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经典】355.读经的目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4070|回复: 0

262

主题

493

帖子

2279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27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14: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55.问:读经的目的是什么?

答:赖老师:大家说一下,读经典的目的是什么?
    家长A:养心修性情。
    赖老师:错。不读经典也可以养心,养心的途经有很多。
    家长B:希望做星星之火。
    赖老师:星星之火,有点味道了。
    家长C:修炼自己。
    家长D:完善人格,和谐社会。
    赖老师:怎样才是完善的人格?怎样才能和谐社会?
    我们来看一段《易经》的文字,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什么叫“富有”?很多人说,精神充实就是富有。这正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误区。近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学“四书”,认为精神充实就是富有,其实这种说法是比较消极的,精神当然要充实。但是不要忘了,咱们首先要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所以《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如果只是精神充实,自以为是,没有物质基础,如何能够做到立身行道?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满足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上乃至于穷困潦倒,不以为忧,反以为喜。
   《易经》说“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精神充实,这不能算事业。举天下人皆能够精神充实,庶可谓之事业。而要实现举诸天下,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能做得到吗?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业未举,大义先明。
    而所谓义者,《易经》说“井以辩义”。为什么是井,而不是杯呢?因为杯水车薪,不足道也;而往来井井,则可以无穷尽也。所以真正的“义”,不是一个人的义,乃是天下人的义。
    什么是德?什么是大德?“日新之谓盛德。”那天和孩子一起录《尚书》,看到“日新其德”。《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叫新?我们好好看一看,太阳,每天出来一次,就叫新。日日都新,久成盛德,这不就是累积法吗?
    太阳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因为偶尔会有乌云挡住太阳。每一件事皆如此,读经也是,日日都读,就是新,日新其德,日积月累,乃成盛德。
什么是“生生之谓易”呢?易就是变化的,是自然万物的必然规律。第一个“生”,是动词,变化出,实现;第二个“生”,是名词,新的,新鲜的东西、事物,包括思想。
    我们每天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思考,每天不断地努力,编写新的教材,录制新的录音,这就是生生不息。
    太阳,她的阳光是生生不息的,是万物生长的动力,是成就万物的源泉。所以“成象之谓乾”,成就万物,就是乾;“效法之谓坤”,坤是效法,不是生生,如同月亮,她是把太阳光反射过来,不是自身生发的。
    太阳的生生不息与井水的源源不断是真正的大义,是利万物而不绝的大义。千百年来,不少读书人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自我安慰,说是精神满足,这是自欺欺人。
    真正的读书人是能够做到大义的。生生不息,善利万物,富有天下,才是大业;而不是小家子气,读的书都停留在嘴上,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能做到自强不息。那不是大义,乃是小义,甚或是伪义。
    这就是我们学习经典要学到的基本智慧。如果我们的孩子学习了经典,将来却一贫如洗,我相信这种状态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富有天下,但不为物质所累;一切外用财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善利天下,而自身不绝,才是真正的大义。              
                                                                                                                    (2011-03-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