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标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曾国藩:唯读书可放大格局》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石向艳
时间:
2017-6-8 22:30
标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曾国藩:唯读书可放大格局》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
http://www.zmyx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曾国藩:唯读书可放大格局》。
在曾国藩所处的年代,读书可以说是唯一的敲门砖,尤其是对寒门士子来说。他通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考取功名之后,并没有放下,而是通过更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修身养性、知行合一。
从那个小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他并非一个天才,不算一个读书的好料。但是,几百年过去了,我们记住了清朝的几个状元的名字,反而是他,在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他三次参加院试而不中,这并没有让他消沉,而是更名“涤生”,意即:洗涤自己、重获新生;他立志“不考取功名,不成家”,直到二十三岁考中秀才后,才娶妻;更为可贵的是,他中进士、点翰林后,仍然一如既往地玩命读书。
他拜唐鉴为师,研读程朱理学,开始钻研考据学,同时还注重诗词歌赋的写作,不断地弥补自己学识的缺陷,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终于以渊博的知识闻名整个翰林院。
即使没有后来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他依然可以成为那个时代顶尖的一群人之一,会像朱熹、王阳明一样以理学宗师名留青史。
反观我们自身,有多少时间用来读书?读的什么书?收获了什么?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又有多少书真正读完了?
记得听一个朋友说过,很多人都说读书无用,知识不值钱,那是因为知识不够系统、积累不够,同时也缺乏把知识转化为做事、赚钱的能力。深有同感。
修身: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没有成为官迷,没有把精力用在钻营上,而是心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拜倭仁为师,开始“正心”“修身”。
每晚睡前写日记,把一天来所为的事,不分大小逐一记下来,然后逐一问自己,哪些行为是君子所为?哪些是正人君子的要求?同时还把自己的点滴进步向师友做汇报,不断地修正自己。
这一习惯曾国藩一直保持到离世前的一晚。正是他对自己近似苛刻的检点,完善了他的人格,塑造了他的魅力。
他不仅以知识渊博闻名翰林院,还以品行端正闻名翰林院。就连他的政治对手,在咸丰帝登基后肃清他恩师穆章阿结党时,都在帮他说话,说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这也是他二十八岁中进士、点翰林,十年七迁的重要原因。做人做官做到这一步,即使没有后来的“武功”,相信他也会成为一代名臣。
每个人都有人品,但人格魅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只有具有高尚人品的人才能有人格魅力。一个人的素养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练习培养,但是一个人的修养绝对是在为人处世,在不断自省中形成的。
让跟你交往的人觉得舒服,我认为这就是最大的修养。把这件“小事”做好了,别人才愿意放心地把“大事”交给你。做一个让他人放心的人,真的不容易。
克己 :克己,也就是自律。我想大多数人对曾国藩的自我约束能力都会非常认同。他对自己要求严,对家人要求也严。
曾国藩在京官至二品时,因为他给自己规定每餐只吃一个荤菜,所以被人戏称为“一品”大人。想想吧,一个相当于部级的官员,这么简朴,非常难得了。与当下比起来,不知道是我们时代的悲哀,还是人类的倒退。
继续说他的自律。坚持天天写日记,容易吗?
现实中可以说几乎没人能够做到,我们总是在跟各种诱惑、懒惰、拖延、怀疑……做斗争,总有另一个自己在说服自己去享受,去活得更无拘无束,让自己过得更随意一些。
克己,不是一时做的事,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应该做的事。
一直想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悟,迟迟没有动笔,晚上有太多的事想做,今天决定必须写出来,突然发现,有些事真的是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洗涤自身上,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更充实一些。
读几天书未必能让自己有什么改变,但是读多了,在日积月累中,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有所改变,进而影响我们的人生。
读一些有意义的书,交一些有深度的朋友,做一些有价值的事。
读书、做人、做事,洗涤内心,放大格局,改变身境。
好,我的分享完了,感谢家人们的陪伴和聆听!
让我们一起在贞明这所没有围墙的智慧父母大学,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让我们一起育心,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学习,多正音,多努力,多付出!坚持读经,相约十年!我们一起努力!
整理:向艳 审核:高菊华
欢迎光临 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https://zm13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