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myx 于 2018-7-20 18:05 编辑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 http://www.zm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伤寒论》中医养生系列(十八), 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共同成长!
非常高兴和亲们一起学习中医养生之道,《伤寒论》中医养生系列课程,以文字版本的形式陪伴亲们一起走进经典中医的世界,并亲身实践,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
我们围绕经典《伤寒论》原文学习,愿意致力于中医的发展且关爱自己身体的亲们,让我们一起来徜徉在经典中医的海洋中,学习经典文化的瑰宝,感悟生命的真谛!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伤寒论》平脉法两条内容,第6条主要讲了伏病,在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中,我们遵循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可以很好的养护身体,而如果没有了规律,就会留下潜伏的疾病,当令不明显,但是,后面发生的时候,脉象可以诊到,所以遵循规律才是王道。
第7条主要讲的是非疾病下的脉象,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疾病,心理变化导致的身体变化,也是可以通过脉象来感知的。
当一个人恐惧的时候,受惊吓的时候,身体都会有应激反应,所以在脉象上就会有变化,不喝水的身体会干涸,身体得不到水分的滋养,则脉象就涩而不流利,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的情绪也是可以通过脉象来感知身体的变化的。平和之态则是身体平衡之健康状态。
接下来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进行原文的学习!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篇:
8【原文】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本条讨论诊脉指法轻重与五脏的关系。
用手指来切脉的方法,以菽数的多少表明指力的轻重,用以诊断五脏的常脉。这与《难经·第五难》“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之义大致相同。
菽是豆的总称,三菽、六菽等指的是下指的轻重以求脉之深浅,以求五藏之定位,而六腑三焦络属之。
我们还有按照寸关尺的部位定五藏的,以下指轻重定五藏之脉和以部位定五藏之脉,两者相互补充,相益得彰。
假如该人腹泻,寸口、关上、尺中,都摸不到脉,这个腹泻肯定是少阴下利,少阴下利最怕见到上厥下竭。
该人是少阴的下利,寸口、关上、尺中,都不见脉,但是“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这个脉是什么脉?
这个脉肯定无疑是代脉。代脉指在比较缓的基础上,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来,代脉本身提示的就是藏气的衰微,愈后比较差的。 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说明这个是代脉,代脉表示的是肾气,又是弱脉,又是代脉,表示肾气将绝,后果就是不治。
“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损脉指不及而言,该段实际还是按照前面说的伏气延续下来的。少阴之伏气,由于元阳素虚,寒邪蓄久变成邪热,上冲不能上透,下趋必致下脱,下利不止,故脉绝。
伏气的用药如果有兴趣的话,参照“伏气温热派”的柳宝怡的《温病逢源》。伏气的温病由三阴达三阳,由内达外,只要把伤寒学好,识六经各证就能搞定,它还是遵循伤寒六经辨证的体系的。
伏气温病有以下几个方面:1、少阴初发;2、伏温夹证;3、伏温外达三阳证;4、伏温内蕴营血;5、伏温化热,郁于少阴,布达于阳;6、伏温化热,内陷厥阴太阴。
因皮毛为肺之合,血脉为心之合,肌肉为脾之合,筋为肝之合,骨为肾之合,故五脏之脉各见于其所合的部位。
后世简化为浮中沉三候,浮取候心肺,中取候脾胃,沉取候肝肾,正是在上述五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肾位于下焦,内寓元阴元阳,为人之根本,肾脉的有无,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至为重要。按之至骨候肾气,所以沉候为脉之根本。
然而这仅是一个方面,脉有寸关尺三部,尺部候肾,因此,尺部脉也是脉之根本。
本条接着举寸关尺以候下利的预后,其中特别强调尺部的肾脉,下利而寸关脉不见,只要尺脉未绝,其病尚有生机,正是说明尺为根脉的意义。 此外,还有脉的快慢也不应忽视,如果一息脉仅二至,是为损脉,虽然正气还末竭绝,亦为难治之候。
9【原文】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本条以五行乘克理论辨析脏脉的纵横顺逆和疾病的吉凶。
人的五脏禀五行之气,各有本脏的脉象;五脏与四时相应,四时又各见其相应之脏的本脉,如春脉弦(肝木)、夏脉洪(心火)、秋脉浮(肺金)、冬脉沉(肾水),这是平人无病。
假使不见本脉,即为病候。一般有纵横顺逆四种情况,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所谓纵横,就是五行相克的关系而言,例如水行克火,水是当胜者,夏日应见洪脉,而反脉沉,即为水行乘火的纵克;反之,冬日应见沉脉,而反见洪脉,即为火行乘水的横克。所谓逆顺,就是五行相生的关系而论,例如水为金之子,火为木之子,水行乘金,火行乘木,为子反乘母,以下犯上则为逆;金为水母而乘水,木为火母而乘火,又属母行乘子,以尊凌、卑因名顺克。
以五行生克辨脉的盛衰,在五行中,只要是相克的关系,名字都叫纵(放纵,欺辱),或者说乘其所胜为纵;乘其所不胜为横(蛮横,骄横),反侮关系;乘生我者为逆,子乘母为逆,邪盛犯本;乘我生者为顺,邪势转衰。
【原文】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评析:本条说的是几种病脉。一般来讲,脉浮为病在表,沉为病在里,弦为肝逆,紧为寒盛,滑为痰壅,涩为血滞。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一脉而主数病,也有数种病而见同一脉象。
譬如弦脉主肝胆病,但疟疾、痰饮病亦多见弦脉;紧脉主寒,但疼痛的病人也可出现紧脉;涩脉固为血少而滞,但在寒湿痹痛,或怀孕初期,也常见到涩脉。因此必须脉症合参,不能单纯以脉断症。病脉不同于常脉,有害于常脉,故称之为残贼,残贼是损害、残害之意。
如:弦紧脉是阴脉,残害正常的阳脉的柔缓;浮滑脉(阳脉)残害正常的阴脉的和缓;浮而滑的和沉而涩的脉残害常脉位置和流行的通畅;在六脉当中,寸关尺各提出两个脉;寸部,弦而不宜紧;关部,滑而不宜浮;尺部,沉而不宜涩。病脉皆异于常脉,而残害正常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三条内容,稍微回顾下:第8条主要说了诊脉指法轻重与五脏的关系。一如我们去看中医脉诊的时候,通过寸关尺三部把脉的轻重来判定身体五脏六腑的平和状态与否,从而诊断身体哪些脏器有问题,是补还是泻,整体进行调理。
第9条则是以五行乘克理论辨析脏脉的纵横顺逆和疾病的吉凶。以五行生克辨脉的盛衰,五行相克,乘其所胜为纵;乘其所不胜反侮关系为横;乘生我者为逆;乘我生者为顺。
纵横逆顺,了知身体五行五脏五位等关系,以和为贵,遵循四时养生大道。
第10条主要说了病脉不同于常脉,有害于常脉,称之为残贼,四季会有正常的平和之脉,顺应四时养生不被残贼侵袭。
好,今天上午的学习就到此结束,谢谢家人们的幸福陪伴!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学习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大中医宝典,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自己身体的规律,顺应天地之道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共同实现全民皆医的伟大理想!
祝天下所有人健康快乐!祝所有家庭幸福美满!
整理:吴芸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