努力向上蒸腾,不是蜡炬成灰泪使干,而是云雷屯,为去聚集能量,为它的再生努力。向水学习处下的态度,水往低处流,是天道,是亲民;人往高处走, 是人道,是同朝。
    学习水“不争”的思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 也不是遇事畏难的逃避行为,而是水的不争精神,一种上德怀谷,上善若水的精神。这种不争的思想和无为之道是一样的,为而不争处下不争,以退为进,自强不息。不争不是让孩子变得懦弱,而是变得更自强不息;不争不是让孩子学会逃避,而是培养他顺流而下直入百川的气度,是一种浩荡的气势;如果工匠具备了水的这些好品质,是不是就是斐君子了?斐君子用水磨的玉离君子还会远吗?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2-5 08:43
                                           小惊喜,大感动
       坤卦之美-括囊无咎。只要我们是张开的口,只要我们是虚心的心,只要我们不满,总有东西可以进来,每天和大家分享碰撞,借力他人的冲击力冲洗净化自己的内心。剥尽自己用空桶心吸收新鲜的氧分,囊括高能量智慧,将精华内化成壁,形成无形的潜意识。穷人的钱用来解决温饱,眼光只在自己身上。而富人的钱投资在社会这个大囊里,让资源优化。投资、风险和收获成正比,投资孩子是潜力股,经典能生发潜力股,让它由一杯水的能量汇聚到大海,收获圣贤的智慧,收获大海的胸怀。在育儿路上只要是行在道上,遵循天道胸怀天下、造福苍生,我们的囊便能越扩越大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善龙。囊中之物越多也就越能收放自如、含章可贞。
       上一个星期公司因为要进行资质评审大家都加班做最后的准备,希望能顺利通过评审。连续3天都是21、22点才回家。我心里有点焦急,惦记着亲子共读的时间被挪用了。加班的第一天打电话给老公,希望他能读一遍给宝宝听,并且编辑了读经内容的信息发给他。可是当我回到家里,老公刚刚帮宝宝洗完澡身上连衣服都还没穿好,根本没有读经。于是我赶忙帮宝宝穿上衣服马上进入了亲子共读。
       第二天等我回去宝宝在奶奶床上玩的不亦乐乎,我想抱他上楼读经典他不肯。时间也已经夜里快23点了,做罢,我只能放音频给他听,让奶奶陪他听着音频入睡。第三天还是一样爸爸没有陪宝宝读经,我一回去马上又进入亲子共读。宝宝也许是玩累了,抱着奶瓶想入睡,于是我趁这个机会读了这周的内容。读完听着音频很快就入睡了。
       到了周未评审结束,晚上不用加班了。早早的我就带宝宝在床上读起了经典,无意中我问宝宝:“风萧萧兮易水?”宝宝马上说:“han(寒)”,我心里一惊,这家伙居然记住了。接着我又问他“壮士一去兮不复?”,他有点调皮拖长了声音说“huan(还)”。我马上叫来老公,我说:“你快来听,宝宝居然能背出最后一个字了。”虽然老公没说什么,但是看表情他也是很欣喜和意外的。
         更惊喜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德孟士兮守四(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相煎何太(急)。括号里面的字,宝宝一一都能对答上来。
有时候跟着音频他能跟读上比卦的前一小段,还有第二段的一些词。这真是让我太惊喜和感动了。在整个星期亲子共读都比较匆忙的情况下,宝宝居然还能吸收到这么多。这真是累积的力量,无为而为的果实。 “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小以高大。宝宝只有21个月大,从刚接触经典时只会叫人的称呼(学经只有二个月左右)到现在能说5.6个字左右的句子,再到这周对经典的吸收和记忆,对比一些更大的孩子成长是缓慢的,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这不就是从容中道吗?有了这小小的收获,我相信以后老公也会被我们吸引而不只是旁观者。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2-5 08:44
                                                饭局引发的思考
      作为县里的重点企业,县里位高权重的领导来指导工作也是常有的事。而我们行政部要做好后勤和接待工作,今天公司来了几位县领导,董事长亲自接待。到了饭点,我也在餐厅里帮忙。记得在以前,这种接待工作我是很紧张和心慌的,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强大,心中的恶龙占了上风,可是今天,我内心很坦然,因为我认识到了自己与高层之间的差距,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自然也不会失大局。
       席间,县领导跟董事长交谈时提到一句:“做企业要看大局,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董事长称“是”,他也一直以身作则。开创一个企业天时、地利、人和都应具备。如只有小人的眼光乐其乐而利其利,企业是做不长久的。一年的企业靠机遇,三年的企业靠老板,公司已经是四个年头有余并且正蒸蒸日上,我相信这与董事长的格局和谋略息息相关。
       正所谓
义利相随,企业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县里的百姓就业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些“义”也就成就了他的事业,“利”也随之而来。县领导还指出当今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大致概括一下),前20年,其中10年是以劳动力为主,那时候人才稀缺,如今已是人才济济。后10年是以土地为主,是房地产的鼎盛时期,如今已是救市局面。而当下的趋势是金融时期,作为企业家要懂得整合资源,将现有的资源优化来带动其它的弱项,我想这应该就是天时吧!如果企业家能把握这个天时那便能乘天而时行,成就他们的繁茂。
        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官员,他们的成就也是由一点一滴做好每一件事开始的。
成功只有两步,一步是开始,一步是坚持。这让我想到付老师昨天的早课,要成为或者要培养孩子成为圣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元。找到正确开始的方向和目标,在孩子童蒙时间给予正的教育,教育孩子是我们此生最有意义的事业。而童蒙养正,是我们最大的圣功,养正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兴旺一个家族,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使命!找到了正确的开始,便是不断的坚持,坚持学习,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而学习的目的是了为用,在学的过程中要学一点,用一点,行一点。给出是为了更多的吸收。多藏必厚亡,多分享才会有成长!父母作为孩子终身的老师,不光只想着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放眼全天下,儿女满天下。要有师道精神,“能以众正”、“师出以律”、“容民蓄众”,撒播光明,造福大家。
      更要学习井的精神,井有四德:养育之德、谦虚之德、坚贞之德、甘甜之德。井养育天地万物,却又虚怀若谷;身处一方便永贞一方;甘甜之水沁人心脾。这不就是在教我们如何做大格局之人?学习井的精神井养而不穷,源源不断的奉献甘甜。从字面看“井”有八方,这又和我们的八卦思维不谋而和,遇到困难和问题要从多方面去思维去克服。井的高度和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我们要时常用井的精神激励自己,让自己成长为大人。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2-5 08:46
                                                                                        重温《大学》
      《大学》顾名思义,是大人之学,是成人后必须具备的基本学问,它是每个人成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万分荣幸能够相聚在一起补上这门课。我们已经系统的学习了《大学》第一小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字,但是经过玉英老师的点拨,才知道《大学》里藏着这么多宝藏。用心去体会圣贤的心,教我们学习如何修身,齐家,以古往明君为榜样学习治国、平天下。见贤思齐,与高人为伍,学习如何成长为真君子。
       大学的根本是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让我们通过学习《大学》明白基本的,可以把我们带向光明的道德,能够让我们和大家相亲相爱,其乐融融,能够让我们止于至善。明白真正光明的道德方向,明白了之后便要去点亮更多的人,去亲民。当我们和身边的人都被点明,这种幸福的感觉是多么美好。
       要让这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存在,需要我们去玄德,学习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当我们在高的时候要像天一样往下济民,这样才不会脱离民众,当我们低如大地时,为了能够和大家融合在一起,要不停地成长自己像大地一样谦卑上行!想达到“至善”都需要一个过程,当我们没有达到的时候,我们会用心去追求,但是想到“止于至善”则更难,最重要的,是对“度”的把握。不能多,不能少,不能增,不能减。减了则不及,增了则过之,必须恰到好处。现在很多人,对“度”豪无把握,凡事追求极限。不足的地方,也许我们能明白,但是真正的“止",好像没有几个人有意识,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
一切顺势而为,一切待时而动。我们往往都被贪婪和欲望给吞噬了。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真正”止“的目的是什么呢?”知止而后有定“,”止“是为了能够生静,静能生慧,为了能够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虑而后能得“,”虑“就是让我们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并思考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物有本未,事有终始。知所先后,离我们的目标才会越来越近。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好自己,如何“做好自己”呢?做好自己的前提要先会“格物”,格有形的物,就是整理东西。每个女人的柜子里,永远少一件衣服,既然无论如何都会少,所以无法填满。那么我们又为何热衷于一直把东西往家里搬呢?因为大家觉得只有自己家才是自己的,没有放眼全天下。如果我们放眼全天下:天下的都是我的,只是我的另外一个家而已,不需要的就不买,需要的时候去商场那个家里取,这样我们有形的物才能格好。
      而无形的物是什么呢,无形的就是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格局”。我们常说培养大格局人才,怎样才能叫大格局呢?井底之蛙习惯了井底,它的格局就是一口井,而我们呢?跳出来了,格局就是全天下!天地有多大,我们无法测量,所以最大的格局便是无格局。当有形的和无形的都达到了极致,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都一目了然,这就是“知至”了,当我们知道经典是生活中的必须品,这时候会格外珍惜,会真正的意诚。真正的“意诚”是“至诚无物”,就是眼中只有我的目标,其它的一切都不存在。“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真正意诚的人,不会自欺欺人,能够坦然对待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心中的“善龙”和“恶龙”。
       格物、知至、意诚都是修身的条件和过程,“修身”一定要走出来,要让我们修道的身体心灵加上行动,让这个行动体现出自己的用处。“修身”也不只是修养我们的身心,更重要的是为了用,为了和家庭和社会和天下人发生反应,这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君子静能思已过,能扬已长,而小人独处就会做坏事,“小人”是内心不够强大之人。因为我们还没有成长为“大人”、“君子”,所以我们要找到伴就不会”闲居而不善“,就不会管不住自己的”恶龙“。要先认识和了解自己,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让自己的内心”遏恶扬善“,当内心走上了大道,行动也会带上大道(收获了“诚于中,形于外”)。当我们带着孩子已经在行动了,在一砖一瓦的建房了,无论多么辛苦,也比和孩子内耗、斗嘴强,孩子们在玩中建、建中学,房子不知不觉建好了,而我们和孩子也都受益了。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凡事我们能指到的地方,看到的地方,都能够慎密严谨,做好每一个细节,用细累积成大,由易累积成就难。找到自己的使命,跟着时代的需要和号召,跟着天地的规律,便可以成就我们成为“大人”成为“君子”。君子是怎么来的呢?所谓“君子”就是既让人感觉赏心悦目又内圣外王。切磋琢磨是君子修练的“工序”,修脾气,练能力。每天无为而为的做好自己,做好最普通的自己。并且脚踏实地的修练,做好每一个小事。反复切磋和琢磨才能成为斐君子。
        我们在修身的时候多些耐心和时间给自己和孩子,用水的智慧去打磨孩子,我们温柔,孩子自然温柔,我们暴躁,孩子自然暴躁。我们是君子,孩子早晚会被磨成君子。水磨是一个温柔而缓慢的过程,所以要慢慢修行,修行到一定程度,就像斐然君子一样“道盛德至善,民之不忘也”,让子孙后代,时时可以从自己身上得到琢磨之水。
     《大学》一直教我们如何成为君子,那么“君子”的影子来自哪里呢?诗经里歌讼“於戏!前王不忘”,指的是前王周文王、周武王,通过对《八卦》(也就是现在的《易经》)的学习、推演和践行,从而开创了周朝,让周朝能有八百年历史!而因为《易经》精神,这两位明君在治国的时候,采取温和的方式,不穷兵黩武,不劳民伤财!一切都做好自已,与人无争,与世无争,四方悦服竟相遵从,这就是吸引力法则我若盛开,蝴蝶自来。
      对人民“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做好自己,民众自好,民风自朴。上自诸候、下至百姓,都纷纷效仿他们的弘德,以他们为榜样。“不显维德”就是“大显维德”,他们的美德补天下彰显和唱颂!文王和武王的做法就是“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利其利”。“小人”非世俗说的“坏人”,指的是尚不知明德之理的人,他们无法进入“大学”之门,此等人,作为社会人而言,能走正当的谋生之路,生财取之有道,乐社会人生之乐,是正常的,他们为名利而终此一生!而我们是何等幸运,运上明师指引,可成为济世之人。

      武王之子成王,也是一代明君,在建国任命书《康诰》中曰:重在“克明德慎罚”,以显文王之德。让康叔到殷地做好坚守明德,谨慎刑罚,要施行仁政,以发扬大文王之德,让百姓真正受益!
     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商朝第四位君主,继位初期暴虐百姓、一味享乐、朝政昏乱,伊尹关他在桐宫反省三年,悔过自责后,还政于他,修德厚生终成一代明君。
   “克明俊德”后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成就自己。谁能成就自己?除自己以外的“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工作上“上属是舟,下属是水”;做为父母“自己是舟,孩子是水”;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孩子是舟,父母是水”。扩大一些,这个社会上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形成一种文化,形成文化的人都是水。所以说自己以外的人都是成就自己的关键因素。
      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要明明德,指引康叔“作新民”,日新其德叫新,观民教化是新,同样带民达到至善,止于至善更叫新。成王让康王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依从天道顺应天命。顺应天道,何为“天道”?天道下济而光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及。一是要下济,要亲民,不能高高在上,要与民和睦。二是要有目标的行动,为了人间和地上的光明,撒播光明。跟着天撒播光明,越撒播发现自己身上的光芒越多,因为损有余而补不足, 我们给出去了,老天爷会补给我们。给出去才能源源不断的收获!
     能者多劳是天机,当我们能干、肯干的时候,老天爷自然会给我们更大的承担和使命!所以只要我们是行在真正的天道上,就不用担心一切困难!《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玿示天下:“周虽然是古老的一个小诸候国;但是他的使命在于给世界带来新气象。”人之所以存活是因为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空气!国家也一样,有新鲜的养分输送,才能成就国家,才能让国家永续。
     通过这几节课对大学的学习我们收获了真正的君子就应该行天道、作新民、胸怀天下!还应该“只问影响大小 ,只问是否遵道,而不顾困难如何。”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只为了让大家将善发挥到极致!达到至善!现在社会需要我们,时代需要我们,所以老天先用经典强大我们,用平台来锻炼我们,在我们遵道而为的情况下,带领孩子一起顺应天命,亲民而以仁德化民,从而引领社会和谐,世界大同!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1 11:57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无为而无不为
      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的经典三问吧!宝宝还没上学,但是平时在生活中呢有许多习惯是要经常提醒他的,他现在对这三问已经是牢记于心了。小孩子磕碰是难免的,但是我认为只要是没伤骨头没出血就不必太在意。每次宝宝磕碰到想撒娇的时候我会马上问他:“宝宝你是什么?”他答:“男汉子”(其实我教的是男子汉,但是他一直说成男汉子。)问的次数多了,每次答完也就不撒娇了。
      第二问,当他看见爸爸妈妈的手机抢着要玩的时候,我会问他:“宝宝,妈妈怎么说的?”他答:“爸爸的手机不能动,妈妈的手机不能动。”这都是以前教过他的。
      第三问,每天出去玩回家的路上或者帮他洗澡的时候我问他:“宝宝,我们等下该干吗了?”他答:“读书书。”不用经过任何思考目标非常的明确,无为而为之间已经将宝宝睡前读经的习惯养成了。
最近几天晚上,到了读书时间,林峰也是非常的自觉,偶尔会拿到一本小书模仿我拿书的姿势和坐姿,还是指读的模样。(因为平时只要他一凑过来,我就会指读给他看)跟着音频会陆续大声的诵读几句,看着他的模样真是让我忍俊不禁,同时也感到欣慰,就是这样短短几个月的耳熏目染,无为而为的在孩子心田播下了经典的种子,蒙蒙正气正在孩子的内心滋养、生发。等他成长到一定的年龄,在各个领域都能够用经典的高度去思考和判断。包括看影视剧、小说、新闻等等,“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当我们在学习经典后再去看这些,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受,因为每个成功的背后都会有着他们厚重的文化底蕴做基础的。
       累积法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易经》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来身。”大至天地,小至人情,无外累积之功也。
      赖老师通过思索孔子和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再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研究各种成功的教育成果,不断的总结、提炼出一个大结构、大格局的“累积式”教育方法。“累积法”就是一个“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余,易从则有功,有余则可久,有功则可大”的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简单容易才能跟从,才能做到有功。“有功则可大”如做房子一样每天每天添一点砖,而不是一气呵成往死里累在那里添。一天一天累积,这个添砖就是功,这样的方法才能做长久。一点一点的累积,积小以高大才能做大。
      我记得一个月前在工作的时候,我看到眼前堆起了一本厚厚的要输入的数据,头有点大了。后来刚巧学习了赵敏老师对累积法的运用,将一鸣宝贝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的非常好。我念头一闪,心想在工作中是不是也可以运用上这个累积法呢!显然是可以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把眼前这本厚厚的数据全部录入进电脑了。每天输入7页,一点也不觉得累,但是累积下来却是厚厚的一本,赞叹这个大道至简的方法。让我们面对再困难的事情也不再畏惧了。累积法就像山下的小路,只要我们愿意低下头来,这条小路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也许要穿过溪流,也许要爬上山梁,但是目标在前,只要我们努力坚持,就会达到胜利的山顶。
       笃信笃行
       我记得在刚刚进入贞明育心学习的时候,有同事跟我说:“小赖,你现在热情那么高,但是这些是非常难懂的,我保证你最多只能坚持学三个月,三个月以后你肯定坚持不了了。”我当时一笑置之,现在已经是三个多月了,但是并没有如他所言,我放弃或者打算放弃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反而更加的笃信笃行。
     记得玉英老师给我们分享过她成长的法宝,一是反求诸已;二是笃信笃行。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有的进步快、有的进步慢呢?有的修成了道、有的还在术上面打转?除了学习力,更重要的就是对平台上老师的笃信笃行。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很多家长嘴上说爱孩子,结果呢连起码的陪伴都没有,他的发心是好的,但是真正的行动上做到了吗?所以,笃信就是以结果判断法,判断有没有真正意诚、真正的心正。成长快的一定是意诚的人,意诚而后心正。心正了我们不需要思考怎么去做,只要需要听话照做,跟着平台前进就行了。一件事情,你坚持做了三天,那是心血来潮!你坚持了三个月,那是精神可嘉!你坚持了三年,那才算得上事业!我想信跟着这样一个平台,有这样一群人,远远会超过三个月、三年、十年、甚至更久。
      不忘初心
      我们
来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初心是什么?是不是为了教育好孩子,是不是为了让家庭、事业、健康三者达到平衡?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幸福。我们的目光要瞄准目标,而不是去关注目标以外的事情。追求的路上会遇到一些小的问题和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与我何干呢?我要的是前进,爬行也要前进。一切困难都是来成就我们的,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垫脚石。所以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的初心,不要忘了我们的目标,如此,我们才不会中途改道,得到圆满。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3 13:05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6-3-3 13:06 编辑

                                      心诚则不远

    前几天和表妹聊天的时候她问我林峰现在能背多少首诗了?我说整首的没有背过,但是接龙可以接二三十首了。她说接龙有用吗?她谈到她女儿(比林峰大几个月)能背一整首的《咏鹅》了。按一般人的思维肯定觉得背一整首的功更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花同样的时间,她女儿只是背了一首诗,但是读经典的宝贝呢!收获的仅仅是背诵诗词吗?

    我们学习的很大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才是最本质的东西,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抓好习惯的培养才是首先要做的事。同样的时间读经典的宝贝有了累积法是三样一起读,一星期为一周期。这样才能做到有功,方法简单、易从,有功则可大,厚积才能薄发。退一步说光背诵几首诗词有用吗?这些都只是枝叶罢了,枝叶就好表人的外衣只起到修饰作用,并不能给孩子养精、气、神,更加不能养志和养正。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现在还小虽然还不能领悟经典,但是每天有经典的浸润和熏陶,除了能培养好学习习惯,心底也自然会蒙发正气、激发无穷的潜力。

    前两天通过姐姐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学校语文老师同时也是学校负责政教的,通过聊天得知他正在学校的每节语文课前诵读时间安排了经典的诵读,这是令人可喜的。但令人优心的是他本人对经典并没有更深入的学习和领悟,所以并不了解经典有次第,也未寻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他安排给学生的经典诵读低年级读《三字经》、《弟子规》,高年级读《伦语》等,这和我预想的一样,果然没有读《易经》,我惶恐孩子们读这些装修类的经典非但不能让孩子们喜爱、得以养正,还有可能令孩子们对经典排斥、被规住。所以我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把身边几个对国学感兴趣的亲戚朋友拉进来,发了一些初学者的资料及视频让他们学习。真希望可以让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及亲友们受益找到幸福的目标和方向。

    这些都是我身边的人和事,突然感觉自己特别渺小,成长的也特别慢,还不能明已明人,还不能传播更多的正能量,我们来到这里学习就是老天爷的安排,老天爷安排给我们的使命就是传播正能量,赖老师告诉我们要用个人的力量为这个社会和谐作出自己应该做的。“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要想成就他人必须先做好自己。正所谓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反省自己最近自己被琐事牵拌总结的少,自然收获也少。有播种才会有结果,有行动自然也会有收获。同在一个平台学习,为什么有的人成长的快,而有的人成长的慢,关键就在于是否真正的笃信笃行、是否心诚,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我们读经典不仅仅是为了读,不能只停留在读的层面,要知行合一。学习只是为了聚积能量,聚积到最后便要去突破,突破便是行动,寻找到自强不息的方向,按照经典指引的方向去行动。学习经典让我们面对人生叉路的时候知道如何趋吉化凶,吉上加吉。学习经典更可以放大我们的格局,提升我们和孩子的思维。人生之舵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自己掌握好才能确保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船上不会偏离目标。



作者: 深圳罗良娣    时间: 2016-3-4 13:19
小赖您的日记文笔真细腻,文章写得真好,我要向您学习。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5 11:06
                        《中庸》第5讲心得体会
      非常赞叹今天玉英老师在提高群里的《中庸》演经,由易经思维层层打开我们的格局,《易经》开篇第一卦的精髓就是自强不息。那么《中庸》里又告诉我们如果强呢?子路问强:“南方之强矣?北方之强矣?”南方和北方哪方更强呢?真正的强是找到南方的强处,找到北方的强处,集合它们身上的优点。同样,在我们的小家庭中,是爸爸强还是妈妈强呢?各有各有优点,而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像谁呢?自然是集父母的强处与优点于一身。
     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双慧眼,看到父母身上的优点呢?需要一颗感受美的心,所以“心”才是一切的根本。“心”由三点组成,分别代表了,父母和孩子。如果说中间那点是孩子,旁边两点自然就是父母,而下笔的第一点就是妈妈,最后一点才是父亲,所以第一点没有写好,怎么写后面两点呢?做好了自己,先将自己的那一点写好,才能慢慢有一颗紧凑合谐的“心”字出来啊!


     再拓展到我们的育心平台也一样,谁也说不出哪个老师更强,因为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强项,所以老师们都在发挥自己的强项给我们演绎经典。一个小家庭如果人人都强也只是几个人而已,但是平台大了就不同了,它可以集八方人才,聚天下精英。这就是嘉之汇啊!
       平台越大,强人越多,聚集的能量才越大。不但我发现了您的强,您发现了我的强,并且我们一起将各自的强紧密的联合在一起,让我们彼此的强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人聚变,那真是无法估量的能量。之前您是一滴水,太阳一晒蒸发了,现在,您是一片海,太阳一晒,波光粼粼了!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5 11:07
深圳罗良娣 发表于 2016-3-4 13:19
小赖您的日记文笔真细腻,文章写得真好,我要向您学习。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12 11:24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6-3-12 11:26 编辑

                                         陪伴成长 静待花开                                             2015年12月4日:林峰妈、林峰;《易经》第二十卦,《黄帝内经》第二十节音频,《诗词启蒙》第九节音频。
      亲爱的宝贝,马上就将迎来你2岁生日了。不断回忆起这两年来陪你一起成长的每一天。10月怀胎,除了初期的不适,整个孕期胃口都特别好,以至于体重共长了60斤左右,整个人都肿的变形了。由于后期妊娠高血压,经过手术台上与死神的较量,终于迎来了你的降临。全家欢天喜地的照顾你,而我却感觉从鬼门关走了一趟,虽然手术顺利,但是整个人却依然肿的厉害,伤口的疼痛加上胀奶的疼痛,如果不是有你这个小人儿在身边,我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

      在你1岁半以前,从来没有早教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只想着让你开心随性的长到读书年龄,然后就送去幼儿园、小学、中学…。可是心里难免有些焦急,为什么1岁半了还不会说几个字呢?这时候,远在深圳的汪妍姐在qq上跟我打招呼,聊了起来。令我没想到的是,甜甜宝贝只比你大2个月,却已经能说整句的句子并且还能哼歌了。
        心里不禁感叹,难道是因为大城市的教育条件好吗?后来汪妍姐发了育心经典里新人学习链接给我,并且发了几篇精华日记我看,我更加惊讶于这些父母对待教育孩子观念的独到之处,对经典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后来经过学习才知道这是一所父母智慧大学,没有围墙,没有门槛。只要你空杯心,只要你想成长。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学习完一个星期我就笃信笃信请了教材,恰巧在自己生日那天开启了读经之路。不知不觉和宝贝学经已经20周了。这其中的惊喜和收获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宝宝的成长,0-3岁以听为主,就是这样无为的熏陶令宝宝专注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看舞台表演能看一个多小时都不动。(旁边的孩子都在走动),看他感兴趣的书也是能一次重复的看很多遍。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了。经常我在读的时候,宝宝都能过来拿着书读上几句,有时候是几段,(今天 早上还跟读了一整卦)。记忆能力有了提高,诗词启蒙基本上累积读过的都能接龙上。

    “蒙以养正,圣功也。”幼儿是养正的黄金时期,经典教育就是给到孩子正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大格局人才。孩子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大学》云“有德此有才,有才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社会上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才能,很多时候是看他的钱财,钱财是杠杆是工具,有了钱财当用在哪里呢?如果社会上的财都流入了物质层面,忽略上精神上的富裕,这样的社会能平衡吗?。“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财是是用来成就天地之道的,要让大家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平衡。正所谓“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钱财是流向大德之人的,唯有大德之人才能承载足够的财富,并能得其位,得其禄,得其名,得其寿。因为他们会让此财富锻造出更多的人才来成就天地之道,造福天下苍生。
      对于我自己的成长,刚进来学习时,明显感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思想的浅薄。跟群里面优秀的父母相比,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差异,同时也感到高兴,这说明我还有很大的空间提高自身,感恩于这个平台,让我明白了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时刻反求诸己,给孩子做好身教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这里就是一个反思自我、不断修身的平台,唯有经常审视自己、剥自己,在其它优秀精进的父母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修炼。
      和多数父母一样,刚开始来这里都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真正的进入了才知道自己才是最需要学习的。经典里太多宝藏值得我们去领悟和挖掘。譬如《易经》乾坤两卦就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何为自强?真正的自强是不在意别人如何看自己,是有一颗容纳别人一切的心。如同大海,海纳百川!我们学习经典是为了培育我的孩子、是为了美满我的人生,所以何必在意其它人的看法呢?当我们自身强大了,是不是就可以容纳别人了?当然,孩子有了如此胸怀,面对困难时是不是内心自然会自强起来去挑战去突破?
       何为厚载?厚,自然是通过累积达到,累积德行。载,房子与天地,自然天地才能承载万物。载得越多,所得自然越多;所得越多,累积成其博厚。《中庸》云:“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至诚者,所以能博厚也,所以能配地也,所以能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者也。
      跟其它家人比起来,自己成长的虽然比较慢但是慢行不是没进步,只是为了将根扎深,我相信只要牢记玉英老师传授的法宝,听话照做,定能不断突破自己,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定位。
      宝贝,妈妈希望你学习经典以后明白做人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希望你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胸怀,卑以自牧的谦逊,含章可贞的坚持。如此,才能达到至善,你也一定会将这份博厚布施他人,兼济天下成就你的使命!妈妈会一直陪伴你和你共同成长,在你身后做好养花人,静待花开!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16 12:06
                                        一周小小的收获

        学习时间:2015年12月14日
    一、学习《中庸》第二讲;
    在第一讲中,玉英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中”和“庸”。《中庸》是书名,是名词。当我们深入读的时候会发现它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开篇里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是告诉我们所谓“天命”,是人与生俱来向善向上的天性,如同婴儿般的状态,这才是真性情。“率性之谓道”,回归到真性情,跟着自己的内心走,才是在道上。但是,怎么能够保持这份初心,不被外界所同化和干扰呢? 只有紧紧的抓住在道上的人,跟随住不掉队才能不走险道,不走弯路,走在“中”字的中间这条康庄大道上。
   《中庸》的境界是“内中”、“外和”,想要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需要思考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我们的内心,当我们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该怎样去转化自己的情绪呢?让怒发出来吗?“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要让怒和哀转化成喜和乐。大地之所以能承载万物,是因为它有水的滋润,大地的水来自风雨,所以风雨是来成就我们的。如此去思考,怒和哀还未发就已经转化成喜乐了,这便是内中啊!外因是除了“我”之外的外事外物,当我把内心好的东西都用以不伤财不害民(和)的方式发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一步步的实现多姿多彩了?
    “中”是天下的本,天地的大本是自身。内在的“中”是根本,没有中字的一竖就成了“口”,“口”是井,有了这一竖,小小的一口井就成了天地。“和”是我和道的关系,我和自然,我和外物的关系,当我和外物都和谐共处,相互太极,同在道中时,这样才可以帅从达一,才算和。
    所以说《中庸》的最高境界是明已(中)明人(和),成长自己,推已及人,实现致中和将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二、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屯卦的目标是达到建候的效果,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屯卦九五的阳爻已经是万事达到了至高的状态,也就是《易经》里的飞龙在天;《大学》里的止于至善;《中庸》里的内中外和,致中和;《道德经》里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状态。

   “膏”可以发散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高度的“高”,寓意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自己希望达到的状态,健康、事业、家庭三者平衡。内在合于心,外在和于道,物我合一、天人合一、人道合一的最佳状态。我们带孩子学习经典,同样也有最高的境界,刚开始学习不适应是因为打破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和轨迹,当我们慢慢的走上道了,自然而然经典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吃饭穿衣一样是一种习惯,无所谓爱好和喜欢。到了时间到了点就自然而然的学习经典。   “膏"第二层意思,民脂民膏,即是最好最精华的东西,经典是圣贤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利用累积法,坚持每天学习半小时,就是在屯精华的东西,是建候之功,小贞吉。但“屯”不是目标,屯的目标是为了用,犹如一日三餐,吃完了身体消化系统会消化,会进行能量转化,物质如此,精神也可以的,因为形神是对应的。所以屯了要去用,去思考经典与人生的关系,思考经典和万事万物的关系。当自己明一点,就要行一点,推已及人。光读不用,是读死书。光输入不输出,只会多藏厚亡,大贞凶。
    三、阅读的重要性;
    孩子的兴趣培养、习惯培养0-13岁是黄金时期。扪心自问,当下我们给到孩子的是怎样的家庭环境?当今社会普遍家庭,培养的都是屏幕宝宝,很多父母对孩子掌握电子产品其中的某项功能或游戏,而沾沾自喜。这些电子产品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视力下降、思维能力低、创新能力低。
    孩子都是生而神灵,你给他创造什么样的环境他都全盘吸收,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明确定位。有些父母提出自己的孩子不爱沟通、交流,透过这个现象能反应什么本质?说明孩子腹中空空,脑子空空。试问如果一个腹有诗书有文化积淀的人走到哪里不能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呢?
    这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阅,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兑现天下见闻。"阅"通“悦”,阅读能令人身心愉悦,开阔视野,丰润内心,由内而外的散发出高尚的气质。
    阅读的主体很重要,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德”。这里的“土”便是环境,家庭、学校、社会都是环境。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土壤,是最接近种子的土壤,我们施什么肥,决定了这颗种子的成长。所以家庭的学习氛围以及父母的参与尤其重要,要让孩子感受到你陪他一起学习的心意。更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
    我们阅读不是为了迎合外界,而是为了丰富内心,丰富孩子的文化积淀,书里面藏着智慧,让孩子徜徉知识海洋真正的享受阅读的过程,通过阅读点燃孩子的思维火花,拓展视野,深化思维,发展智力,孩子的思维被打开,自然可以构建起孩子对知识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能力。阅读点亮童心,书香浸润童年!
    四、听付老师《道德经》第二章早课;
    今天付老师给我们易演的《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何为美?何为善?如果天下人都觉得是美的、是善的,就一定是美的是善的吗?需要我们去思考,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美和善。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比如说现在学校判定优秀学生的标准,通常都是以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积极发言、字迹端正这几点,过多的强化分数意识、考试意识。"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可不慎乎?"老师和家长的言行思想高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高度,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我们无法改变老师,这是社会的大环境,但是家长可以做好自己,多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积累孩子的德行。人才、人才,如果德不配位,生命都没有了,有再多的才(财)还有什么用呢?所以要想载物(名声、地位、财富、健康等等)靠的是厚德。“德"由二人、十四、一横、一心组成,只有二人同心,走在利益他人的大道上,才能累积厚德。“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当我明白什么是大德,立身行道,推已及人帮助别人不被个人利益所困住的时候,自己也能收获全面大有。现今学校评判优秀学习的标准没有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学习国学就是要让孩子明白只有以道德为根本,才能德才兼备真正生存下去立于天地之间,实现圆满人生!





作者: 江西桂莉芳    时间: 2016-3-17 20:30
你的文笔真好,向你学习,一看就是个大学问家呀!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19 11:44
江西桂莉芳 发表于 2016-3-17 20:30
你的文笔真好,向你学习,一看就是个大学问家呀!

亲爱的你过奖了,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19 11:44
江西桂莉芳 发表于 2016-3-17 20:30
你的文笔真好,向你学习,一看就是个大学问家呀!

亲爱的你过奖了,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3-28 10:29
                                       《易经.蒙卦》心得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今天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堂《易经.蒙卦》课程,课程开始玉英老师给我们送上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蒙卦的卦象。《易经》给我们的启示和作用就是,象-数-理-占,运用到生活中就是眼中有象,心中有数(本质),然后再进行推理,做出预策和决策。
     理和占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防错大于纠错,这个理念也来自于《易经.明夷卦》中“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的确,易经的十大思维如果我们能掌握其中一二,并运用到生活中,那么,也就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了。
     从这副卦象里我们看到了什么象呢?(每个人眼中的象不同),我仿佛看到一张孩童的脸,这张脸不就是对应了蒙卦的童蒙吗?这样一张可爱的脸该如何养正呢?“山下出泉,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接着玉英老师举例崂山水成就了青岛啤酒,千岛湖成就了农夫山泉,成就这些品牌的客观(外因)因数,自然也要我们人类去爱惜爱护。
     思维一转,玉英老师又发散到上古英雄大舜和大禹,两位英雄帝王,尽管父亲都是只放不收,而母亲却是含章可贞、柔顺利贞,培养出将王之才。的确,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也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由此可见,母亲意义之伟大,母亲教育之伟大。


      接着玉英老师又把我们带回到家庭教育,父母是山,孩子是水,山的环境决定了水的质量优劣。都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当水是静止的时候,它是没有攻击力的。当风雨来临的时候,却是在滋润大地万物的时候,所以说没有风雨哪来的彩虹?一切的外因,都是来成就我们的。
      我们格局再放大一点,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同样,天地自然界也是我们人类的生存父母,如果大自然被破坏,我们如何能生存下去?小孝孝父母,大孝孝苍生,孩子对父母孝敬,父母会加倍的对孩子好,天地也一样,它会庇佑孝敬天地的人,将降大任于他们,如此天人合一的状态是不是能吉无不利、时乘六龙以御天啊!就在这样触动人心、意犹未尽的时候,早课却接近尾声了,再次感恩玉英老师深入浅出的给我们演绎这堂高能量课程。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4-3 10:30
     时间:2015年12月27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二十二卦,《黄帝内经》第二十二节音频,《诗词启蒙》第九节音频;
     
    经常在群里面看到其他父母分享宝贝们的优秀和突出表现,心里特别赞叹和羡慕。我在想,我的宝宝才2岁,以听为主的年龄,是不是就没有太大的收获了呢?不过,最近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前呢,他都是拿着一本书,大字不认坐在我旁边大声跟读。
       最近呢?他也是在我读经典的时候拿着小书坐我旁边读,不过,往往跟读了几句,却会被里面的字吸引,经常不依不饶的指着上面简单的字问我,“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我只好停下来反复其道的教他。不过我们都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记忆力,很快,他便记住了。当他第二天又指着那个字问我的时候,我便问道“宝宝说什么字?”就这样,短短半个月时间,已经识得将近二十个简单的字了。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虽然读经的时候常常会被这个小家伙打断,但是这样童蒙求我的状态是不是很令人欣喜的?有时候他捣乱想扔书的时候,我会说:“不能扔哦!这些是妈妈的字宝宝”。孩子马上停止了仍的动作并且很认真的说,字宝宝会哭的。很多小细节便可以让孩子的习惯养成。
       正是因为考虑到现在宝宝对识字有很大的求知欲,我旁敲侧击的跟他爸爸说了一下,希望他在我们学习经典的时候能陪在旁边,这样宝宝要问字的时候,爸爸可以在旁边教他,我也可以顺利的把经典读完。也许是看到了孩子的些许进步吧,昨天晚上爸爸也是破天荒的陪着宝宝读了一次经典。我在想,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达到目的,能让爸爸参与进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很多家庭爸爸的角色都是缺失的,但我们学习了经典就知道,家庭的五行关系中,乾为父,是属金的;坤为母,是属土的。孩子生生不息,是属木的。金克木,如果爸爸的角色当位,那么往往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木克土,如果爸爸缺位,妈妈要担当两个角色既要当土,又要当金,除非能很好的转换这两个角色,否则很难教育好孩子。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如果夫妻同心,那么孩子的教育,家庭的幸福美满也是盈手可握的。我相信多几次引导,
慢慢的让他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陪伴、对父爱的需要,相信他会慢慢的融入进来。

        再谈谈最近时间需要检讨自己的两点,第一是时间没有格好,整天忙碌却不紧凑、无效率。有时候工作一天下来没什么成果,学习的时间也被耽误了。仔细想想,是自己没有利用好琐碎的时间。将一整天的工作和空暇时间在脑子捊了一下,心里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再将一周要完成的工作计划一下,每天上午先把手头马上要做的工作完成,不忙的情况下可以在家人们分享日记的时候进群学习。
       日课的时候可以再把周计划工作完成一点,等中午休息前再把日课补一下。下午继续工作,闲暇时间看三大文集,下班前将每日妈妈要学习的经典学习完。周未是我特别珍惜的时间,很多没有消化的分享或者日课都可以找出来多内化和思考一下。心里有了大致的时间表,我相信工作和学习会更有效率一些。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
        除了格时间上要检讨要改进,行动力上也要检讨。最近家人们的成长速度和进度都太快了。不管是刚学习的还是学习了几个月的都是突飞猛进,自己内心难免有些焦急,检讨自己学习了5个月,为何没有更大的突破。再次学习玉英老师的《开口说》才恍然大悟,自己就是没有突破那个困字的那个“口”,没有开口说怎么去明人呢?所以被困住了。
        人
有的时候往往会被一句话警醒,“有目标的人睡不着,没目标的人睡不醒”这句话令我醍醐灌顶,深刻感受到自己不够用心,不够努力,如果天天都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给自己定下目标,那只会离道越来越远,幸好有这样一个大鼎,有这么一群人可以让我紧紧抓住。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群里面的榜样太多了,英才讲师太多了,就比如这个星期的早课,就是精彩纷呈,多元多样,“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我受益良多。话再多无用,唯用行动。感恩大家!



作者: 嘉兴毛妈金雅琴    时间: 2016-4-3 15:34
江西小赖 发表于 2016-4-3 10:30
时间:2015年12月27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二十二卦,《黄帝内经 ...

亲你的日记真棒,学习了。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4-5 15:18
嘉兴毛妈金雅琴 发表于 2016-4-3 15:34
亲你的日记真棒,学习了。

雅琴你过奖了,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好姐妹。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4-16 16:39
                                                             学习经典半年来的收获与感悟
        今天付老师的早课,能听出付老师声音有些异样。过后才知道是感冒了。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特别是玉英老师,每次培训完后身心俱疲,还是坚持给我们上早课。感恩老师们的付出!

       这几天天气突然降温,连我们南方都已经下雪了,更何况北方。但是冰雪天气并没有影响全国精进的家人们早起学习。因为每天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渴望成长的心。每每想到我们的总指导师以及贞明的精神人物,还有什么理由和借口说服自己不早起。
       我们能来到这里学习就是善因缘,但是能不能成就自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对成长机会的把握。一根绳子跟白菜绑一起是白菜价;跟螃蟹绑一起是螃蟹价;跟黄金绑一起是黄金价。想要自己是黄金价就必须跟黄金绑一起,所以说跟对人,做对事。
      一棵优秀的种子,如果放在杯子里,最多会是一颗豆芽;如果放在盆子里,最多是一盆好看的盆景;如果放在森林里,它就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这说明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很重要。
既然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元,就要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育心这条大河一直在奔腾不息,也一直带领大家往善的方向流,就看我们自己有没有把握、定位和规划好,以成就自己的人生。
       从2015年7月份进来学习也刚好半年了,正是这份善因缘,一点一点的开启我内心的蒙昧,一点一点让我的慧命得于拓宽。教材、录音、137累积法,这些有形的东西每天只要花半小时,累积成高大,半年来让我和孩子共同学习了《易经》27卦;《黄帝内经》17节;《诗词启蒙》110首各7遍。
除了这些有形的文字,无形的又收获了哪些呢?
      《易经》里的阴阳思维,最近看电视剧《芈月传》,其中有争夺和氏璧一幕,张相-张仪当初因为和氏璧差点丢了性命,这是阴的一面。最后也因为和氏璧成就了张仪。所以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看你如何运用《易经》里的思维去逢凶化吉了。
       同样是《芈月传》,当芈月想要大秦统一天下的时候,最懂她的黄歇还是误会她了,认为她只是出自于野心想要吞并小国而穷兵黩武。
       正因为芈月心里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想要用一场避免不了的大战换来百姓以后几百年的安定,这样高远的格局和全局观也正是赖老师和玉英老师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以身载道传递给我们的。不劳民伤财,用最温和的方式带领我们达到至善,止于至善。实现世界大同!
      《大学》里的三大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大原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以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做好自己、修身是一切的根本。看看《大学》里君子都是如何做好自己的呢?
    《大学》云:“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君子慎独处,要有伴不让自己闲居而不善。“有斐君子,砌磋琢磨,道德盛则至善”。君子的言行举止都是经过切磋琢磨,做到言有物而行有恒!。“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君子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君子无论身处何地都会竭尽全力让大家将善发挥到极致!
      “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做好自己才能要求别人。“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有德是精品。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是一切的根本。清楚了君子的言行举止,我们只要从身边、从平台去找君子的影子,这本来就是一个聚强的平台,从她们身上去模仿、去效仿,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中庸》里的处事之道,人们日日忙忙碌碌却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忙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或者说常常忘了初心,被物欲迷惑了自己的内心,我们一直渴望的是不是幸福呢?那么除了以达到这个目标为目的因素,至于其它,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去在意呢?
      如果我们为了目标而活,就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如我们的早课分享,为什么内心会忐忑、会紧张?就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始终在意自己的分享别人听了会有什么感受?会不会认为自己讲的不好?平台就是练兵场,就是锻造我们的熔炉。
      我们开口突破的目标就是成长自己,有的家人是善于表达。那么不善言辞的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累积和碰撞让自己达到厚积薄发呢?同样,在学经、明经、行经的路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我们的同路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我们只渡有缘人,对于诋毁和嘲讽我们的人,是不是可以借用玉英老师的诗鼓舞自己!
    您在说,我在做;
    您在骂,我在做;
    你的时间在关注我,我的时间在成长我自己;
    突然有一天,你还是曾经的你,
    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
    你在千方百计打造人脉,
    而我已成为人脉中的人脉!
      《中庸》里的太极思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管是家庭里的夫妻关系、工作中的合作上下属关系以及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这些社会关系都不能一味求同,“差异”是基础,有统一才有对立。
      乾坤定位很重要,教育孩子是处在乾位,起到引领的角色。工作中要懂得放矢,含之以从王事。夫妻关系回归到坤位,柔顺利贞,长短互补,刚柔相济,形成和美太极图。说到太极,又回归到《易经》里的太极,太极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育心总部就是个太极,所有的分支都是这由太极延伸出去的,凝聚在一起又是太极。
       经典也一样,《易经》生六根、八典、九要、十四蒙,所有的经、典类都是可以在《易经》这个根里找到根据。再回归到人类,天地是太极,天地生万物,人类也只是天地父母儿女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我们能体会天地父母的心,为天地父母承担一点点,分忧一点点,为天地为社会撒播光明。我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人亏天补!
      庸,顾名思义是平凡平庸人。但是当一个平庸之人跟着一个中道之人,或者一群中道之人会是什么效果呢?光一个“口”字只是一口井,加上中间那一条连接天地的道路就成了中道之人。我们学习的平台是不是就像中字的这条道,这条道上有领路人、有引路人,大家紧紧跟随,互相切磋,相倚成强,直达天道!
     《道德经》里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爱上学习,而是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它已经成为了成为了一种习惯,是我们生活的常态。那么当我们自己已经是习惯了,这是不是家庭教育里最好的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呢?我们的累积法、我们的音频跟读,这些不都是无为法吗?这是更高层次的教育,通过我们的行为如春风化雨般去影响孩子。
       应该说无形的收获太多太多,用文字根本不足以列举囊括。玉英老师常说,我们要跳出文字去思考,文字太有局限性,思维可以无线延伸和发散。当然,这一定是在熟读的基础上才会越来越开窍,越来越通透。
      除了珍惜平台,除了感恩赖老师,玉英老师,义师、义工们,当下还是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学经、行经、明经,成长自己,点亮他人!





作者: 新疆吴章红    时间: 2016-4-24 19:44
小赖,今天看了你的日记,我明白了你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每次听到都是用心去听,去内化,不断输出。向你学习。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5-4 17:28
新疆吴章红 发表于 2016-4-24 19:44
小赖,今天看了你的日记,我明白了你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每次听到都是用心去听,去内化,不断输出。向你学习 ...

章红,过奖了。我好久没上来报到了。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5-4 17:38
                                                              学习赖老师《学说集》有感

学经时间:2016年2月20日;
学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学经内容:《易经》第三十一卦、《黄帝内经》第三十一节、《诗词启蒙》第十四节音频;
妈妈学习:《易经》通读,《学说集》;

学习完赖老师的《学说集》,真正体会到了赖老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良苦用心。赖老师用生命传播经典,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本清源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心血。赖老师自己受益后,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能够培育出国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冒天下之道开物成务走上了复兴中国传统之路。

如今,育心经典已经成天而时行,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在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主席曾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掉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根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开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学习中国文化肯定要对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和清醒认识,现在整个国家都在讲文化。而那些永远无法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文化都是伪文化,有些人将酒文化也变成文化,把抽烟、送礼也当成了文化,这些文化,能够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吗?《易经》里面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确就是用“善”来判断,而这些低级的文化根本不能从道德层面引导人们向善的方向发展。“元”都是错误的,又如何去发展、受益、成功(亨、利、贞)呢?如何判断是否是真正的中国文化,有一个简单的标准,那就是自强不息。如果说整天闭门造车,读死书、死读书,满口理论、无实践,无眼界、无格局,何以体现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一方面是自己努力明确方式、方法、目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外界的态度。自强就是不断的内求,激发自己的内动力。自强了,就不必在意外界的影响了,就像树木,风吹来弯一弯,风雨过后仍然身躯伟岸,越大的风雨越能够考验我们。不管是事业、家庭、教育,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不忘初心,让风雨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沿途风景。所以说一切不能实现自强不息的文化都是伪中国文化。我们要与伪文化作斗争,去伪存真,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回归。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文化的代表作就是孔子、老子等古往圣贤,要向圣贤学习,就要看圣贤学的是什么。古代为什么圣贤辈出?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再也看不到圣贤出现了?这是有原因的,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走错了路,而不自知。放着大米不吃,吃稀饭。读着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写的东西,有些连稀饭都不是,成了米汤。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末落的原因。赖老师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给我们找出了原因,并总结出想要培养贤才学经次第很重要。

“经典”首先字面上是先“经”后“典”,经里面没有错误的思想,没有多余的文字,圆满通达,放之四海而皆准。“经”包涵了“典”的内容,但“典”就不一定有“经”的内容。所以如果真正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材,必须是先学经后学典。

而现在许多培训机构不分先后,随便抓到一本经典就以为是根本,连是不是真经都不清楚。只学《弟子规》、《论语》等只会培养出一批固执、不能自强不息的学者。《大学》云:“物流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读经顺序的问题上,如果本末倒置,抓末舍本,不但错过了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更是断送了孩子的一生前程。

今天的新闻又有一位大学在校坠楼,(2月20日腾讯新闻:艺校女生坠亡,家长校门口烧纸。)如果不是意外,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伤害最深的是父母,间接杀手也是父母,父母过分的依赖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如果在家庭教育里父母注重了品德的培养让孩子学习了《孝经》就不至于把生命看的轻如鸿毛,如果学习了《易经》就会有容乃大!自强不息。学习了《大学》就应该知道做好自己、海纳百川、修身养性。学习了《中庸》就应该懂得转化自己的怒哀…等等,这一切都只能是如果了,这些真实事例还不能让更多的人惊醒吗?还认为只是偶然、意外吗?

赖老师的实践经验,还有一大创举,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那就是读根教育,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一棵树,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根是最深、最久、最坚固的东西,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就是《易经》,其他派生于《易经》。《易经》是一切经典的源头,是群经之首、智慧之海、生命宝藏、文化之源。从时间上看,《易经》是成书时间最长的,也是反映天地规律最全面的一部经典,几乎可以囊括整个世界的客观规律。

以《易经》一根为本的基础上,赖老师又将经典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地基、结构、装修类。这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形成了一个非常系统、完善的国学经典学习纲领。是教育史上、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创举之一。

就像盖房子,一栋房子只有水泥,或者只有钢筋等,能盖起来吗?盖房子是系统工程,水泥、钢筋、木材等等,都要搭配好了,才可以盖起来。那么培养孩子是不是也是一次系统的工程,盖房子被检验不合格还可以返工,重做。但孩子的成长却是单行线,君子慎始。作为孩子的掌舵人我们是不更应该把握好方向?如果只是随便挑一本经典读一下,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坚持,还不如不读。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下决心把它做好。很多人只一门深入读《弟子规》、《论语》每天读几十遍,就像吃饭配菜,哪有天天吃一种菜的道理,这样大量读经、只读一样的做法是不是违背了天道?这样读经能自强不息吗?

很多人说经典晦涩难懂,我们平时读书有看不懂的时候,先放一放。先读其它的,过段时间再看这个是不是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呢?要锲而不舍,也要不断的转移,打断你的执著,这样一下智慧就出来了。这就是赖老师的全局观、全息思维让我们系统读经、也就是在博学的基础上,以经解经,融会贯通。

除了呕心沥血编写教材、佳佳宝贝5岁开始坚持录音,这些有形的东西,赖老师还总结出一个大道至简的学习方法-“137累积法”,累积法简单易从,符合人脑的记忆曲线,遵循了事物发展规律。自然很容易让人跟随并坚持。“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生。”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大至天地,小至人情。无外累计之功。圣贤是一天两天成就的吗?赖老师是一年两年成功的吗?赖思佳是一年两年成材的吗?我们一直膜拜的玉英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博览全书,加上经验的累积,积小成高大而成就了今天的玉英老师。

所有的成功、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累积之功。事实上累积法一点也不比专业的、大量读经的差。只要3年、5年、10年效果就完全看得出来。有的人还没进来就担心坚持不下去,有些人才学习一两个月就说没效果,有的人坚持一两年却又半途而废。这一切都归于一个“贞”字,贞者;正也,贞者,恒也。一个人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是不难的,就看你有没有坚持,是不是“死”在了黎明前的黑夜里。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是坚持的力量。“君子以立不易方”,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就不要随便改变,就在道上努力坚持!

赖老师在经典的演绎篇里,每一卦的演绎都简单通达,提纲挈领,循循善诱。灵活地运用易经的十大思维,对经典的演绎通俗易懂,令人豁然开朗。
在育心经典中心,就是一口井,里面的理论、方法,任我们取用,不取分毫。到现在为止,育心经典没有跟任何政府部门合作宣传自己,一直在潜龙勿用,却让无数家庭受益。教材的考量和编辑,坚持十年录音,用心打造的平台,以及后续的服务跟踪和自我的提升,凝聚了多少育心人的付出和心血?这些不仅仅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外面的培训机构,无论多少钱也没有人指责,为什么别的东西都可以贵,就是国学经典不能贵?这些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财富为什么在人们心里变的如此低廉?这是不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呢?这不是我们国人要思考的吗?正本清源,传播经典,恢复经典的真正价值,这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真经难求今已得,明师难遇今已遇。感恩圣贤,感恩赖老师,感恩玉英老师,感恩群里的家人们,感恩大家的聆听!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5-15 10:03
                                     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经时间:2015年3月5日;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读经内容:《易经》第三十三卦,《黄帝内经》第三十三节,《诗词启蒙》第15节音频; 妈妈学习《易经》通读,《问答集》100-140页;


在贞明平台,每天都有满满的感动和正能量。今天也不例外,虽然是周六,早课依然有将近200位家人在YY语音课学习。今天的主讲老师是晓雪老师,在平台学习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普通妈妈,如今站在了讲师台上侃侃而谈,给我们分享她们成长经历。她春风化雨般的分享却让平台上很多的家人都产生了共鸣。
      

晓雪老师很深刻的剖析了自己、反思自己,为什么孩子出生后以后自己的脾气变得易怒,甚至暴躁。这不也是我们平台上很多家人未进入平台共同的困惑吗?与其在发完脾气后去自责,倒不如学会发脾气前深呼吸,换位思考,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然,往往很多时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的思维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缺乏对事物发展的一个把握和掌控能力。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明白教育孩子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而不是想在短时间内就求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像有些培训机构打着开发记忆力的口号,短时间内能让孩子背多少东西。培训完当时是有成果的,但是一年、两年后呢?是不是都打回原形了?这就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是在术的层面打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平心态,不再急于求成。
      

晓雪老师今天提到的一个频率很高的词就是“修身”。从玉英老师的文字课《大学》到《中庸》再到《诗经》无一不以修身为本,从古至今,历代英雄人物到如今的习主席,之所以能深受民众的拥戴,除了担当,其德行一定是非常深厚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真正的为百姓干实事、谋利益。他们都能以天地父母愿为已愿,以百姓心为已心,以和平为统一天下的根本。这些人是出生就具备平天下的德才吗?当然不是,是靠身体力行的仁德行出来的,他们的内心有大德这根准绳,不偏不倚,禀行遏恶扬善的使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些君子的身上找到修身的根本,修练自己呢?目光放远一点,不要把目光只放在孩子的缺点身上,而忽略了凡事都有阳阳两面,修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被带动。
      

当然,晓雪老师今天也说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也非常大,孩子出生后0-3岁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庭这个大环境里,就是一张白纸,做为父母如何在上面描绘,每落一笔都影响着整张白纸的协调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我现在发现,现在的孩子太鬼机灵了。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都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么。
      

就比如说今天早上, 我给宝涂药(身上长了湿疹),当我一句“唉呀”,他就问:“倒太多了是吧?”。当我准备上班了,下了一半的楼梯又往回走,他就问我:“手机没拿到是吧?”真是令我哭笑得,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孩子的智商,也不要觉得他们什么也不懂。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会揣摩大人的内心了,(天性顽皮的他们)知道怎么做会令你生气,他就会去试探和挑战,如果我们生气了是不是正中了他们“计”呀?所以说只有父母不断的学习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引领孩子。贪玩、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不要因为孩子大闹天宫或者是把自己玩成了泥娃娃就大发雷霆,玩的过程中也是孩子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的途径。当涉及到安全性以及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只要在适当的时机找到切入点加以引导就好了。当你真正放手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是我们操太多心了。
        

晓雪老师今天还举了几个引导果宝的事例,循循善诱却又不失智慧。也许很多没有真正投入进来学习的父母会问:“经典真的有那么神奇吗?难道里面真的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怎样去教孩子吗?”学习完晓雪的这堂早课,大家心里是不是都有答案了?笃信笃行,心诚自成。经典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古为今用的思维方法。
      

最重要的是有那么一群人,每天在平台上碰撞和切磋,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慧根,有些人经过撞击被激发了,而有些人呢却没有被激发,或者根本没有这个机缘被激发。当然,碰撞也要讲究对象,如果是找负能量的人能碰撞出火花吗?君子以类族辨物,当你和一群经常只知道拉家常聊八卦的人在一起能激发智慧吗?所以,要碰撞就要找高人碰撞。
        

曾经的我们都只是散落的珍珠,因为没有人引领无法把自己串联起来,来到这里找到了生命中的“1”,于是才能将自己曾经或多或少的累积串联起来发挥作用,如果不是“1”在前面给我们引领,再多的“0”加起来也只是0呀!所以玉英老师说过,机会会给到每个人,看自己有没有把握和用心。在这个点石成金的平台,只要你努力了用心了,学而知之,相信每位普通的父母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5-22 16:04
听玉英老师《大学的智慧》心得
读经时间:2016313
学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三十四卦、《黄帝内经》第三十四节音频,《诗词启蒙》第十六节音频;
妈妈学习:《易经》、《问答集》

深圳的家人们太有福气了,迎来了玉英老师的《大学》第二讲。我在网站的视频上传后补听了这堂课,在这分享下下自己的听课心得。课程开始玉英老师给听众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也许在场的许多听众都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接着玉英老师给我们道出她曾经的职业生涯以及未来的一个规划。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她的目标和定位都会不同,当我们还不能解决温饱的时候,能吃饱穿好就是我们的目标,而当我们日渐成长和积累的时候,我们的能力上来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在原地得过且过吗?当然不是,这个时候我们就该思考该怎么实现自我的价值。怎么才能让自己为社会所用,为天下所用。

和所有选择国学经典教育孩子的父母一样,玉英老师当初学习经典也是出自于育儿的考虑,因为天下有数不尽的职业,唯有妈妈这个角色是无人替代的。在带孩子学习经典的时期,越深入学习越是明白经典不仅仅能用在培养孩子身上,更可以用以经营家庭、经营事业、修养身体上。正是因为将经典思维灵活运用到经营企业里,玉英老师从主管到副总,再将企业经营成上市公司,随着公司价值的体现,自己的价值也体现出来了。这个时候又是出于何种原因让付出那么多心血的副总辞职呢?一切都是为了爱,玉英老师深深的体会到了天下孩子太需要圣贤的教诲了,太需要将孩子们的地基打好了。当玉英老师决心将传播经典作为永生的事业来做时,又深深的明白了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能为天下人做事,能为天下苍生的幸福尽心尽力才是真正的事业啊!
今天的课程主题是《大学的智慧》,《大学》里究竟有什么样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呢?其中的八大原则,排在首位的是“格物”,有形的格物叫布局。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天下大事皆出于细,天下难事皆出于易”。很多人会说为什么每次打开衣柜总觉得少了一件衣服呢?因为你的眼里只有你的衣柜,而我的眼里天下都是我的,所以商场里的衣服需要了再去取,当成是自己的另一个家就可以了。

无形的格物叫格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通过《老子的传奇》短片可以看出,格局和眼界不一样,收获的效果不一样。

那么如果提升格局呢?1、洞察万物,当问题还没出现的时候我已经加以防范了,问题还会出现吗?当有不好的势头出现的时候我已经做出行动了,还会让它发展下去吗?当我去到一个地方,它的整个布局、通道我都第一时间看到指示图了,我还会走错方位吗?

2、远见卓识,当别的同行在忙着建房子的时候,我们的总指导师在全力以赴的带着我们成长,2年、3年过去了,他们的房子是建好了,可是没有人才。而我们呢?批量的人才已经是势如破竹为社会所用了,这不就是远见卓识吗?穷人的眼里只有温饱,所以他们的钱只敢放在兜里。而育心经典在教会大家自强不息的同时用更多的钱去帮助更多的家庭,让天下人受益。这不就是格局和远见吗?

3、思维慎密,《大舜》电视剧里商均在决站九黎之时,也是决定帝位的归属之时,但就是由于商均不够慎密,冲动行事,才让局势变凶。

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让自己这几方面得到提升呢?找到具备这样能力的人学习,与高人为伍,学习高人的智慧。赖老师已经将经典按次第分为了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这些圣贤留给我们的智慧,它可以让我们的格局提升,思维开拓。我们都知道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格局可以改变一生。思维是“1”,只有思维上去了,才能带动后面的0,否则再多的0也没用啊。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系统学习虽然需要三年的时间,但是,不是说学习完三年你的思维才提升,你学习一天,比没学习的就已经成长了,更何况是一年、两年、三年,假以时日,那真的是天囊之别。所以说一切在于自己的行动,临淵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当然,好的平台很重要。《大学》的三大纲领中“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明白,第二个“明”是光明,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明明师呢?什么样的明师才能带我们走向光明、走向幸福才是我们选择的方向。我们的总指导师给我们人生的规划是什么?我们给她五年,她给我们永世。她的格局、她的眼界、她的高度、她的笃信笃行,所做的一切都是踏踏实实的,毫无夸张。

有这么一盏明灯,我们还会担心前面的路没有光明吗?所以我们在这里一群人学习,抱团成长,有好的老师,有好的方法,一个人的能量是1的话,那我们平台上几千个人的能量,是不是就会发生能量聚变了。最后玉英老师还给我们漏了一宝,就是扬长补短。这也是格物的一个体现,扬才能之长,补性格之短。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5-31 12:12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6-5-31 12:17 编辑

                                                                               
   最好的礼物是教育
读经时间:2016年3月27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三十七卦、《黄帝内经》第三十七节音频,《诗词启蒙》第十七节音频;
妈妈学习:《易经》通读、《问答集》

说实话,当前几天的看到电视上在尼泊尔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每天上学要走山路、爬索道过河,还要凭运气搭上顺风车到镇上去上学,如果没有搭上顺风车,就把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

即便这样,路上也要花上2、3个小时,所以这些山区里的孩子成绩普遍都不高,因为他们会分心,每天心里面都想着路上能不能搭到顺风车回去?还有大一点的孩子要负责推索道上低年龄的孩子,脚下就是川流不止的河流。

面对这些艰险,孩子们的内心除了让自己坚强,更多的是惶恐和不安。我相信像这样条件的孩子在我们国内也是还有很多的。那么,相比起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幸福多了,衣食无忧,我们都尽可能的给予孩子富足的物质条件。


想想二十年后,你把现在的房子给孩子,孩子会说太旧了。二十年后,把现在的车子给孩子,孩子会说别逗了。二十年后,你把现在的钱给孩子,孩子会说不值钱了。但是现在,我们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二十年后孩子会说:“老爸老妈谢谢你们,你们太明智了”。


苍海桑田,时光回转,没有什么是一直在传承的,但是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人品的传承可以一辈子一直去传承和延续的,最好的礼物是教育。

对照一下我们自己,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是不是早已经迷惑了方向。国家已经给我们配置了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作为父母和孩子有没有好好的珍惜呢?是不是我们的心里隐隐都会觉得免费的东西肯定没有什么太大的含金量,已是乎各类补习班、才艺班、考试技巧班等等在父母盲目的跟风下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有分身术,整天忙碌于各类培训班里。

像这样的投资方向真的正确吗?孩子没有辨别能力,我们父母也没有基本的辨别能力吗?如果说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确实很历害,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用他所学的东西去害人,去伤害人呢?这个时候后悔或者说补救还有用吗?

如果我们的家长足够智慧,就应该知道良好的品德才是培养孩子人生地基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了《易经》,自然懂得在逆境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顺境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学习了《孝经》就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等.我们的孩子只要有了自强、大爱、厚德的大背景下去学习别的东西,是不是不会学偏,也不会固执已见。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先学高能量的书籍,当你把高能量的书籍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了,那么再学习其它就游刃有余了。

这些是真正令我们老百姓受益的方法和方向,那么作为育心经典的创始人赖老师,他的初心是什么呢?我们看到的只是非常有形的东西。赖老师真正的用心是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花在了传播正文化,使中国人民真正的能自强不息、真正达到至善、止于至善。

为天地立心,真正的为天地父母完成心愿,天地父母的心愿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渴望人民更好的生活和生存。这是老天给予赖老师的使命,赖老师承担下来了。

如果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一文不值,那么只会让更多的家庭对它们充耳不闻或者扫地出门。现在我们因为赖老师认识到了经典的真正价值,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有使命有责任将这个担子担下来,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让自强不息的中国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树立家风、国风的瑰宝,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真正了解了赖老师的用心的人,才能体会这份老天给的使命和天命。才能真正的用自己的弱肩担当起一点点。这才是我们人生在世最大意义和最大价值啊!

站在天地间,我们一个人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但是因为善因缘,因为上天的厚爱,育心现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星星之火已经成燎原之势。

再次感恩赖老师创建的育心经典,感恩玉英老师的用心引领,感恩所有的义工家人们,感恩大家的聆听!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7-8 16:11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6-7-8 16:14 编辑

                    《先诚之,再承担》
        读经日期:2016年4月10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三十七卦、《大家》第一节、《成语接龙》第一节;
    妈妈学习:《易经》通读,《问答集》、《学说集》;
      

三天不学脑生,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这两天心里一直堵得慌,甚至连睡觉都睡得不踏实。真是应了多藏必厚亡这句话。学习了东西而没有倒出来那么就会太满,杯子已经满了又如何能装下新鲜的水呢?水流而不盈。我们学习也一样,学习了要分享出来,给出去才能吸收更多。

学而时习之,还要让自己在生活中常常用上,这样才会像水一样满而不盈。这也是我们《坤卦》里的括囊无咎,我们只有不断的将自己的囊括大,将空怀变成空桶、空池、空海,才能装下更多的智慧。这还让我想到《屯卦》里的小贞吉、大贞凶。屯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不分享出去,不但装不下更多的东西,还可能导致已经屯在里面的东西变质、发霉。



如果说在《大学》里,我们学习了如何做一个有斐君子,物格、知至、知本未、意诚、心正是前提,切磋琢磨是过程,作新民、明明德、止于至善是目标,这个时候我们的眼前浮现的是一群历代英雄人物,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去模仿,这些可以说是有形的层面。

那么《中庸》里玉英老师引领我们进一步学习君子无形的层面,也就是"道"。我们会发现这两部经典(包括《易经》里的谦卦、坎卦、剥卦等)里都有一个非常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是“诚”对吧?诚到底是什么呢?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忠诚,忠诚自己、忠诚他人。如何忠诚自己?“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对自己内心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价值负责。


我们可以选择在自己的小家相夫教子碌碌无为虚度一生,但是我们更可以选择为社会为世界做出点什么?就像帅君老师说的,以前想都不敢想能为社会做什么,现在呢,我们育心人有了共同的目标,就是世界大同。


那么什么是对他人负责?杀人和助人都在一念之间。很多不学习的父母或者说没有明辨之思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所谓的教育机构,一门深入大量读经,孩子已经读的闻“经”色变,愁容满面了,这不是害人吗?也许在传播正文化路上会有许多的不理解和嘲讽,但是我们学习了《易经》就知道:“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同人于野,利涉大川。在明他人的时候眼前的山川和号啕都是正常的,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同人后有的大有。


“诚”它也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无意识的诚是天道,有意识的诚是人道,目前我们都还处在于诚之者也就是人道上,我们是有意而为之,让自己、让孩子主动学习,在慢慢形成一种上习惯后,就达到了天道-诚者。


没有人天生就是大格局、只有不断为之,方能慢慢习惯,所以人道只是成就我们的一个阶梯,我们通过这个阶梯成就自己达到天道。当我们栽培习惯,让习惯变成潜意识的时候,也就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通读《中庸》就知道里面出现的“诚”概率非常高的,所以我们不管是学习、修身、齐家、治国,“诚”都是前提和关键。


其实用心学习的家人就应该能感受到,玉英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在提高群学习的《诗经》课程,《诗经》很多人会觉得就是诗而已,学起来应该不难吧!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它是属于“经”类哦,“经”是一切的根本,没有经就没有成品。有了经才能让我们达到人生应该达到的常态。我们在《中庸》课程里学习了经营国家的九根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怀诸侯。


而 《诗经》它不单单是能装修我们的语言而已,我们要学习里面人物的精神,要学习里面的灵魂。在前几节课的时候,因为有许多新进来学习的家人,再加上群里大部分家人的历史知识薄弱,所以玉英老师讲课时大家都不敢发言,或者说很难引起共鸣。玉英老师为了让我们尽可能的理解、收获,于是在这一周通过胎教话题让大家思如涌泉,引起了大家深深的共鸣。(这就我为什么说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通过胎教食谱和行不言之教这两点,让我们知道太任是如何胎教文王的。孩子是胚胎的时候母亲吃任何东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起了至关因素,所以这个时候忌食过寒、过燥的食物,否则孩子出生后脾胃就会先天性的不足。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这些是不是都是不言之教呢?孩子在娘肚子里能够感受到母亲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母亲的心情很重要,不要过喜不要过悲,要保持心态的平和。

通过这堂课程玉英老师深入浅出的演绎《诗经》让我们知道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有阴阳两面,而我们学习呢就是为了分辨出阴阳并且做到阴阳平衡,也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过犹而不及。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习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累积是大道。


要像文王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修行自己,走好人生关键的每一步。文王爱天地、敬天地,感知天地父母的心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易经》指引、造福我们后人。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不是等着老天找到我们,而是要先承担起来,老天才会发现我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文王的心、体会天地的心,先诚之,再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来。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8-21 20:27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6-9-21 12:09 编辑

              听一位老师聊讲课的艺术

       读经日期:2016年5月6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四十卦,《大学》第三节,《成语接龙》第二节;
昨天的一次聚餐,让我感触很深。有两位是我们县城的老师还有一位同事和我姐。一桌人,一坐下来不久,我们就围绕着育儿的话题聊了起来。初次见面的张老师非常的亲切,一点也没有老师的架子。她这次是想了解我们的国学经典教育,当然,她说现在也有带班上的孩子读经典,但是不系统。而且也不知道怎么才算系统。这时候,我把我们的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图给她看。她恍然大悟,也明白了自己平时学的那几部经典是属于装修和少部分结构类的经典。

     接着我们围绕着经典这个话题聊了很多,她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师。当然这也得益于在教学路上的一些经历。我们聊到现在教育体系的一个通病,也就是只抓教育质量。确实,当你的整个教育系统都在抓成绩、分数的时候,那么你做为个别老师不去抓的话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张老师受到当时一位校长的点拔,应该说那位校长也是非常有大爱的,是真正的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分数前面的一位校长。

受校长的影响,张老师另辟蹊径,因为多浪费一天,孩子们的成长也就耽误一天。张老师选择了抓住根本,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不论是课堂上的讲课艺术,还是课堂后作业的布置,都令其他老师大跌眼镜。当然,这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的。万一这条路让孩子们的成绩下滑怎么和家长交待?怎么和学校交待?就在这种压力和不安下,张老师却收获的不仅仅是班年级排名第一,并且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内动力,让孩子们自发自主的学习。这不就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

     其实张老师她自己不知道,她虽然对经典还未有深入学习,但是她已经在践行经典了。我们都知道一切有为法,都如梦幻泡影!就像有些老师要求孩子背多少课文、作多少作业。但是这些张老师都没有去做,为什么孩子们的成绩却能遥遥领先?是因为她在用无为法,在讲课的时候无为而为的将课本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是以自己为例举例传达给孩子,而这却达到了无为法的最高境界,无所不为。如果说我们平台的老师都是“演经”而不是“讲经”。(
“演经“和“讲经”的区别,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我们直接去翻译,这叫“讲经”。而演经则是结合生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给我们层层推演。)那么张老师应该不叫讲课而是"演课",虽然我未有亲身体验,但是从谈话中也感受得到她讲课的艺术和魅力。

     教育体系主抓的是教育大纲,应付式的。就是你死记硬背也要背下来。而这又让多少学生苦不堪言,却又无能为力。很多学生已经麻木了,觉得读书就是背课文-做作业-考试。这些“术”的层面家长们看不到,很多老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张老师却一直走的是“道”。“术”是有形的,道是无形的。《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器”即是有形的东西。而无形的道适用于任何人,它是无形的精神引领。为什么她的学生能平均分99?就因为她抓的是根本,抓的是阅读兴趣的培养。试想哪个科目不需要阅读理解能力?当你的阅读能力上去了,其它是不是都游刃有余了?

     令我钦佩的是,张老师每天利用放学后的一个时间段,公益性的组织一群班里的孩子集中在一块读自己喜爱的书。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和美的画面。一切为了读书而进行的行为,都是最高尚的行为。这群孩子都是自发自主的来到这里阅读,读完后会进行一些交流,这又何尝不是在培养孩子的表达和总结能力呢?

      她还提到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习习惯其实就是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绪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去学习。

     有一位记者曾经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让我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些小习惯却影响了科学家一生。

     说实话,这样的老师社会上真的很少了,我真为这些孩子高兴和庆辛。那么我在想是什么能让一位老师出淤泥而不染,或者说旁行而不流呢?这也是有原因的。她告诉我们,给她印象深刻的一本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完后她非常的吃惊不可思议,为什么书上的这位妈妈斥责老师的很多行为呢?社会上的父母不都是对老师必恭必敬、言听尽从的吗?当真正的站到大角度大格局去思考后才知道。现在的学校教育确实将孩子的很多灵性和天性都抹灭了,培养的只是一些会做题的“傻”孩子。这是非常严重却又很多人还没有认识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的很多父母也只顾自己的工作、应酬,把教育孩子的担子全盘托付给了学校。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永远是孩子呆的时间最长也是最依赖的地方。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公交车5分钟一班,地铁9分钟一班,孩子的教育一只有一班,错过便是一生。如果我们想要前半生省心,那么只能后半生操心。如果我们只想撤手不管,那么孩子长大了迟早有一天也会将我们送到养老院撤手不管。我们渴望社会上越来越多有良知老师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反思自己,将自己做为父母的责任承担起来,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做好这艘船的掌舵手。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9-21 12:13
《中庸》第4讲听课心得


读经日期:2016年6月2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44卦,《中庸》第3节音频,《成语接龙》第4节音频
妈妈学习:《易经》通读,《中庸》通读


启示一、 视线和视野的区别,视线是眼前看到的东西,视野是大角度的观望和联想。

这让也联想到一个卖鞋的故事。让两个人同时去一个从不穿鞋的居民处卖鞋。甲去了垂头丧气,这地方一个穿鞋的人都没有,那我肯定一双鞋也卖不出去。乙却喜出望外,这地方每个人都还没有鞋,那我的鞋肯定卖的一双不剩。结果可想而知。


这就是眼界和格局。甲的眼界只有只是当下,并且眼里没有希望。而乙不但看到了希望。在内心还立下了目标和规划。那么有了目标是不是还要着手细节,如果乙看到了希望却每天落实到每天的行动当中,那鞋子能卖出去吗?所以我们即要放远未来, 还要立足当下。也就是致广大,尽精微。因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启示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要看我们如何去转换,如何去协调。如何能达到致中和的状态。中节告诉我们要有所节制,但又不能过分的节制。也就是过犹而不及,不偏不倚。节,是节制而不是压抑。发而皆中节,发不是说所有的情绪都压抑在心底不发出来,而是发出来之前已经得到转换,发出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


今天早上早课分享期间孩子一直在动键盘,我怕他乱输之后发到公屏上,于是发火吼了他,他没出声,过了一会我看他眼圈红红的。这就是没有有效引导的后果,发而未中节,发而未中和。我们之所以会生气,会将怒发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修好,还是将问题的原因放到我以外的层面上,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的发而中节,但是起码我们通过学习学会了反求诸己,学会了换位思考,这何尝不是修身的一个过程!


启示三、何为中和?



除了对自我情绪的管理,还有人与人的中和。人是社会的动物,所以除了自己必须和人和自然发生反应。人和人相处摩擦在所难免,如何去化解呢?我们是该选择冤冤相报?还是以德报怨?当身边有负能量的时候是不是要有正能量去影响他,这样才不会将负能量转化。这样我们人与人之间也才会更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依附自然界而生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如此才能达到阴阳和谐的八卦太极象。那么人与自然又是如何体现在中庸之道上?它注重的是自然与社会两方面的平衡,于自然界而言关键在于一个“诚”字,于人道而言则是对“诚”的追求。当人道与天道至善至诚至仁相统一时,这就是君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自身之道。这就是《易经》乾卦里描述的境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9-21 12:13
《中庸》第4讲听课心得


读经日期:2016年6月2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44卦,《中庸》第3节音频,《成语接龙》第4节音频
妈妈学习:《易经》通读,《中庸》通读


启示一、 视线和视野的区别,视线是眼前看到的东西,视野是大角度的观望和联想。

这让也联想到一个卖鞋的故事。让两个人同时去一个从不穿鞋的居民处卖鞋。甲去了垂头丧气,这地方一个穿鞋的人都没有,那我肯定一双鞋也卖不出去。乙却喜出望外,这地方每个人都还没有鞋,那我的鞋肯定卖的一双不剩。结果可想而知。


这就是眼界和格局。甲的眼界只有只是当下,并且眼里没有希望。而乙不但看到了希望。在内心还立下了目标和规划。那么有了目标是不是还要着手细节,如果乙看到了希望却每天落实到每天的行动当中,那鞋子能卖出去吗?所以我们即要放远未来, 还要立足当下。也就是致广大,尽精微。因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启示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要看我们如何去转换,如何去协调。如何能达到致中和的状态。中节告诉我们要有所节制,但又不能过分的节制。也就是过犹而不及,不偏不倚。节,是节制而不是压抑。发而皆中节,发不是说所有的情绪都压抑在心底不发出来,而是发出来之前已经得到转换,发出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


今天早上早课分享期间孩子一直在动键盘,我怕他乱输之后发到公屏上,于是发火吼了他,他没出声,过了一会我看他眼圈红红的。这就是没有有效引导的后果,发而未中节,发而未中和。我们之所以会生气,会将怒发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修好,还是将问题的原因放到我以外的层面上,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的发而中节,但是起码我们通过学习学会了反求诸己,学会了换位思考,这何尝不是修身的一个过程!


启示三、何为中和?



除了对自我情绪的管理,还有人与人的中和。人是社会的动物,所以除了自己必须和人和自然发生反应。人和人相处摩擦在所难免,如何去化解呢?我们是该选择冤冤相报?还是以德报怨?当身边有负能量的时候是不是要有正能量去影响他,这样才不会将负能量转化。这样我们人与人之间也才会更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依附自然界而生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如此才能达到阴阳和谐的八卦太极象。那么人与自然又是如何体现在中庸之道上?它注重的是自然与社会两方面的平衡,于自然界而言关键在于一个“诚”字,于人道而言则是对“诚”的追求。当人道与天道至善至诚至仁相统一时,这就是君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自身之道。这就是《易经》乾卦里描述的境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10-7 12:07
         风雨兼程 丽丽放光明
     转眼培训结束已经第三天了,这几天一直在调整自己,身心都在调整。赖老师在培训会结束时给我们说了总结的话,其中有一句是大家回去后要先冷静、冷静再冷静。这是对大家的负责,也是让大家对自己负责,试想一下,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谁能真正地为我们负责?当然,去参加培训会的兄弟姐妹们对育心事业也都是内心早已有了答案的,去培训只是为了见见我们的大家长,见见兄弟姐妹,见见我们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总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大磁场、大熔炉,能够锻造出如此多的草根父母,让一群群普普通通的父母在这里成长、蜕变。

       那么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感受一下这4天3夜的心灵之旅吧!


       我们这一届的指导师培训非常的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届是临时增加的一届,第30届,赖老师也是百忙之中从玉坑赶到深圳,只是为了让大家见见真实的赖老师。而我呢,今年刚好是30虚岁,三十而立,不一定是指年纪,而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古人做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赖老师在为中华传统文化正本清源的路上立下三大愿,立功,当立百世功;
求利,当求千秋利;留名,当留万世名!有的人会说,这还是在求利嘛,利,有小利也有大利,利小家是小利,利大家利子孙利天下苍生才是千秋利!30对应的是《易经》的离卦。离者,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日月因天而分明,百谷草木因土壤而生生不息。这一卦是内阳的,离为火、为日,中间两爻都是阳。人在中间,所以离卦就是要我们从内阳转化为外阳,丽丽放光明。



       4月21日,是我们相约相聚的日子,而在这之前两天我被公司派到外地学习,21日当天也还没有结束,但是因为我在20多天前就已经定好了火车票,也已经和领导打过招呼。所以到了20日,我从江西的北方又坐车回了南方,排除一切困难要和家人们团聚。21日上午,当我按火车发车时间提前赶到火车站,却看到了通知,我所乘坐的班次误点,并且确定不了到站时间。我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想,这要等到啥时候。等了20分钟的时候,我用手机上网查有没有去深圳的汽车,人有善愿天必佑之!40分钟后还有一班汽车到深圳,我下定决心,与其在火车站毫无目标的等,不如改坐汽车。就这样,经过一番周折,我顺利坐上了开往深圳的汽车。


     一路上我都看着群里面姐妹们到家的消息,一个个陆陆续续都到家了,我心里也越发的期待和焦急。恨不得马上飞到家人们的面前,路上还算顺利,等汪妍姐接我赶到总部的时候已经将近17:00了,姐妹们都在等我一个人了。我一进总部,映入眼帘的是赖老师和赖思佳的照片,家的感觉。接着我看到笑容满面的玉英老师,她说:“好姐妹,回来了,不容易。”心里暖暖的,菊华老师在一旁忙拉着我们拍了一张合照。和其他姐妹一碰面马上就赶到餐厅吃饭了,在餐桌上,我们一一介绍了自己。每位家人都没有路途的疲惫,只有一家人相聚的欢喜。一顿饭下来,大家吃的少聊的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回到教室是集体诵读《易经》,那种气概和胸怀由心底腾升起来,那时候真想大声地喊出,我育心,我骄傲!想想在一个快节奏的大都市,在一群离开了校园生活普通父母的身体里,身上的每根发丝、每滴血液都流躺着经典的正气。仿佛外面的一切都和我们无关,此刻只想与圣贤对话,接受圣贤的洗礼。一口气读了三十多卦,接下来互相认识的时间,59位家人一一介绍了自己,来这里的有企业高管、有会计、有公务员、有老师、有全职妈妈等等,很难想象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每一届都有那么多各行各业的精英汇聚在这里,求知若渴,只是为了到这里来求真、续缘。能进到育心这个大家庭是缘份,能在同一批一起参加培训更是缘份。


     培训第二天早上4:35分,我们贞明团队的9位家人就早早在赖老师的房门口等待,没过多久,苏老师给我们开门,笑容满面的招呼我们进去,接着大家席地而座,听赖老师谈天论道。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赖老师,他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穿着育心T恤,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言语毫不华丽,举止亲切。这,就是我们三大文集里实实在在的赖老师,我记得在学说集签名仪式上,赖老师说其实这只是个仪式,签不签名都一样,最重要的是大家能够将三大文集这部现代版的经典用在生活上。


      上午是邹金润老师的课程,虽然我们在赖老师的三大文集中已经对赖老师有所了解,但是大家依然聚精会神的听邹老师给我们娓娓道来。赖老师的学习经历非常的坎坷,成绩好,却得不到家人的认同,父亲一直认为只要不去读书了,家里就能多双手干活。但是赖老师是有使命的,所以上天让他遇到了免费的大学,而在军校的计算机学习也成为了他创立育心的基石。所以说,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为以后扎根,打基础。


      军校大学毕业后赖老师转业到很好的单位,养家糊口绰绰有余。可是他为什么放弃那么好的工作而创立育心事业?这也是有历史使命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否则,没有赖老师的创举,没有育心经典,中国文化就会从此灭亡。2006年,赖老师倾家荡产投入育心事业,他为什么可以放弃一切而做这个事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钱学森之问叩问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何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何在?中华民族的脊梁何在?科学,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和心灵家园做支撑将不复存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成才,事实上呢!既没有成人也没有成才,学校教育只是瞄准了分数和文凭。而忽略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成人是精神修养、是道德品质,成才是一个人的思维、格局。成人是内圣,成才是外王。
如何才能达到内圣外王的统一呢?赖老师十年磨一剑,给我们总结和规划出了一套学习体系,这套体系是非常系统、完善的。


      首先它在内容上提出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这是人类史上的一大创举。为什么社会上很多读经流派孩子越读越害怕,就是因为他们不分次第,大量读经。《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其思想引领了任何一部经典,有了《易经》的高度,再学习其它经典就是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学习方法上提出137累积法,这个大家已经非常的熟悉,这个方法是适用于任何人、任何事,因为它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赖老师又将它称之为累积之道。


      教材上,社会上的教材良莠不齐、林林总总,没有一定的思维高度和分辨能力是很难在编辑教材的时候达到一个统一的高度,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的教材就胜过任何一个流派,因为其它流派的都是东拼西凑,根本不是出自于同一个人。经典和生活之间就是教材的距离,
教材只是工具,但是没有一个有高度的工具引领我们的思维,那么很难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好的工具能改变一个社会的状态,好的工具也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抛弃累积法急于求成将不会成功。而只有这个系统和体系才能达到内圣外王。


     到了下午,张子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育心经典业务发展规则的课程。工作和事业的区别家人们知道吗?工作是指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就有一定的回报。而事业呢?事业是你只管付出,不停付出,只要你做的是符合天道,是为天地父母分忧的事,老天会让你得到应有的回报,因为人亏天补,你吃亏是因为你有。事业,是因为你帮助了更多的人,是精神上的富足。


      为什么我们要从事这份事业?我们纵观现在的教育现象,西方化特别严重,西方教育孩子不主张孩子从小识字,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字来识呀!他们就只有26个字母。我们中国的汉字,除了它本身有独立意思,我们还能从它的象形中联想到其它层的意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中国的文字它是有生命、博大精深的。如果连自己中国文化的根都没有学好,那你去学习西方文化也只是学习皮毛而已。为什么我们赖思佳可以学贯中西,游刃有余?就是因为她中国文化的根扎的深,当你有了这个根,再去学习其它领域的东西,你自然会懂得甑别,不会固执,懂得变通。


       西方国家为什么将他们的思维灌输给我们民族,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文化侵略是最厉害的战争,想想如果我们不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去,不将真正的正文化,真正的中国文化普世于身边,那么只会让西方文化、只会让伪文化占据中国人的地盘。反观我们的体制教育,年年出状元,但是又有哪个状元是能够引领一个行业的?因为他们学的全是术的层面。术,出了那个圈子他就不知如何应用。而经典它是“志于道”的,只有悟道,才能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一旦明道,则可以以一应万,游刃有余。


      育心经典它与其它推广机构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育心经典是实践出来的,赖老师是实践家,他的实践经历让他清楚的认识到当今伪文化的害人之处,伪文化是杀人于无形,所以学经典一定要立德,不能以利为利,要以义为利,把握好自己的良知和良心。善和恶是相互存在的,但是如果善没有站出来,那么只会让恶一步一步的吞噬我们的周围。我们有责任将这个担子承担下来,和赖老师玉英老师并肩作战,遏恶扬善,将这个持久战打下去。


      晚上是高俊英老师的师道课程。高俊英老师曾经是国家公务员,并且是单位里最年轻的干部,那么是什么一股力量让她放弃一个无数人向往的职位而投入到育心事业里来呢?她告诉我们,是因为赖老师给了她慧命,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赖老师背后有一股力量,是历史给他的使命,他能体会天地之心,圣贤之心,所以老天选择了他,让他承担这个使命,他用十年呕心沥血编教材,他的阶段性使命已经完成,所以当他想要编育心字典的时候,身体已经发了警报信号。而高老师曾经的职业就是编辑,所以她认定了这就是实现她人生价值的事业,在编辑三大文集的工作中更加体会到赖老师的不容易。



     我们的经典为什么是“请”,这是对编辑者的恭敬心,对圣贤的恭敬心。苏老师就是这样一直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经典,在打包寄出去的时候,她都会说上一句,你们辛苦了,挤一挤,马上就能到家了。高俊英老师还告诉我们,“孝”不仅仅是血源关系的传承,更是师道的传承。一日为师,累世为父,所以现在拜师的资格越来越严格了。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你的态度,更是对明师的笃信,对圣贤的笃信。

      第二天的课程节束,我们的心都被深深的打动和震憾了,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回到酒店,大家又接着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山西的武老师,他说育心经典为什么贵?它就是贵、它必须贵、它值得贵。试想,如果我们的经典变得一文不值,变得随处乱扔,大家还会去珍惜,去坚持学习吗?还有丁娜老师,她谈到她在录玉英老师的学说集时,短短14分钟,前前后后就是5、6个小时的付出,这还是一个成年人在做,而我们的赖思佳,一个6岁多的孩子却承担了10年之久,120张光碟。说到这里大家都对这个小姑娘更加起敬。



    瑞洪老师来培训之前一直未进入状态,来到这里剥尽了自己,明白了什么是笃信笃信。淑琴老师是公务员,之前一直没有下定决定来培训是因为内心很满,还有疑惑,而这次来呢!是完完全全将自己倒空了,她工作于上流社会,却又出淤泥而不染,特别的不容易。大家畅聊自己的经历和心得,不知不觉就到深夜,想着第二天要大地游学,大家都依依不舍的回房休息了。

     培训第三天上午是大地游学,老天非常的眷顾我们,用子栋老师的话说是赖老师给老天发了个短信。一群人精神饱满的来到深圳湾海滨生态公园,早上空气非常的清新,陆陆续续能看到好些晨练的市民。集好队一行整齐划一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徙步走在了红树林海岸线上。我想这应该也是当天红树林一道亮丽的风景吧!翠平好姐妹将我们5.6个姐妹的早餐和水背在自己的双肩背上,我一路都在担心会不会把她累坏了,她却说没事,不重、不累。当到了吃早餐的地方我一提她的那个包包起码有20来斤重,她就这么一路背了4.5公里路。特别的感恩!


      我们停下来吃早餐、读经典。读完经典大家又是能量满满的走下面的路程,路上前前后后和姐妹们聊着,大家都特别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希望时间可以慢些。中途的时间下了一场雨,这时候正是大家行走的有点热的时候,雨下下来,大家放慢了脚步,淋了一些小小的雨却感觉更舒服了。没过多久,太阳又照耀着我们,这一路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风雨兼程,丽丽放光明!10公里下来,大家都没有太累的感觉,到了终点大家也依然是齐声诵读经典。 回酒店的车上更是一路歌声、笑声不断,特别是我们的丁娜老师,天生的好噪子一首《天路》足以让全车人都记住她。


     下午是李玉玲老师的课程,李玉玲老师曾经也是政府部门工作。她分享到,刚投入到育心事业的半年自己的状态很不好,内心也非常的浮躁。可是,因为赖老师还有总部的老师们一直对自己的关心和不抛弃,所以自己调整心态坚持了下来。玉玲老师说,做任何事业困难都是常态,就看你有没有坚持,而坚持的前提就是知止。止于内求,找对方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先让自己定下心来,才有信心去做事业。
金钱给不了人心里的安定,无形的精神才能让人的心定下来。在育心最大的魅力就是培养大人,(内心足够强大之人)。


      在同人的过程中,不是想着要去扭转别人的思想,而是要从别人不对的思想中去寻找需求点和突破口。让别人从心底里认同,同人也不仅仅是让别人请教材那么简单,而是要对方真正的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宝贵价值,认识到正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业,而是整个全中国、全人类的事业。 同人不仅要同心,还要同德。因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自强和厚德。


      我们给到用户的不仅仅是有形的教材而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材可称之为器,而教材背后的服务、平台的学习才是一种上无形的思想和精神引领。我们自己在这个平台上成长和受益了,所以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在平台上想要成长的快,法宝就是多承担,总部的杨初琼老师还给我们上了一堂微信版式的编辑工作,对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因为刚刚承担平台的微信版式工作。义工是用户和事业之间的桥梁,是两次学习提升的工作,更是一种体现生命价值的工作,我们育心人常说,付出就是成长,承担就是收获!所以要想成长的快还是要在平台上多承担。


      晚上是各组交流时间,我们的总指导师玉英老师早早的来到总部,吃完饭就在酒店房间和大家交流起来。当晚我们还有幸见到了平台上几位老师,有伟珍、伶俐、刘英、文燕、兰清、傅老师,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是马上就能对上号了。接着我们九个人纷纷谈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赖老师和苏老师还亲自到每组学员的房间去聆听学员的感受,到我们这组的时候已经是夜里21;00多了,在我们这听了大家的感受,还给大家谈了很多,最后还给我们合影留念。


     赖老师离开我们房间后,玉英老师又给我们谈天论道。玉英老师问我们什么是幸福人生?什么是经典人生?为什么要引领我们经营经典人生?幸福是一种内心当下的满足,也许是渴了的一杯水,累了的一张床,饿了的一顿饭,这种幸福感是不能持续的。而经典人生是持久性的幸福,是人生中健康、家庭、事业平衡没有短板的幸福,这才是经典人生。直到夜里零晨2:00多我和玉英老师还有建芳才躺下来休息,玉英老师真的太辛苦了,为我们每一届的指导师忙前忙后,每次还陪着我们熬夜,只为了能多让我们更多亲师学习的机会。


      24日上午,是学员分享心得时间,赖老师和苏老师亲切和蔼的坐在那里,听到认同和赞许处会点点头,苏老师始终是面带微笑,所以我们走上台去丝毫没有紧张和拘束的感觉,就像和大家在交流,只是分享的家人太多,时间有限,大家都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和发愿。


      相聚的时光即使是夜里只睡2、3个小时还是觉得不够用,还是觉得过得太快了。我在网上订了24日下午的返程票,在酒店吃分别的午餐时,心里非常的难受,因为自己是第一个和大家分开的,告诉自己那就不去想吧!听听玉英老师还在给大家分享,她说到一个人是先要有高度还是先寻求广度?这也是我曾经问过老师的一个问题。



    玉英老师说,广度只是线,而当你有了高度再往四周的时候就是整个面了。一段话醍醐灌顶,将我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将近13:00的时候,玉英老师和其他八位家人还有兰清老师一起送我到酒店门口,她说:“虽然明知道孩子生下来是分离之痛,但是为了让孩子的使命,为了更多家庭能幸福,我也只能每次都忍受这种剥离之痛。”我听着内心异常的酸楚,玉英老师在平台上那么多的家人和孩子,而她对待每一位家人都是事无巨细,我都怀疑玉英老师是不是神,是不是观音娘娘,否则她怎么可能将全国那么多的家人和孩子都记住,都照顾的那么细致。陈老师和翠平送我到了地铁站,翠平一直送我到地铁的进站口,我们在找地铁的时候翠平说其实她也没来这一站坐过地铁,我想她一定只是为了能和我多呆一会。她在地铁口帮我买好了票,还帮我把行礼放上安检台,我进站了,带着万分的不舍。看着翠平的背影流下了眼泪。

       玉英老师还叫了菊华老师在布吉站和我汇合,再把我送到北站的火车站坐火车,当我赶到北站时我看时间挺紧张的,菊华老师叫我先去换好火车票。等我换好了票我告诉菊华老师我在换票口,菊华老师发信息给我说,小赖,等我。那一刻我真的有种退票的冲动。真想再和大家多呆一晚上再走,等我和菊华老师见面,马上我就要进站了,菊华老师和我道别后我一转身就听到倾盆大雨下来了,那一刻仿佛老天读懂了我的内心。和我一起大声的哭泣。


       这次4天3夜的心灵之旅将永远铭记于心,希望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立下的愿,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风雨同舟,丽丽放光明!感恩天地!感恩圣贤!感恩赖老师!感恩玉英老师!感恩第30届一起培训的59位育心人!感恩贞明之家的9位家人!感恩我们的相聚,感恩一切!我的心得就分享到这里。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11-14 12:41
                      《由水引发的思考》

        读经日期:2016年7月6日
        读经人员:林峰、林峰妈
        读经内容:《易经》第四十九卦、《老子》第11-20章、《成语接龙》第8节音频;      虽然每天都在平台上修自己,但是今天早上我还是做了一件令自己后悔的事。早上,孩子拿着冷水壶想要把里面的水倒出来(因为他经常这样做),我想到每次倒完都是一桌子、一地板的水。当时非常的生气,抓住他的胳膊大声叫他放下,他不听。我居然情急之下用指甲掐了他的手臂。当时他就哭出来了,其实我能看出他哭不是因为我掐痛了他(我也没用太大的力),他哭是因为看到妈妈的面目狰狞,看到妈妈生气的样子而害怕。
       我立马觉得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首先是自己的这个动作让他受了惊吓,让他觉得为什么妈妈会那么凶。再者,我的一个动作很可能很留下隐患,让孩子效仿我的行为。我自责的同时深刻反思,每天都在嘴里边说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举止。为什么还会在冲动之下作出这样的举动。
        于有形的,水它是孩子们最爱的玩耍项目之一,大不了就是换一身衣服。于无形有,水是智慧,《道德经》就是属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有七善、有八德。当时,如果我能冷静下来引导他,告诉他这个水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玩的。倒在地上我们走过去就会滑倒。也许,孩子能够听进去。会停止他倒水的动作。看来,修身确实是我们要用一辈子来修练的学问。
       以前,在学《大学》的时候,就觉得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已经是很高境界的修为了。就在上一堂的《中庸》课程才让我知道。原来,修齐治平只是外王的表现。而我们要修的不仅仅是外王,而是要人们从心底里敬重你,跟随你。
       《中庸》故明思义,“中”是中和,中间,中心。所以学习好《中庸》就知道如何成为内圣之人。《中庸》里的五个基本原则道尽内圣之根本。1、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聪明和睿智看似同义词,但是用经典的思维去思考呢?聪明是带“心”的,而睿智呢?是无“心”的。也就是说,聪明是要有意识的去做。而睿智呢?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般的去做。就比如我们读经典,刚开始要“聪明”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习惯。当习惯形成,就像到了时间就要吃饭一样。这个时候的状态就是睿智了。当我们坚持做好了自己,那么就能够足以有临也,这个临令人联想到君临天下的大气磅礴。
        2、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我们都知道,住在长江、黄河一带的居民会有一种爱恨交织的感觉。因为随时会有洪水的危险。但是大海呢?大海从来不会发洪水,这是为什么?因为江和河的容量远不及海。这就是容量不一样,容量越大,给人的感觉越温柔。想想我们对自己的家人,是不是也该有大海的胸怀,宽裕温柔,海纳百川呢?要增加自己的容量就必须要慢慢累积。就像吃饭,不可能一出生的孩子和一个10岁的孩子饭量是一样的。长智慧也一样,刚开始明白一个字,慢慢的能读懂一句了,慢慢的更多了。随着累积的增多,随着能化成壁,我们的壁增加了,才会出现井喷式成长!
      3、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如果一个企业足够宽裕,那么员工也一定会觉得舒服。没有哪位员工愿意被安排,因为被安排的时候是一种压抑的状态。“压”挤压,自然容量就会变小。所以,我们都希望发出来,抒发我们的胸怀,自强不息,刚健有力,果敢坚毅!
     4、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这和我们常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里的思齐(zhai)是异曲同工,也就是向贤人看齐。《易经》里还有一句“君子常思已过,有过则改”这都是告诉我们要平和看待自己的不足,不断的修自己。当我们自身修好了,周围的人也被吸引而来,打造成一个巨大的磁场,这种状态一定是心正,心诚,心齐。就像《大舜》里的虞舜,当他成为舜帝的时候,他的身边的各类人才就各正其位,有管律法,有管民生,有管货币等等,因为舜帝做好了自己,所以大家心正,心诚,心齐。老百姓也诚服于他。
      5.文理密查,足以有别也。文而化之,超越象数,理念自成,周密无失,灵性察觉。《易经》里的4大作用是象、数、理、占。“理”,于自己,可以推理万物!与他人,则能感知我的理念。达到如此的境界,自然会被人跟随和效仿。凡是理性的东西都不是本性,只有跟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走,我们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当我们做好了内圣的五原则,这样的人的影响力也会无穷大,会利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整个苍生宇宙。
      再次感叹任何一部经典都不仅仅是上面短短几个字而已,古代的文字简短而精练。因为古人都是用竹子刻字,每个字刻上去都要包含它所表达的所有含义。所以我们读一遍两遍如何能通圣人之心?
      内圣是一个人的精神信仰、道德品质,外王是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外王未必是真王,内圣则必然外王。 《大学》《中庸》让我们知道如何达到内圣外王的统一,如此,才能真正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材。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6-11-14 12:43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6-11-14 12:45 编辑

                                 听《道德经》早课心得


    读经时间:2016年8月18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五十四卦、《老子》第51-60章、《千字文》第2节音频;
    妈妈学习:《中庸》、《老子》、《演讲集》;
今天,又迎来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付瑾老师给我们易演《道德经》第14讲,也就是对第九章的演绎。付老师的语气平稳却掷地有声带给人一股无形的力量。课程高屋建瓴却又通俗易懂。

有《易经》的高度,《大学》、《中庸》等多部经典的广度,还有历史人物、社会热点等事例的宽度。整堂课程下来行云流水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第九章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税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付老师逐句给我们进行了演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端着盛满的水杯走路,水会溢出来。“盈”就是过度、满溢。“已”就是止。常言道:水溢则满,月盈则亏。《大学》里告诉我们:止于至善。《易经》需卦:需需取有度。《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还有《老子》第四十四章里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等等,这些道理在经典里都反复其道的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知止,适可即止,过犹而不及。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从字面上看,一把刀再锋利无比,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自己的锋利无比。器械长时间超负荷地运作会使其寿命大打折扣。我们学习经典自然要引而申之,由此联想到我们的身体、我们教育孩子等等,是不是也该遵循这个道呢?现在身边为什么英年早逝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很多企业家等在做事业的时候,想要企业更大创造更多的价值,过多的耗散自己的体力、精力,透支自己的健康。他们没有关注企业如何才能长长久久地发展,没有遵守天地之道。《黄帝内经》里:“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如今之人过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可长保的原因了。

同样,我们想要自己的孩子成材,最根本的就是要孩子活下来。人生最大的失败在于钱还在,而人没了。只有有了身体健康的本钱,才有资格去谈活出价值。人活在世上,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那就是被我们牢牢握在手中的三条线-健康、家庭、事业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但是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工作和家庭之间会有许多的冲突。或者说这三者之间千头万绪,那它们之间该如何去取舍呢?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未,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已。我们要懂得知止。
其实,人的一生很多时候就犹如在织一块布。原本是一些毫无规律的线,当我们能够理顺了,找到了经纬,固定好了经,上了织布机,剩下的就是一穿一梭来回,简单的反复而已!人生中能够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事情就是经。

而这个“经”就是我们要找的“本”。

不管是育儿还是事业亦或者是家庭,我们都要找到这个本。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和睦是根本,我们不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夫妻关系融洽才是家庭和睦的定海神针。在工作中,做好自己、成长自己才是本。

付老师还举了孩子做作业的一个例子,首先要明白孩子做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巩固学业、内化课堂知识。而不仅仅是完成作业内容而已!那么是靠孩子自发的去做?还是靠别人强迫碰着做效果更好呢?刚开始付老师经常催促韬韬回来以后先做作业,但是孩子很不情愿,这样做起来肯定没质量。

再后来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做作业,通常孩子要先玩其它的再做作业。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是自愿自发的,不会赌气不情愿,心情会更愉快些,内心更平静,静能生慧。(试想如果是父母强迫那肯定孩子内心会想着一会自己还要玩些什么。)两种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在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上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理念去引导孩子,逐步培养适合他自己的,让孩子觉得很舒服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才是好习惯。而不是被迫的授受父母认为的好习惯,即使是在年龄小的时候接受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也会暴露出来,到那时候已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

听话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自主和创新能力。当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做家长的就该培养孩子逐步的建立起自我管理能力。那么,抓住教育孩子的根本是什么呢?《易经.蒙卦》里告诉我们:蒙以养正,圣功也!“正”止于一,这个“一”就是我们行走的大道。养孩子的正气,激发孩子的志气才是根本。就如我们每周的户外读书会,为什么孩子们各个都愿意积极上台领读和才艺展示?因为孩子们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了她们的志气。她们自发的想要去做好这件事。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付老师通过举扎克伯格善捐Facebook99%股份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财,它不是用来享受的,也不是用来传承的。它是用来成就天地之道的。天地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之道是你有我有大家有,这才是真正的大有。如何才能实现“大有”人生呢?是能够“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之时。

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用去想,老天爷都在帮您。如何才能让老天帮我们呢?经典里告诉我们:“故大德者必德其位、必得其寿、必得其碌。” “有德此有才,有才此有土 ,有土 此有人,有人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就像赖老师,他准备在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来建我们育心经典的经学院,所以,他的财富是水流而不盈,源源不断地往他那里流。当然,是他有了这个“德”,厚德才能载物,厚德才能载福。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很多人喜欢收藏古玩,收藏钱财、房子等等。想想这些有形的在百年以后还有什么价值呢?而我们的子孙能守住吗?金山、银山不如守山。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留下什么样的财产,而在于留下什么样的子孙,什么样的文化。就像文人文天祥当初他经历的苦难却给文家子孙留下无尽的财富。如今在深圳凤凰村,是个少有的文化村。这才是传承,这才是继往开来!所以我们学习经典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要有长久之计,而不只是目光短浅。今日之因不是为了今日之果,而是为了永恒之果。

留金留山不如留下经典。更深刻的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教材叫传家宝典,因为我们做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人,有这个使命将经典里的精神传承、传递下去。做优秀家族的祖先!当我们能做好以上几点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功遂身退,天之道。就如易经乾卦里的飞龙在天,《大学》里的止于至善这样一个状态。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4 11:11
                        读书会以来的收获



       读经日期:2016年8月30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五十五卦、《老子》60-70章、《千字文》第三节音频;
       妈妈学习:《易经》通读,《大学》通读;


      不知不觉中就和孩子共同学习经典一年多了,细数自己和孩子读过的经典有《易经》55卦;《黄帝内经》素问;《诗词启蒙》;《成语接龙》;《千字文》;《大学》;《 中庸》;《老子》60章;各七遍。高能量的经类我们都差不多学习完了,真的很难想象自己和孩子能够在短短一年多点的时间就将这些经典学习完各七遍。并且是在毫无压力每天半小时的累积下完成的。

       当然了,孩子也从当时的咿呀学语成长为现在被经典熏陶的快乐读经娃。其实说实话,自从开办读书会以来很多事情都是一个人在承担,以至于反而放在自己孩子身上的精力相对更少些。经常在读书会上我也是让他自己自由活动(因为经常是自己主持)。即便是这样,回过头来想想,那我的孩子就没有成长吗?没有进步吗?没有被熏陶吗?大道都走对了,还会止步不前吗?他现在和网络读经班上很多优秀的宝贝相差甚远,但是,他也有他的发光点。


      我发现他对认字比较有感觉,经常在我读经的时候他会凑过来,先把那一页他认识的字一一找出来指读一下。然后又会找一些他不认识的字问我,这是什么?我也没有刻意的要他认,完全是他自发的过来问我。他现在不会指读,但是他会指,一个个,一行行指的很好。他指、妈妈读。这也是在锻炼孩子的指读。


       同样,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也是天马行空,比如说他问我道德经里“道”字,妈妈这个是什么?我说是道。(我还在思考该怎么跟他解释)他马上说:“隧道的道是吧?”。还有问我“子”,我说是子,他又马上说:“老子的子是吧?”。还有“女”字,(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他说)他立马说“女人的女是吧?”我也不知道这个小脑袋瓜原来懂得这么多呀!


      
很多的形像字,我教他一次区别这后,他下次都能记住。比如说“广”和“飞”。“大”和“天”。“门”和“”同“,等等。我也没有统计他到底能认多少字,因为这也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这个兴趣和规律养正,正止于一,“一”就是大道。



      所以,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发光点,扬其之长。很多家长今天看到别的孩子字写的特别好,就回去跟孩子说:“你看谁谁谁字写的那么好,你从今天开始要怎样怎样。”明天看到别的孩子英语特别好,回去又跟孩子说:”谁的英语特别好,妈妈也送你去培训班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样样精通、科科状元。

      想想我们自己,能做到吗?我们能没有短板和弱点吗? 凡事都有阴阳,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我们泰卦里也有阴,要坦然的看待孩子的阴,因为阴阳是可以转化的,在一定的时候阴也可以成就我们。比如说这次的奥运中国女排,预赛里的跌跌撞撞,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能得银牌就不错了。可就是一路的阴却让最后姑娘们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放手一搏,得到了含金量很高的一枚奖牌。所以我们的孩子也一样,只要遵循孩子的生长规律,行走在道上。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为,
而况于人乎?

      说到读书会,记得刚开始的几期,他每次一到读书会的地方就到处乱走、玩。哪里能坐下来一刻呢!我记得第一次还没结束时他就吵着要回去。但是渐渐地,居然他也能坐下来和大家一起读《小小学堂》、《大易诗》唱《育心先锋队队歌》了,有几次还跟着大家把《易经》读完。每次的才艺展示他也能完整的来上一首歌,《感恩的心》、《厚德载物》、《大易诗》上经,等等都被他熟练的掌握了。

      在家里也一样,每天都会吵着要看读书会的照片。经常出去时候就问我:我们去读书会了是不是?我自己也没想到,就是这样每次被我放养在读书会的娃,居然也收获和成长了。当然,读书会上坚持参加的几个孩子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比如说婧涵专注力得到提升指读进步很大,依涵、子誉、飞凡都是读书会里的榜样领读小老师。


      再说说我自己,刚开始举办读书会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通知、主持稿等等都还在摸索中,每到周二就开始准备了。经过这10几期的累积,现在已经越来越从容了。虽然看起来我一直在付出,但是我也从中成长和收获了,每期的主持都会对应一个卦,那么在总结的时候对这些经典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反过来再去读《易经》时所悟到的又不一样,对所经历的这几个卦也更加有印象。付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不免而中,不思而得。


      读书会真是一个锻炼人的平台,不仅仅锻炼孩子。也锻炼父母。为什么玉英老师反复其道的强调平台的重要性!我昨天突然在想,经典只是一个媒介,不用,它就是死的。用了,它就是活的。书、我、孩子如果没有紧紧地联系起来,发生关系。那么书始终是躺在那里的书,我们和孩子也许有关系,但永远也联系不到经典智慧上。


      所以只有当我们和孩子在通过读经典这件事所产生的共鸣,所碰撞出的火花,这些无形的精神,让它们来指引、指导我们的行动,给孩子做好身教。这样我们才达到了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才能实现健康、家庭、事业都达到终吉的状态。当然,我们通往终点目地的方式有很多种,是步行?乘车?还是飞机?自然是选择有经验、有工具的方式。平台就是我们的工具,我们全国那么多父母在这里切磋、碰撞。有明师为我们指路,自然我们会选择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这条捷径。


   不知不觉读书会也进行到第15期了,15对应的是《谦卦》。也将赖老师送给我们的座右铭牢记于心: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4 11:13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读经日期:2016年9月13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五十七卦、《大学》第一节、《朱子治家格言》第一章;
妈妈学习:《易经》《问答集》

今天玉英老师在《讼卦》第6讲里给我们讲了人生决断篇。上刚下险,险而健。讼。为什么是上刚下险?因为圣人处事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有时候一条路,别看是阳光大道,走过去却不一定是平坦到底的。就因为看上去是阳光大道才有可能让我们掉以轻心。

犹如《老子》里告诉我们:“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觉得好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吗?就像当今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孩子成了做题、考试机器人,但家长却认为这是唯一的出路,还是拼命的要孩子做练习题,因为他们觉得你做少了很可能成绩就不如别人。但是这样下去,孩子心理承受的压力、内心的不满我们有思考过吗?这只会履霜,坚冰至!

一件事情的成功包含了内因和外因。那么一个人如果性格上有了缺陷还能成就自己吗?0-7岁是性格的形成期,我们结合人生的各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要未雨而绸缪,不治已病治未病。带孩子读经典也一样,是为了他以后的幸福,所以我们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在上一节课中,玉英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孔子人生重要的七个阶段,这几个阶段里孔子都在找能够帮到自己的大人。而到50不惑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真正一直以来的大人就是自然规律、就是天地。我们做为孔子的后代完全可以总结和吸取他的经验,在他所作的《易经》中去寻找规律!因为我们整个生命系统始终是合于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只有遵循天地大自然规律,才能更好、更健康的生活。那么种树与树人有何相同之处呢?

大自然中的大树,我们在大树播种之前要做个什么动作呢?松土。给到树苗一个好的土壤。那么同样,呵护孩子又如何去做呢?种树重在养根,树人重在养心。很多人在生第一个孩子很多是稀里糊涂就生了。因为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大家都不可能先学怎么生孩子再去结婚生子。当生完第一胎,生第二个的时候一般都会先调理身体、调养心情,甚至有些会去算五行、八字。(这些就成了孩子先天的身体素质基础。)


播种要在春天,那么树人也要在春天。就像怀孕也有最佳时期!如果是准备要孩子的,自然先要把自己的身体调好,身体是(土壤),心情是(雨水)。最好的胎教是心灵、心情的培养。在娘胎里的胎儿该怎么去培育他呢?

这个时候还是胚胎,甚至是胚芽。记得玉英老师在前2天的《道德经》里说过,如何才能成为圣人呢?古文的“聖”由:耳+口+王组成,要想成为圣人,自然要先驾驭好自己的耳朵和嘴巴,所以听什么很重要。从在娘胎里孩子就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了。“聪”字也是先由“耳朵”再到眼睛、嘴巴、心。要想孩子聪明就要先从耳朵喂养开始。

大自然有个规律是春天打雷,冬天会有自然灾害。所以孩子也是,在“春天”这个时候的喂养一定不能给他“雷声”,静能生慧。不然会给到孩子毁灭性的伤害。

我们的经典音频是非常契合胎教的。因为佳佳宝贝的童音跟读清脆平稳,犹如天籁之音。加上经典本身能带着我们和孩子一起领略大自然的美,《诗经》里有江南、蒹葭、关雎、采薇等之美,还有许多大气磅礴、气宇轩昂激发人斗志的诗句!《大学》里的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处处都有君子的影子。《中庸》里: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广大而开阔!等等这些都能给孩子的心灵春风化雨般的滋润。

出生以后到了扎根期,也就是后天的培养。树木在扎根期,树灌越大才能更好的去吸取大自然的养分,去吸取大地的精华,所以在小时候不要经常进行修剪。那么孩子小时候也一样,0-7岁是孩子扎根期,我们也不需要太多的去“修剪”他,除非是有道的偏离。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会顺手拿别人的东西,或者家里值钱的物品也会拿。其实你的金子、银子、票子,在他们眼中和他的奥特曼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带孩子学会格好物,物格而后知至。有形的是格物,无形的是格局。要想孩子知道什么是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就要从格物开始。

就像很多人知道中医好,但是对中药却一窍不通。如果我们不认识这些中药,我们能知道这些药用来治什么吗?有的人会说,我不认识不代表医生不认识。但是医生就完全可信吗?是药三分毒,如果碰上没有医德的医生,他可能会给你开一些无关紧要的药,但对你的症状却毫无帮助。而有一些呢,因为他也不知道是下品,甚至就会给你开下品的中药。真正懂中医的不多,懂中医开中药的更不多。所以很多中医钻这个空子。如果是开的药是下品,对我们的身体还是伤害。我们学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都是为了对自己的身体知至,负责。而《易经》作为基础,它有调动运化作用。所以不学《易》不足以为医,不学《易》不足以为将。这也是我们系统学习的目的!

我们现在开放二胎政策,很多父母都已经在计划生二胎了。是啊,人是一切根本,如果没有孩子,就不可能有家族。但生了要养,要教。没有教养,孩子能茁壮成长吗?独木难成林,当遇上狂风暴雨的时候,是一棵小树的抵御能力强?还是一片森林的抵御能力强?为什么有的孩子小小年纪选择轻生离开这个社会,因为他觉得这个社会没有吸引他的地方了。所以我们帮助别人,让别人一起跟我们一起打造有吸引力的社会,也是为了我们的孩子。

无私也是为了成其私。树在往上长的时候其实是受到两种牵引力的作用,一个是上面阳光的吸引力,一个是地面地心引力吸引。树往上长是阳光的吸引力更强。所以我们能不能做好阳光的作用在上面引领我们的孩子?只有当正能量(阳光)大于负能量(地心力)的时候孩子才能正向成长!


虽然说这堂课只讲了怀胎10月和0-7岁的两个阶段,但是从整堂课下来我们知道了具体如何去做。何时播种、如何呵护、如何喂养、何时修剪等等。各个阶段都要我们知道立足当下的具体动作。

我们所做的都是在给孩子累积“财富”,让孩子长大以后有足够的家底去打拼。说到财富昨天有位家长微信给我说:“我没钱,拿什么对孩子好呢?要什么都买不起,有好多孩子长大了都嫌父母穷。”

这也让我想到一段话:
二十年后,你把现在的房子给孩子,孩子会说太旧了;二十年后,你把现在的车子给孩子,孩子会说别逗了; 二十年后,你把现在的钱给孩子,孩子会说不值钱了; 今天,你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二十年后孩子会说,老爸老妈谢谢你们,你们太明智了;沧海桑田,时光回转,没有什么是一直在传承的,但是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人品的传承是可以一辈子一直去传承和延续的,最好的礼物是教育;当然这段话也像是鸡汤,也许看过就忘了。但是我们经典也有给我们启示。


《道德经》里: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我们给孩子金山银山,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守住吗?他一样会坐吃山空。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留下什么样的财富,而在于留下什么样的子孙,什么样的文化。留金留山不如留下精神的引领,这样的孩子才有能力去打拼自己的山。所以我们学习经典要有长久之计,而不只是目光短浅。今日之因不是为了今日之果,而是为了永恒之果。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4 11:16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7-3-24 11:18 编辑

                      第五十九周第5天

读经时间:2016年9月30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五十九卦、《大学》第三节、《百家姓》第一节。

今天早上,是我喜爱的爱华老师的一堂《孩子我该拿什么来爱你》早课。爱华老师,素未谋面,但是却依然感觉很亲切。因为经常能够在YY早课听到她主持的声音,总是给人一股力量和激励。而她的优秀离不开平台的锻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赣州有一位她的好友,叫小梅。她在微信上跟我说,爱华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尤其是她的沟通能力,简直令她觉得换了个人。确实,很多家长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都会变得令身边人刮目相看。我们付出的时间是同样的,不一样的是我们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坚持着、收获着。我们把丑的都丢尽了,剩下的就是美的了。

今天爱华老师一改她平时热情洋溢的主持风格,非常的温柔、温暖。给我们娓娓道来,如沐春风。我们的一生,可以不会乾位。但一定要学会做坤位。是啊,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行好自己的角色。想要幸福美满,首先自己小家要齐好,我们平时讲修身,而我们《易经》家人卦里讲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修身其实就是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齐家呢就是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治国就是处理家以外的关系,平天下就是处理与天下人的关系。这么一想,我们的经典还真不难。想想如果一个人连小家都齐不好,还怎么去平天下呢?这也就是我们学习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教会我们外王,《中庸》教会我们内圣。两者的统一才是内圣外王的大人。

想想我们都是一群普通的父母,但却过着不平庸的经典生活,就如我们全国各地的读书会舞台不是那么高大上,但却锻造出无数个优秀的经典宝贝。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我们想要给到孩子的难道仅仅是成绩吗?仅仅是物质吗?不是的,而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引领。每一期坚持参加读书会,我们的孩子也在坚持着。
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风雨无阻地带孩子坚持参加读书会?我想,如果在风雨中我们还能用乐观、从容、坚定的态度,去完成好一件事情,我们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成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超越了读书会本身。当我们习惯了坚持,放弃比坚持更难!

在这里我学会了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林峰快3岁了,可是动手能力是非常差的,经常被爷爷奶奶包办了。比如说玩具乱扔不收拾,吃饭不自己喂,衣服还不会自己穿等等。这些看似小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是习惯的养成。

我们学习经典不是就为了用嘛,所以我就想让他从小就知道如何格物、知至。昨天他因为自己搭积木搭不出房子的形状而在爷爷面前撒娇,非要爷爷搭。后来我跟他说:“峰峰,小猪猪都会自己盖房子,峰峰也会自己盖房子的对吧?(三只小猪盖房子)”,他听了说,会呀!我说那好啊,小猪猪是用木头盖房子,那你就用积木盖房子吧!他也愉快地答应了,并且自己去做了。到最后,积木撒了一地他也不捡起来。



他爷爷又想收拾,我让他不要收。我就说:“峰峰,婧涵姐姐还有飞凡哥哥家里也有好多的积木对吧?但是她们都是自己收好积木来的哦,如果你不自己收拾好,那下次他们就不和你一起玩积木了,对吧?”他乖乖地收拾去了。 这些看似很简单的行为,如果不养成一个习惯,真的会成为以后的隐患。

晚上又到了长智慧的时间,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在一旁玩自己的,只是偶尔过来找几个字宝宝。今天呢,他在《大学》里找了口、出、无。在《百家姓》里找了牛、雷、卜等等,找完字宝宝他骄傲地说,峰峰今天认了好多字是不是?我说对啊,宝宝太棒了,今天又认了好多的字宝宝呢!到了学校老师肯定会夸你是聪明的宝宝。每天就是这样无为而为,从容中道,积小以高大。我和宝贝收获着,成长着。幸福无比!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4 11:19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7-3-24 11:20 编辑

                     我又有收获了

     读经日期:2016年12月29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诗经》《德育启蒙》。

   付老师的每堂《易演.道德经》课程,都不单单是给我们解释而已,而是给我们结合各类经典进行演绎。那么今天,付老师给我们易演的道德经,又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呢!在上讲里面,付老师给我们讲了道德经第十章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这些呢都是告诉我们精神和身体要达到一个统一,而不是外表光鲜而精神层面却经不起承受力。要向婴儿学习她的那种专心致志,她的那种不忘初心。

    那么
今天这一堂课,付老师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天门开阖,能无雌乎?雌代表阴,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当我们把心门打开了,那么我们接收到的自然是有负能量和有正能量的东西,我们作为能量的传递者,要么就传递正能量,要么就传递负能量。我们该做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还是做一个负能量的传播者呢!

    当我们学习了经典之后,首先我们具有了一个
明辩力,这样的话我们就明白什么是阴什么是阳?那么也能够更加坦然的去看待这世间万事万物中的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阴阳的对立面,而我们呢让负的东西在我们这里得到转换,从而发出来之后能够达到“中和”的状态这也是《中庸》里给我们的启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这句话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冶大国若齐小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大学》中也告诉我们:“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此谓治国在齐其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我们把生活当中的每件事做好了,每个关系都处理好了。把家齐好了,是不是离我们的社会和谐又更进一步了呢?

    人最大的才就是吸引力,确实是这样的,我们成长的快慢,我们影响力的大小都决定了我们的吸引力有多大。自己是梧桐,凤凰才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聚;想想刚开始是赖老师一家人在学习经典,他一家受益后。用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深地爱去编教材、录录音。渐渐地去影响其它人,如今全球已经是几百万的家庭在受益了。这不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吸引力吗?

    而我们呢?从自己带孩子读,到慢慢地影响身边的朋友亲戚,影响自己的另一半。我们所经历的这些,不都是在提升自己的吸引力么?如果我们学习经典把自己读成了一个老学究,想想还有人跟着一起学习吗?所以我们要走出去,和更多的人接触,去践行我们的经典,去帮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经典人生的七个开始:这七个开始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以前的我们能早起吗?以前的我们能一件事情坚持那么久么?以前的我们会愿意多付出一点点吗?.....这些在通过学习之后我们都做到了,也在努力的向经典人生靠近。当我们把这七点都能做到、做好的时候。我们不就是新民了吗?相信成就自己和孩子不再是佳话,因为一切都是靠行出来的。

    联系第十章这前后的两段话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要我们先做好自己,再帮助别人。从而实现内圣外王的目标。

   那么最后这句话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生之畜之。畜,积畜。付老师又从《易经》中的小畜和大畜卦给我们演绎。小畜卦中密云不雨是为了什么?天上的云是不是一直在积蓄自己的能量呢?等待时机成熟,自然就可以福泽百姓了。云可以做到,那我们人呢?

   而大畜卦: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德行,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去累积,管好我们的口,管好我们的行为。真正的做到:言行,君子之枢机。

   其实我们《易经》坤卦中也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要从自己的言行中云积畜自己的德行。

  “生而不有,为而不侍,长而不宰。”这句话课后我发现在我们《道德经》第51章里也有这句话。道生了万物,也毫无怨言地养育了万物。但是却不据为已有,任其生长而从不主宰。孩子也一样,生他,养他,但是不据为已有,而是放手让他翱翔蓝天。这才是真正的深远之德啊!

   越学习越觉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越发的觉得系统学习的重要性,就像我们吃菜,光有主食可以吗?光有肉食可以吗?肯定是荤素搭配才能够让我们营养均衡。那我们的精神粮食是不是也一样呢?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4 11:24
                    读《未济》卦带来的思考

读经日期:2016年11月5日
读经内容:《易经》第六十四卦,《诗经》国风第25-32首,《德育启蒙》第二节音频.《黄帝内经》素问第一节;(只听)
妈妈学习:《易经》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演讲集》。


今天是系统读经以来的第67周,自己和宝贝的《易经》也读到了第64卦,也就是最后一卦。当我今天在读这一卦中:“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时突然就明白了那么一点点。“君子以慎”也就是说君子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是经过慎密和慎重的思考的,思考完呢?“辨物居方”辨是明辨,“方”就是贞,坚持。明辨一个正确的、能够帮助到自己的方向、方法,然后一直坚持下去。这和《中庸》里的“择善而固执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我在第67周对未济卦象辞的一点点感悟,所以说说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读经、明经、行经齐步走,在我们行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顿悟!而不是等全部明了才去行。

突然感慨起来,觉得怎么时间过得那么快呢?想想当时也是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没想到一恍之间一年多就过去了,《易经》64卦也完成七遍的正音了。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奇怪,读经第67周,为什么才读到64卦呢?是的,我们已经走在了道上,那么中间有一些事情我们停了一两天。我们会不会离开这条道呢?不会的,我们只要接着走就行了。对于这个137学习法也许有些家人还不清楚,“1”是每天至少读一遍,“3”是每天读三样,“7”是同样的内容坚持读七天,之后更换内容。

这个“累积式”教育法它具有“三大纲领”,和“八大原则”。应该很多的家人也学习了,我这里只说下“三大纲领”。第一是简易性,简单的事情我们才容易跟随、掌握,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非常简单。如果复杂,会做不到,很难坚持。第二是多样性,这个多样性也是来源于生活,我们知道,营养需要搭配,品种需要丰富,我们也需要结交各种不同的朋友。第三是周期性,《易经》复卦告诉我们,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这个方法之所以适合任何孩子是因为它是合于“道”的,因为在《易经》系辞传里就告诉我们“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简单、易知,易跟随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人容易亲近,跟随,才能有功,大道至简。

掌握了这个方法,每天的亲子共读也变得毫无压力,宝贝在无为而为中也识得很多的字了,完全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识字量就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这个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成为了一种习惯。有时候因为时间晚了,我只读2样,他还不愿意了,吵着说还要一本没有读。他一般都没有跟读,但是却知道我读了几本,而且知道每天是读三本。

前几天他吵着要去超市看书,其实我内心是不太想带他去的,毕竟那里的环境太吵杂,他一直坚持,没办法带他去了。没想到一个多小时下来他也没怎么走动,就是多挑了几本书,我在跟他讲的时候他也一直用心的在听,(超市里看书的区域是比较吵的而且有玩具)这说明专注力明显也提升了。

他现在不只识得一些简单的字,还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比如说“西”字,他因为认识“以”,所以他就直接认成了“以”。我告诉他这个是“西”。然后他说:“妈妈,这个是一“横”加一个“口”,加一个“以”。”我一看还真像,只不过里面不是“以”。 还有一次在酒店大堂我着急叫他走,没想到他站那不走说:我要认字。唉!就是认识“大酒店”的“大”字吧!不过这也让我知道,其实小孩去到一个地方对于自己熟悉的字或者东西都会比较容易亲近,所以我们每天亲近经典里的字宝宝,以后对孩子的阅读是不是有很大的帮助呢?

今天也是会昌户外读书会的第24期,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刘老师在我发了主持稿样版给他的当天中午,他就非常用心的写完了发给我看。那时候是午休时间,可见刘老师的重视。包括最近几期来读书书的家长朋友们,很多都是教育工作者,各行各业的家长们都来到这里。我在心底里问自己,我何德何能能够有那么一帮老师、朋友和自己一起在这里学习,她们都非常的谦逊,有礼。称呼我老师我都自愧不如。自己也是偶然的缘份进入到育心系统学习,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后到总部参加指导师培训,今年4月开起了会昌户外读书会。

从当初的两家,再到现在的十几、二十家的家庭参与。仔细想想是天地在帮助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天地父母都看在眼里。《易经》里告诉我们“天地之大德曰生”。只要我们做的是符合天地之道的事,那么是一定可以生生不息的。如何才是符合天地之道呢?《乾卦》里第一句就是“乾:元、亨、利、贞”,元,善之长也。一个好的开始,才会生发、生生不息。亨,嘉这汇也。有了好的开始,自然会吸引到同道中人,让这个善因缘汇聚。感恩天地,感恩圣贤!

当初开起地面读书会平台的目的,就是想要更多的家人学习上断层几百年的中国文化,能够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承天而时行。就像我前几天在一个综艺节目上看到一个海外游子,穿着私塾服装,留着长发,如古代书童一般。主持人问他为何如此打扮?他说:“在国外留学,当国外的人问我,你们中国牛在哪里?哪里牛啊!我还真是说不上来。”所以从那一刻起,他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为的就是心里有底气啊,《孙子兵法》里都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学习自己的文化,当我们走向世界的时候,该如何介绍自己呢?“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这悖德。”这句话放在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自己的国家都不爱,我们能爱别人的国家吗?

中国文化如同一颗树,一颗树刚开始长根,不会偏离,但是随着枝繁叶茂,观看的人再也看不到根,眼中尽是枝叶。我们何其有幸能够真正学习到文化源头《易经》,能够系统学习。我们这一代人读经典,是为了下一代不读经典。我们要借助经典,争取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其它人指明行动和大道。当我们的言、行都称经典了,那么我们的后辈只要看我们的言行就可以了。这才是学习经典的最高境界啊!

期待大家都能够自利利他,只有利他了,我们才能够用无私成其私。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4 11:26
              为自己装上一扇窗吧!

读经日期:2016年11月15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 《易经》系辞传,《诗经》国风第5节音频,《笠翁对韵》第二节音频;



又是新的一周了,这周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呢?每周一下午VIP提高群的课程都是令人非常期待的,自从系统学习经典以来,提高群已经演绎完了《大学》《中庸》课程,正在进行演绎的是《老子》课程,每一部经典都有作者对天地的感知,对道的阐悟。《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一部非常多伟人都受益和运用的经典。每一篇章,短而精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在里面。

不知不不觉提高群的《道德经》也讲到第12讲了,这一讲又给到我们什么启发呢?

开篇时玉英老师提到,我们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是虚虚实实的。这令我一愣!虚虚实实?不对呀,桌子就是桌子,杯子就是杯子,怎么会虚呢?

呵,原来啊!玉英老师说的是空间,杯子的杯壁是实的,中间是空的。桌子的四周是实的,抽屉这些空间是空的,房子的墙体是实的,进去的使用面积是空的。 令我们恍然大悟,确实是这样的,空间越大,它空的地方所能承载的东西也就越多。如果一个杯子杯壁特别的厚实,中间盛水部分却很小,这样的杯子实用吗?如果一个房子外面看起来非常的大气,但是都用来装饰,走进去却非常的狭小,这样的房子我们会喜欢吗?

是啊,以前可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虚实是互相成就的,虚也是为了实。那么此刻的我们是否也有联想到我们自己呢?我们身上有虚实吗?我们身上的实是自己的身体,那么虚呢?是不是我们的精神、思维呢?那么,我们有让我们身上的实去成就虚吗?

孩子从生出来开始,我们是不是就想着要给她买奶粉、买衣服、买车子...等等,我们有想过给她们喂精神粮食吗?房子建好了,只是一堆的钢筋混凝土,愿意住吗?同样,我们每天锻炼身体,又是为了什么呢?大多数人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而锻炼,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身体要锻炼,但是身体锻炼了也是为了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我们除了每天给自己建墙(吃喝拉撒),剩下的时间还要让他人(用)受益。从而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们平台上的义工,比如说:故事姐姐,是不是每天要准备故事给别人(用)呢?比如说早课主持人,是不是每天都在用自己呢?但是最后成长起来的、受益最大的也是自己。这就像一件玉器或者是房子,越用越亮,越用越有人气。这就是用和不用的区别。不用最终就会变成无用,东西是这样,人也如此。



平台上有许多默默付出的义工,一直在幕后“用”自己。音频处理、文字整理、故事组、微信组等等,这些活大家都是抢着做,为什么?因为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啊!这就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就是说,因为车轮的轴承上有中空,让车轮上的车条得以有地方固定,最终实现了车论的承载力。试想,如果一个车轮轴承不中空,怎么固定,怎么转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埏植就是和好的陶土。陶土烧出中空的容器,最终中空的无,实现了陶的价值。一只碗,满满地一整块陶瓷,中间没有任何中空,这样的碗,还能盛东西吗?(所以我们要空杯来学习)。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建房子的时候,我们会在墙上开一个窗户。有了这个窗户,才使得房子更有价值。一幢房子,没有窗户我们会住进去吗?给我们再大的面积也不稀罕。

每个人都有短处,那么就在让自己短处为自己的价值装上一扇窗,让我们身上的“有”,成为我们的利器!让我们身上的“无”,成就我们的价值。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老公,我们的同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门窗。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从而实现自己身上的虚实互相成就!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8 11:19
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7-3-28 11:20 编辑

                   在格物中找到生命所需
读经日期:2016年10月23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六十二卦,《诗经》召南,《德育启蒙》第1节;妈妈学习:《易经》下经;

这次提笔写日记就是为了记录付老师在会昌给我们谈天论道的收获。之前在参加指导师培训时见过一次付老师,所以这次再见面就少了一些紧张,当得知付老师会亲自过来指导我们的时候,更多的是期盼和感动!

付老师是我们贞明经学院优秀的国学讲师,也是深圳市图书馆和深圳宝安图书馆的常驻国学讲师。她对《易经》《道德经》等多部经典都有自己的领悟并能很好的将经典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我们见过付老师的都知道,非常的亲切,而且给人的感觉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提前一天的时候,秀兰还跟我说想到要见老师,好紧张啊!但是,见到之后我相信她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反而这三天我们只要是有时间,都想要“贴锅底”

对于我们系统开启读经之旅的家人,自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那么如何去突破这些困难呢?如何更好地成长自己呢?一见面我们给付老师抛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
“我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时间在群里互动和学习。补课的时间也没有。”“为什么我听完课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就出,课后什么也记不住呢?”还比如说:“我的孩子过于自信和骄傲,我该如何去引导呢?”等等,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付老师都给我们指出了方向,令我们醍醐灌顶。

确实,我们作为家里的定海神针,每天都有太多的家务、琐事、工作、照料孩子等等。但是又想要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去平衡呢?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已。”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也就是分清主次,那就是从格物开始。

对于系统学习的家人,VIP提高群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提高群的课程是对经典的演绎,“演绎”和“解释”又有何区别呢?解释它只是给我们翻译,而演绎呢?就如演员演戏一样,通过“演”的这个动作让大家更深刻地挖掘出文字背后的含义和价值,以及告诉我们如何将这些经典,让它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学中行,行中明。而不仅仅是背诵而已。

其实想想,为什么早课后排麦分享的家人一度排到了3040多位?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就是靠两个因素,一是格局,二是沟通能力。那么我们的排麦分享听课心得是不是锻炼我们的沟通能力呢?沟通能力不是说你能说会道、天花乱坠,而是要真正的能抓住重点,易其心而后语。
所以,我们每次的课程过后有没有进行一个这样的总结?输入了有没有及时的输出呢?如果没有输出,那么是不是一直屯在那里,屯的多了自然会出现多藏必厚亡,我们就会觉得怎么好像什么也没学到的感觉。所以要想更好地成长自己就必须要有输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每堂课是45分钟,每周6堂课,那么一年下来又是多少呢?

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记录,那么是不是到头来什么也记不住?开口就是突破,困难之所以成为困难就是因为里面的“木”被框住了,只有把这个“困”边上的框框开一个口出来,里面的木才能被生发,才能生生不息。

而对于第二天家长和付老师的交流,很多的家长都提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应该说是98%的家长都会有的一个心理,那就是我担心自己带孩子坚持不了。同样,我们付老师当时也有这样的考虑,那么她是怎么做的呢?

她其实只是做了一个动作,她只是在内心问自己:那么多开始学习的家长都可以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万一我坚持下来了呢?对啊!强人面前只有路,弱人面前只有墙。我们在考虑这、考虑那的时候,是不是有找到比行动更好的方法?如果没有的话我为什么不去尝试,万一成功了呢?

李老师也聊到她的一个经历,以前虽然一直有带孩子读经,但是觉得特别辛苦。因为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一群人一起学习。自从学习了赖老师提出的137累积法后,每天的读经变成了一种享受,孩子也越来越喜欢上高能量的《易经》,甚至时不时还会蹦出一两句里面的句子来。

是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当我们方向错误的时候是在害孩子,而不是爱孩子。想想如果使用不科学的方法实行大量读经,孩子不会闻“经”色变吗?而我们有了137累积法,每天只需要20多分钟,轻轻松松,这种靠累积下来的量却又是非常大的,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多部经典的诵读。
而且一周的内容通过7天的一个累积,自然而然的在孩子的脑中留下了印记,甚至很多都能背下来。这就是无为而为的成果。

而对于家长的提升也是很明显的,像我们这很多家庭都已经是接触过经典的,但是大家都没有走在一起交流和沟通,都只是闭门造车。所以啊!遇到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现在知道原来我们有全国的父母群,也有YY语音课,有精华育儿、文化讲堂等等课程。

当然,很多家人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不一定都能早起听课,我们既然学习了经典就应该学会善假于物,比如说上微信平台、网站补课等等。学习的平台是非常全面,大家都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去提升自己。

也正因为有这么一大群人的互相激励和切磋,我们对这些曾经认为晦涩难懂的经典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或者说时不时的可以将它运用于生活。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我们想要更好更快的成长,最最重要的还是要融入平台。

平台就像是大熔炉,而我们贴得越近就越能感受到它的能量,《大学》有云: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那么到底是南方更强还是北方更强呢?各有各的强,我们学习也一样,只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向优秀的人学习,和高能量的人碰撞,这样无为而为中我们也被拔高了。

有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成长和坚持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每天长智慧已经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了。不知不觉中就自己坚持了1月、2月,1年、2年,当我们前面的几年都坚持下来了,自己也成长到一定的高度,还会去放弃吗?这时候是不是应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放弃比坚持更难了。就如学生辍学一样,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有辍学的想法,而年级越高到了大学就很少有辍学的学生了,因为这么久都坚持下来了,怎么可能舍得去放弃呢?
其实,对于不同的家庭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或者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该揪着这些问题在那里等解决的办法呢?一条路非常的泥泞坎坷,我们要走过去还是站在那里等呢?还是一边走一边去突破这些困难呢?困难是在行动中去克服的,而不是解决了困难再去行动。否则,我们孩子的时间会由我们等吗?

我从这两天不同的家人谈话中发现:还没有行动的人目光一直在我能不能坚持的问题上,而行动了的家人呢?考虑的是我如何成长自己,如何更好地去引领我的孩子。这就是驻足观望和知行合一的差别,久而久之,这之间的差距我们能想象吗?

也有很多家长认为,万一我一心想要带孩子读,但是孩子不配合坐不住怎么办?我们教孩子吃饭、穿衣等等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习惯吗?不是的。那么读经典也一样,1天、2天,1月、2月形成不了,那么我就一直坚持做好自己。当我们父母为了自己而读的时候,孩子也会为了自己读。当我们父母的眼光始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为了父母而读。

命令-号召-感召-感化-吸引。我们自己喜欢别人怎么对我们?那么我对孩子该如何做呢?多换位思考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那句话:做好自己,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吸引力足够了,孩子自然会跟我们走。

期间好姐妹秀兰也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回想自己的从前,总是抱怨为何孩子生下来就是自己一个人在操劳,现在又没有属于自己的工作,每天就是三转女人,围着孩子、围着灶台、围着老公转的女人。特别是自己把这些话说给老公听还得不到宽慰,越想越窝火,甚至想要逃离。

而如今呢?带着孩子学习经典后,每天都能吸收到正能量,也学会了反求诸已,心态越来地越平和。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老公也更加地宽容。老公也感受到她的变化,现在偶尔还能主动加入到全家读经的行列。由衷地为秀兰感到高兴,由一个抱怨不断的女人,现在已经是被幸福围绕的好妈妈、好妻子了。

远到而来的华丽也给我们分享了妞妞的一些变化,比如说在学校更加的积极主动,经常还会督促自己写日记、抢麦。而且因为妈妈有目标成为故事栏目组的故事姐姐,妞妞也跟着妈妈经常在家练习。这些不都是父母做好了身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吗?现在华丽还吸引到自己家的大太阳共同学习、进步,夫妻同心。

再说说依涵两姐妹,刚好前天付老师也在姐姐家吃饭。依涵回来说:“妈妈,今天老师问大家的座佑铭是什么。我说我的座佑铭是:君子以自强不息。”你看,谁说孩子不懂经典,这不直接用上了吗?婧涵呢,以前是5分钟也坐不住的。现在居然可以把三样经典都跟读完哦!专注力是不是大大的提升了,包括识字量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

是啊,我们带孩子学习经典难道只是为了吟诗作赋吗?不是的,我们是为了古为今用,为了将生活经典化,为了让经典指引我们的生活。那么把家齐好了,家庭幸福了是不是最好的一个对经典的运用呢?因为齐家的前提是修身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恭喜秀兰!恭喜华丽!恭喜姐姐!

感恩一切善因缘让我们的读书会还结识了许多不同学校的老师们,这几位老师都非常的大爱,面对应试教育的无奈也特别想要另辟蹊径,为孩子们的成长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适用的方法。而付老师当晚对于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怎样去做读经计划,如何家校携手真正的培养出德才兼备之人才,提出了许多建议。在场的老师和家长也都钦佩付老师的智慧。

这次付老师来,也给我们读书会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比如:幕后工作要分工,只有大家共同地承担了,我们的读书会才会让大家从看花人变成养花人。之前我们都是读完后没有家长交流的环节,这样父母之间的交流是欠缺的,所以以后加上家长成长论坛的分享,这也是督促我们家长更好的成长。
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我们会昌的家人们一起肩负起这样的使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燎原我们赣南大地。再次感恩付老师不辞辛苦,在短短两天时间就让我们收获如此之多。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8 11:23
                          挑战每周一记第一周

读经日期:2016年11月27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系辞传9-12章,《诗经》卫风,《笠翁对韵》第4节音频;


这个星期已经接近尾声了,想到付老师发起的每周坚持写一篇日记,赶紧动手写起来。现在群里很多的家人都已经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挑战21天抱团成长计划,而付老师组团是挑战一周一日记。我觉得这个目标是很容易达到的,因为大多数的家长还是边工作边学习,每周一记,一是根据实际情况有感而发,二是督促自己做个小总结,如此也算是遵道而行,容易坚持。

很多的时候
人呢,不管做什么事都是结伴而行是最好了,在自己松懈的时候拉一把,在自己落后的时候踢一脚。我记得玉英老师也分享过,当初自己早起是非常困难的,于是她就叫上邻居督促她,三个人,互相督促。而现在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5年多了。批量培养了一批批讲师和指导师,这让我想到赖老师提出的:我们要超越圣贤,批量培养圣贤。这也是育心的目标。


圣贤是什么?圣是由“又”+“土”组成,所以圣贤就是土了又土之人,土了又土就是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之人。我们学习《易经》都觉得很难,那么伏羲、文王、孔子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河出图,洛出书,河图洛书又是怎么来的呢?《中庸》里的两句话可以给我们答案:自诚明,谓之性。

“自诚明”是什么?我们自诚、至诚了,很多东西都可以无师自通的。有人告诉我们怎么从娘胎里出来吗?有人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吗?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心。赖老师能有今天他的前面有明师给他引领吗?没有,很多时候都是他无师自通,因为他的坚信,因为他的至诚。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该多问问自己的内心呢?而不是一味的外求。

很多人说我不懂经典,读了很久也还是读不懂,其实没有哪个人 说自己全部都懂的,但是能够读懂几句,就足以改变我们一生。伏羲不懂计算机,不懂手机,不懂开车,而这些都在经典中。所以什么都想懂那是贪,因为没有人能达到。

曾经很多人学习是为了博学,为了与人聊天时有谈资,所以很多人只是学习了表面的东西。而我们却从未思考过,从别人口中说出来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中,这些人是怎么有了今天的成就!谈资是在外面进不去,就像看山观最, 而真正的用心,是让优秀的人和自己结合在一起,这才是让自己在道上。

小人行险于侥幸,君子居易于伺命。我们要明白读经读的是什么?读的是圣贤之道,天地之道,人类最高明、最深刻、最广大的智慧,都凝聚在经典之中了。读经,读的是圣贤之心,天地之心,与圣贤相契,与天地相合,让一个平庸凡俗的生命,超拔为一个智慧永恒的生命!

所以古人说: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所以,您如果以一种漫不经心、游览观光的态度看待读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一搭没一搭,那真是小看乎读经了,过宝山而不入,还不知道宝藏的价值呢?

如果在读经中遇到阻力、干扰、困难、打击,那再正常不过了,我们要想想,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一个凡夫俗子,想要一下子进入智慧的核心,撷取人间最高明的智慧以转化提升自己的生命,与圣贤为友,成为“圣贤圈”中的一个,谈何容易?如果我们在指导孩子读经中遇到干扰、困难、阻力、打击,那再正常不过了,我们要想想,我们在干什么?

我们一个平凡的为人父母者,想要让孩子接受最高明的教育,让他成就光明俊伟的人格,广大精深的学问,成为国家之栋梁,天地之子,谈何容易?

我们让孩子学英语,学奥数,学钢琴,学跆拳道,学炒菜做饭……都不会有人阻拦我们,但一读经,就会有人莫名其妙地冒出来阻拦我们。那是当然的,我们要从泥坑里爬出来,那习惯于泥坑安逸的人一定会拖住我们不放,不管是好心还是恶意。这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是读经的!
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我们读经就没有一点点困难要面对?我们有什么德?有什么能?能够轻松地就可以读经典?又有什么德?有什么能?能够和一群人一起读经典?尤其有什么德?有什么能?能够系统读经典?

我们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8 11:24
                                            《宝贝成长点滴》读经日期:2016年11月29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至十二章,《诗经》卫风;《笠翁对歆》四支;

昨天是这周实施新内容的第一天,三样分别是《易经》系辞上传第十至十二章,《诗经》卫风;《笠翁对歆》四支;晚上依然是我自己在读经典,林峰在旁边玩。他知道我特别的爱惜经典书箱,帮我累好放在一边,说:妈妈,我帮你摆好了。我说:好,妈妈开始长智慧了,你要不要和妈妈一起呀?没想到他爽快的答应了,说:好呀!于是我把音频先暂停了,由我带着他一句一句读起来。

《易经》是最有能量的,所以每天我们也是从这样开始读。第十章的开头是:"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林峰读了觉得有趣,读完这段他说:妈妈再来。我说:“好,那我们再来。现在妈妈读"天一",你就读"地二",妈妈读"天三",你就说"地四"...这样好不好?”他立马说好。接着就这样通过接龙的方式把这段反复的读了几遍。后来他又跟着我读了后面的2段就坚持不了了。我也不勉强他,让他一旁玩,自己继续读。

《易经》很快读完了,接下来是《诗经》,林峰又跑过来说:“妈妈,我教你读好不好?”我说:“好呀!你怎么教?”说完立马意识到自己没有引导好,马上又说道:“那就你跟着音频上的姐姐读教妈妈好不好?”他说好,后来他确实也是跟着佳佳姐姐的音频读了,只不过没有坚持多久,大概是一首诗后他就停了。后来我又重新读了他读的那首,他就说:这个刚刚我读过的呀!令我忍俊不禁。

再后来我在读的时候他虽然没有跟着读,但是我发现他依然在很认真的认字宝宝,比如说小书旁边有“国学经典”四个字,他问了我一遍后,就一直往后翻,不停地指读这四个字。我也没有打扰他,把音量放小了继续读。今天他又对“育心经典”这四个字发生了兴趣。只是封面这里看得不是很明白,于是我又翻到里面告诉他,这个四字是什么字,他依然是一页页的翻着读。当时觉得很好笑。

后来想想,宝宝这段时间识字的数量又有一些提升了,由原来的最简单的一些结构,现在可以教一些复杂点的结构他认识了。他也很乐意学习,比如说以前就是:大、水、人、心、天、女等这些,现在呢:如、雷、妈等等一些带结构的字也能认识一些了。

今天早上无意中他拿着故事书,居然自己一个个的认起上面的字来(不认识的自己跳过 )。故事书上的字也都比较简单的,我立刻赞美他说:“哇,峰峰认了好多字呀!”看得出他也是特别的满意和开心的表情

其实说到识字,这也是阅读的一个基础。很多人说我的孩子为什么不爱阅读?或者说我的孩子只喜欢看绘本,其实在今天的早课中玉英老师就一语说中了,因为绘本对于孩子会有依赖性,他知道这是妈妈讲给我听的,完全没有要参与的意思。而文字阅读呢?他可以发挥一个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是说让十个孩子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后把白雪公主画下来,结果呢?这十个孩子画出来的非常的相似。而让另外十个孩子只听《白雪公主》的故事,过后画下来,这时候画出来的公主却形态各异。这很形象的说明了文字阅读和纯画面阅读的一个区别。

经典听、诵读,对于年龄小的孩子需要循环累积的读。三岁熏陶过的,六岁读就很容易,六岁读过完的,十岁背就很容易,十岁背过的,二十岁理解就很容易,二十岁理解的,三十岁用就很容易。这让我想到为什么赖老师提出要素读经典?因为一百个人读,能读出一百零一种意思出来。而我们自己水平有限,在自己不懂的时候不要轻易的指导孩子们理解。

所以为什么反复强调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呢?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读,等孩子大一些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候孩子会和我们探讨和交流了,这时候我们需不需要一定的思维呢?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我们家长不可比的。所以我们要先孩子学习起来,利用好平台,让平台成为我们成长自己的利器,有之以为利。

早课和提高群的课程每周都3-5节的演经课程,演经课程不同于解释,解释只是翻译而已,演经是把经典像剧本一样演绎出来,令我们能和生活很好的结合,如果能把这些课程学好,相信对于孩子以后的引领起码不会一窍不通吧!更何况引领孩子只是一部分,还有修身、齐家、养生等课程这些附加值啊!我们常说播种了不一定马上就有收获,但是不播种呢?是不是一定没有收获?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8 11:25
                      《易经.师卦》第1讲学习心得

读经日期:20161217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系辞下传4-6章,《诗经》王风,《笠翁对韵书》六鱼。
妈妈学习:《易经》《演讲集》  


一、<讼卦><师卦>的联系

在刚刚结束的讼卦里,玉英老师一共给我们讲了演绎了十九讲,那么讼卦和师卦又有何联系呢?

讼,是争讼,必也使无讼乎!意思就是:讼的目的是为了不争讼。一般来说争讼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所以会出现争。讼到一定的阶段会有两个结果:我为何强大?如果只是为了耀武扬威,就会出现到处打架,只是的一个状态。

而另一种呢?强大到强大了一定的程度,是为了社会和谐,为了教化万民,这个是讼的两个方向。也是的两个方向。是一个文一个武。

古代的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师是指军队。军队可以安民也可以扰民,同样老师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就像我们的手巴掌,一面阳一面阴,那么我们,到底是让阳在发挥作用?还是让阴发挥作用?如果是阳在发挥作用,就是在救人。如果发挥的是阴的作用,就是在害人。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被人尊重的,为什么会有阴?只是有些人还没有认识到位,为什么有的人被人敬仰?有的人被人唾骂?是因为自己的认识不足、能力不足。

作为师者,责任重大,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真正的帮助到大家,带领大家成长、提升,这才是的方向和目标。

大部分来到这里学习的父母都是因为孩子而来到这里学习的,所以单单这一点就说明孩子是成人之师,孩子要我们不断的去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让我们止于至善,要我们自己直抵真理,达到大道。

二、的定义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那么《易经.师卦》里就给了我们师的定义是:丈人吉,无咎。丈人吉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有两层意思?首先这个,通拐杖的。按常理来说只有长寿的老人才能用上。而《大学》里就告诉我们: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所以只有大德的人才能得位、得禄、得寿,才用得上这个拐杖。

当我们坚持做好大德之人,坚持帮助他人,坚持求利当求千秋利,留名当留万世名,立功当立百世功的时候。这句话并不是要我们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我们以这个为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以帮助别人为方向目标,这是一个结果判断法。

让人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阶段和德行,大家自然而然地敬重他,这时候无形的位也就出来了。无形的位再加上有形的位,那有形的位又是什么呢?

,它出自于古代的行军打仗中的军队称呼。古代叫武师,其实我们的现代的也是从古代的武师演变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不再局限于有形的,随着自身境界的提升,时代更需要文的师。

那么文的师又是什么呢?师等于+帅是大元帅,统率万民,引领万民,率众达一帅众止一,引领大家达到至善止于至善,这才叫师。大家会觉得离我们很远,其实,道在生活。

就像我们平台上很多家人们发起的21天挑战计划,这个其实就是在达到至善,那么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是不是就止于这21天的呢?不是的,我们在完成他第一轮21天之后,我们还可以再继续下一轮的21天,不要止于形式。

挑战21天只是一个坚持,我们只要找到我们能做到的点就足够了,比如说我们控制好这21天,控制好我们的情绪,下一个21天我们,坚持写日记,再下一个21天我可以坚持早起听课等等。这都是达到至善的过程。

一个人的价值影响力来自于哪里不是说我读了几本书,如果我读了这些书,只是让我自己出口成章,没有帮助到任何人。会被大家尊重吗?不会的。
尊重来自于说我们为他人创造了多少价值,我们为他人创造了多大的幸福。厉害的人很多呀!但是为什么有的厉害的人被尊重了,而有的厉害的人没有被尊重呢!因为有的人自己强大了还想尽一切办法的帮助身边的人,这就是一个明已而后明人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朝着“文师”的方向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帮助大家、引领大家达到至善、止于至善。这样才正够真正的被尊重而后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



作者: 江西小赖    时间: 2017-3-28 11:27
                   何为“士”?读经日期:2016年12约14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系辞下转,《诗经》王风,《笠翁对韵》六鱼;
妈妈学习:《大学》《中庸》《演讲集》


说实话很多人说我不知道怎么写日记,我不知道如何下笔。可是我的感觉却是我不写日心里睹的慌,这就像一个管道一样,往里面输入了东西,而东西不出来是不是就不通了?


所以,为了让自己通,写日记输出是最好的方式。这周一又到了提高群《老子》课程的文字演绎。这是我最期待的课程,每次学习完都会反复想要再学习,犹如一顿美味的佳肴,令人想反复的咀嚼、琢磨。从而内化成为自己的杯壁,成为自己的东西。

其实这堂课玉英老师只演绎了《老子》第十五章里的开头一句:“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而有些教材的版本是:“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两句话只是“士”和“道”一字之差。那么这一字之差又有何区别呢?

我们知道“道”是自然界的结果。大部分人还是行的人道,天道不是人人可达到的境界。

而“士”呢?一般我们会联想到“将士”、“勇士”等等,这些是人人可以去做的。所以,我们要想在“道”,就必须先为士。就如我们学习经典,刚开始是有为,定好时间甚至定好闹钟去学,而到后面就是自然而然无为地去做这件事。那么前面的闹钟就是“士”,后面不用闹钟就是“道”。

“士”我们还经常和什么联系到一起呢?《诗词启蒙》里有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都是敢于牺牲、都有着大无畏的精神。

其实我们人人都是士。想想我们在买贵重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感觉呢?比如说一到什么节日很多人就会花一笔大钱买一套贵的衣服,并且对自己说大不了今年都不买衣服了。

还有我们请教材,当时我就是和老公说大不了你就当我花这个钱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吧!手机也就只是用那么2.3年,而经典呢?能用多久,是不是代代相传?还有的家人会说大不了就一年不买衣服了。大不了一年不打麻将了。这些是不是也很“悲壮”? 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我们身上都有“士”的精神。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判断是否是“士”的其中一个标准。

我们再来看“士”的结构,是由十+一组成。能够一针见血、一语中的。能推十合一、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

如何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如何能从芸芸书丛中找到能量最高的那本书呢?这也是要有一定的阅历的,比如说我们在学生时看的书,和出了社会后看的书,肯定是层层递进的。而为什么在看了一定的书之后会觉得很多书都不想看了呢?

因为我们知道了规律,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不会将他的商业机密公诸于众,所以那些企业管理的书根本就不是真正成就那些企业的真正核心,那我们为什么还去看呢?

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所以要看我们就看家书,我们最大的家是天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以天下为家,有了八卦给天下的孩子。文王以天下为家,演绎了64卦给天下孩子。

还有黄帝、尧、舜、禹等他们共同给了大家一封家书-《易经》。这是一部涵盖了宇宙万事万物规律的家书。它可以是家庭的宪法,其它的经典则是由这个宪法生出来的法律法规。

“士”既然是十+一组成,也就是从一而终,止于一。而十一刚好是泰卦,泰泰宜天地。所以士的方向是泰。“一”虽然是最小的数字,但是只要它坚持每一件小事上做好自己,坚持到最后变成了“士”,变成了泰。所以我们要坚持做好“一”积小以高大。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士啊!

简简单单一个“士”字,玉英老师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一个半小时。而我总结的只是一部分,其中还有对韩国国旗的解读,虽然他们用的是太极图,却在关键点上解读错了。整堂课引发了大家对《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思考。醍醐灌顶,玄之又玄。









欢迎光临 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https://zm13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