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秋季如何养生》

[复制链接]
查看: 4942|回复: 0

152

主题

153

帖子

810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81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6: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京彭善珍 于 2016-9-15 06:23 编辑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上午的转播义工张玉娟,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现在是金秋时节,秋季该如何养生呢?

那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就是《秋季如何养生》,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共同成长!

                                                               

说到养生,大家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不见得人人皆知哟!

养生指的是什么呀?

从字面上来讲,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庄子在《养生主》里给养生很好的定义——保养身体养生之道得养生焉。

那我们该如何保养身体?有哪些养生之道?到底养些什么呢?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可见养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中华原创医学就是大养生学。早在公元前五十世纪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人天合一”,标志着养生概念的成熟,在《黄帝内经》时代已经很成熟,在我心中《黄帝内经》就是一部养生宝典!

为准备这次分享,我有空就读《黄帝内经》,实乃“温故而知新”。我从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

养气养血养形神,

生长收藏和阴阳,

顺其自然天人合,

养生之道在四时。

大自然中日月经天的现象,启发人们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以使生命永在。
                                                                                                                                                                                                                                                                                                                                                            

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黄帝内经》也提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同样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掌握阴阳化生万物之机理,适应四季冷暖的变化,吐故纳新以保形全神,使身体与精神合一,与天地同寿,以保养生命。

想想我们诵读经典就是“与道同生”,读经的大人和孩子比原来更健康更快乐,其实按累积式法读经就是一种养生啊!

懂得了养生的宗旨,我们就赶紧学习一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吧!

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我们顺应四季的特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无论哪个季节,我们人体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遵循四季中的生活起居、饮食调养、身体锻炼、精神情志、预防疾病这五个方面顺时养生的原则,就能健康长寿。

一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时值深秋,天高气爽,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在这个节气我听到了寒蝉在知知地鸣叫呢,好像在告诉我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提醒我们秋冬要养气养阴哟。

                       

那我们就顺应自然的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养生命吧!

一、生活起居
1. 舒适的环境


  我们要注意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室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室内燃煤取暖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2.充足的睡眠

秋季应早睡早起,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床呢?

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里有答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鸡为酉,酉时为17:00至19:00,这个时段正好是鸡回窝睡觉的时间,也正是肾经当令的时分,我们在秋季此时收敛身心正好为冬季保养肾脏的收藏做好准备。

养生宝典之意是让我们与鸡一样在酉时要注意休息,在公鸡打鸣“司晨”的黎明时起床(五点半左右,正是我们贞明的亲子日记分享时间)。

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如此说来,我们每天参与咱们贞明的YY500137频道的早课,就是养生呢!   
            
只可惜我们现代人难以按上面的时间做到呢,特别是在我们南方,很多人把酉时当作一天中的“早晨”,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第二天却睡到午时自然醒......

殊不知这样是违背自然的规律,随随便便消耗身体的能量,在一步步向医院迈进呢!

得病死亡,俗谓“天命”,正所谓“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孙思邈《百字养生铭》

为唤醒更多人要懂得养生,我的QQ签名是:学习传统文化,用经典引导生活,爱自己要有知识,爱别人要有方法!

奉劝那些做不到早睡早起的家长,为了您的孩子有个好的身体,一生健康,尽量让宝宝们在秋季晚8、9点前入睡,早上6点起床吧!

寅时在十二时辰当中是肺经当令,这是一天当中人的气血、能量重新分布的时候,就是管理全身气血循环运行输送养料,以维持各脏器组织的机能活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所以在夜里三点到五点的睡眠,是必须要保障的。这个时候如果不睡,就会干扰肺气对全身气血的输布。

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忌蒙头入睡,应开小窗通风。

3.注意防寒保暖

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我们经常说“秋凉了,要注意添衣哦”,(内经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所以千万不要贪凉,夜温低要盖好被褥,以免受凉,日间衣着不宜过厚,以不着凉为度。
我国自古以来有句谚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少穿点,适当冻一下,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

4. 保养皮肤

秋季空气干燥,天气不断肃杀,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以致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这时,人体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较快,一定要保养皮肤,特别是我们的脸和手,要保持皮肤滋润,注意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忌洗浴过勤、水过烫、揉搓过重,忌浴液碱性太强,否则更为干燥,易发痒、皲裂。浴后可涂擦甘油、止痒霜、润肤露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脱屑。

在这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秋季护肤方,供参考:板栗皮蜂蜜面膜(板栗皮+蜂蜜调出的面膜)。

做起来并不复杂,只是剥板栗皮挺费时间。我有一个巧妙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知道呀?

先将去壳的板栗用塑料袋装好,放入冰箱冷冻室一两天,取出1小时后切开,板栗内皮轻轻一撕就掉了。

功效:板栗的薄皮具有奇特的美容价值,它有活血、润肤、收敛、紧肤、展皱的作用。在这个方法中,板栗皮与具有保湿、润肤功效的蜂蜜混合使用,可令松弛的皮肤紧致,细腻皮肤,舒展皱纹。

另用枇杷果、菊花研碎揉手脚心,预防秋躁。

还有用艾叶+花椒3粒泡脚,可预防脚跟皮裂。

我接着讲第二个养生注意的饮食调养。

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肺色白,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秋节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1、曾经被认为最简单的喝水,在养生中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呢。怎样喝水最健康?大家是不是非常关心这个话题呀?

曾经有位老师在YY说过清晨不能随便喝水,当时因时间关系,未解答。这次分享前我特请教了他,其因是水的本性是阴,清晨如春季,寅卯之时是生发,喝水就如灭生机,应辅佐阳气之生,而不是灭其阳气,建议早上空腹喝一碗加了姜丝的汤粥就上佳。

要真没条件煮粥,那在秋季喝什么样的水最好,本人推荐每天早晚喝一杯蜂蜜温水,既润肺又养颜美容。特别适宜老人、小孩、便秘患者、高血压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食用,但不适宜糖尿病患者、脾虚泻泄及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肝气虚、苔厚腻者食用哦。

其实,养生是要分人体质来饮食的,不同的体质所选择的食物是不同的。

故而早餐补水也要因人而异,是要分个人身体情况而定的。

比如:消瘦、肤白、体质寒凉的人,早晨不适合饮用低于体温的冷水、牛奶、果汁,可以换作温热的汤、粥。

鲜榨果汁不适合早晨空空的肠胃,即使是在夏季也要配合早餐一起饮用。

早晨补水忌盐,煲的浓浓的肉汤、咸咸的馄饨汤都不适合早晨,这只会加重早晨身体的饥渴。

我建议大家进固体食物前半小时先小饮半杯水(约100毫升),餐前补水最养胃,可以是室温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温热的冰糖菊花水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一小碗浓浓的开胃汤,都是很好的养胃之法。

另尽量不喝饮料;多喝看不见的水,也就是多吃果蔬和不咸的汤粥,补水效果都不错。

身体处于稳定状态的时候,每天正常补水2000亳升左右,让小便保持清亮充沛就可以了。

2、中医提倡“药食同源”,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要相对均衡,早餐要吃好,营养素要充分;中餐应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晚餐则应吃得清淡些,多选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秋季宜收不宜散,吃酸味食物可健脾养肝。因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所以要尽量少食辛辣食品,适当多食酸味和白色的果蔬。如梨、柑桔、金桔、山楂、葡萄、大枣、枇杷、菠萝、藕、萝卜、山药、茯苓、莲子、百合、银耳等。养生讲究的是阴阳平和,切不可贪多哦。

3、《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所以主张入秋宜食粥,可用芝麻、糯米、粳米、糙米、核桃、玉竹等食物煮粥,以益胃生津,滋阴润燥。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常说趁热吃,但温度过高不利身体健康,在广东潮汕人最喜欢吃沙锅粥,这个地区又具有鼻咽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较高发的特点。
      
科学发现,经常吞咽太热的食物容易引发食道癌,胃肠疾病等,所以大家在吃饭时不要太早地进食热汤热菜,已接近体温为宜哟。

三、调养心神:

古人将秋三月的时令称为容平,由于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会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因而我们要学会自行解脱,保持宽容平和的心境,怀着淡泊恬静、豁达乐观、胸怀开朗的心态,借以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用累积式法,跟着语速和频率都是从容中道的育心经典音频诵读经典,正音正心、养心养性,能让人精神内守,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不会使神志外驰,达到养精蓄锐,调养心神的目的。

正如赖老师所说“学习《易经》,正是要打开心胸,兼收并蓄。”

平常我们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多诵读经典,与朋友交流沟通,展示我们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运用阳光思维模式,用快乐舒畅的心情面对工作、生活和家庭。还有每周参加户外读书会,汲取正能量,都对我们的身心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锻炼身体

人身到秋天后,身体状况不如春夏,因其养生要顺应自然界敛藏之势,收藏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滋养五脏,应防止劳伤太过,以免阴气外泄,因为过度劳伤使人出汗过多,致使津气耗散。

秋冬季节应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锻炼方式因人而异,选择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可拍拍脑袋、拍拍颈部、拍拍大腿……凡是感觉疲惫的部位,都拍打一番。别小看了拍打,拍击法可是中医推拿手法之一,不仅能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还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的作用。

还有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如冷水浴、冷水洗手面加之摩擦按摩。运动时不要穿得太厚,应稍有“冻”感,切勿搞的大汗淋漓,当周身发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尤其老人的锻炼要量力而行。

要注意防受凉,运动时不要穿的过少,身体发热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切忌穿汗湿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免着凉。在运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运动者在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

用干姜+艾叶养生方法:干姜研碎加热水放手心揉膻中穴,艾叶煮水,用拇指僬艾叶水揉太渊穴 ,请大家多用经络养生,用左手轻柔推胸右手推背,阴阳协调。功效:秋季保护肺脏。

                                                                       ]


五、预防疾病:

《黄帝内经》有句话:“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是什么意思呢?我通俗一点说就是现在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亚健康。

藏医学、佛教医学认为人体内正常的是水,病就是冰,西医只是要把冰给切掉,而中医和藏医则是要把冰化为水,使之重新成为人体正常的东西。

中国文化、中医实际上就是把世界、生命当作一个活的、运动的过程来看。解决了使水结冰的原因,冰化了不就是水吗?所以我们要防御疾病,就要懂得养生防患于未然啊!

之前老师们都有对《黄帝内经》做详细解经,说读内经的好处就在于他会告诉我们在每一个季节需要提前注意的一些事项,而提前做好预防。

秋季是个稻谷收成的季节,同时也是容易上火的季节,“燥”是秋的主气,燥易伤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肺津伤则见口干、舌燥、咽痛、目涩、鼻出血、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 。     

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故外感燥邪多从肌肤、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阴虚内燥多由机体阴精亏虚而所致,易伤肺,故我们要预防以下疾病   

1. 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秋冬季气温变化莫测,温差大或气温过低,空气干燥,是感冒多发季节。如因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口干咽燥、鼻塞、发烧、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尤其是老年人、小儿、体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者更易复发。秋天花粉、冬天冷空气过敏则易引起支气管哮喘。

保护鼻部方:石菖蒲20G 煮15分钟,用鼻子块儿热气,用嘴呼气,功效:鼻塞流涕

2、胃肠道疾病:入秋后气候转凉,身体疲劳时,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和肠道抗病能力减弱,易发生腹泻,尤其小儿易感染秋季腹泻(病毒所致)。有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者,秋冬季节易复发。肺经与大肠经紧密相关,互为表里,被中医视为相同的系统。肺病会累及大肠。

南宋大诗人陆游有句话: “遇事方知闻道晚,抱病方悔养生疏。”所以我们要做好秋季养生,身体将运化而来的能量,做好分配,改变,输送到肾脏,为来年的生发做好能量贮备。

治病不如防病,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做好养生,求医不如求己!倡导大家:早养生,早预防、早发现、早检查,早自愈,以求得健康长寿、生命长存。

好,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上午的学习就到此结束,谢谢家人们的陪伴和聆听!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学习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大中医宝典,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自己身体的规律,顺应天地之道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共同实现全民皆医的伟大理想!

祝天下所有人健康快乐!祝所有家庭幸福美满

整理:刘佳萍      终审:高菊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