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标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黄帝内经漫谈》之五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川眉山蔡晓丽 时间: 2017-8-25 11:46
标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黄帝内经漫谈》之五
《黄帝内经漫谈》之五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黄帝内经漫谈》之五。这堂课我们学习两个知识点:天地相应观和《内经》里所提到的人体构成。
[attach]19012[/attach]
一、我们先来讲下内经之——【天地相应观】。
《内经》始终贯穿着“生气通天”的观念,即人体与天地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全书中对这一观念阐述最细致的莫过于《邪客》篇: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胞胭。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入有卫气。地有草黄,人有毫毛。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肌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再如《阴阳应象大论》:“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再如《针解篇》:“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再如《经水》篇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与古代地理中十二水的一一对应关系。
[attach]19014[/attach]
按笔者的理解,这些内容,可以让学习医理的人对医理产生更加形象直观的理解,能启发习医者的思维,丰富其联想,但纵观全书,上面这些论述并没有临床上的运用。可能是笔者认识粗浅,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但笔者认为,这种类比可以体现古人思维方法的一种智慧:形象直观的联想与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相结合,才最容易激发出思维的灵感,才能让人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圆通圆融。
从书中看出,《内经》对疾病的探讨,推理是严密而谨慎的,甚至在用词的选择上,也决不含混。而对于整个知识体系,古人又作出了如此充满诗意的概括。但很多习医之人,只重视了《内经》丰富联想的一面,而忽视了《内经》体系的严密。所以有的人还没有达到“诵而能解,解而能别,别而能明,明而能彰”的地步(此语出自《著至教论》),
就大谈“医者意也”,随意把人体机制与自然现象联系,不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停留于现象表面甚至是文字表面的联系,显然有违《内经》的宗旨。例如《思考中医》一书说,豆豉能治骨病,肾主骨,因为豆的形状像肾,肾在味道里属于“腐”,所以腐烂的豆能治骨。笔者认为这样的推理与有违经旨,表面上在证实《内经》的神奇,实际上是在诬蔑《内经》理论的严密性。
还有用河洛数推导为什么桂枝汤要用十二个枣,而不是十一个,如果先圣真是整天这样神神叨叨的,那笔者一定要鄙视中医。习医也应该像学习其他学问一样,要“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二、我们再来看下《内经》里所提到的人体构成。
这一篇,我想对在临床对疾病进行分析与判断的概念作一个简单的罗列,并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简单的介绍:
人体中最重要的是五藏(心、肝、脾、肺、肾,心实际包括了心与心包)、五脏与六腑对应(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五藏分别对应着皮毛、肌肉、筋、脉、骨,骨之余在齿,筋之会在前阴(综筋)。
[attach]19008[/attach]
五藏都有表现其兴衰的部位:心华在面,肝华在爪,脾华在唇,肾华在发,肺华在皮毛,五藏之气都有所开窍:心开窍于舌(也开窍于耳、目),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五藏对应着身体内流动变化的物质:心主神(也主血),肝主血,肺主气,肾主精(也主髓),脾主水谷。
身体还有四海:脑为髓海,胃为水谷海,伏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咽喉(嗌)有很多经脉通过,所以古代称战略要地为“咽喉要道”。“子宫”称为女子胞。以上这些实质性的器官、物质,都是靠经络来运输、联系。
上面这些概念基本概括了《内经》所提到的所有人体器官、组织。另外,“膏”“肓”两个概念,《内经》始终没有阐述过他们的功能与具体位置,肓的位置大概在小腹部,肓发生病变时通常疼痛牵睾。“膏”原穴在鸠尾,笔者猜测膏就是“膈”。
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下周五同一时间继续和大家分享《内经漫谈》之六。
[attach]19013[/attach]
感恩能遇到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恩所有在这里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感恩家人们的陪伴!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学习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大中医宝典,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自己身体的规律,顺应天地之道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共同实现全民皆医的伟大理想!
祝天下所有人健康快乐!祝所有家庭幸福美满!
【整理:蔡晓丽】
欢迎光临 贞明国学经典教育 (https://zm13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