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陕西杨福娟 于 2018-8-28 15:40 编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育心经典口袋书P32页)《中庸》开篇立意,确立了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然而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曾一度被认为是“和稀泥”、“无原则”的折中主义,从而引发重大争论。
真正的中庸之道,在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在今天世界精神生态危机中,同样具有调整人心、寻求正道的普世性价值。中庸之道,注重的是在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要适度与均衡。于自然天道而言,关键在于一个“诚”字;于人道而言,其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当人性与天性相应相合之时,人性也就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相统一。这就是君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修身之道。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生活,欢迎收听每周四早上5:45,育心贞明网络大学早课堂YY语音500137频道“文化大讲堂”栏目。
上一讲伟珍老师为我们演绎了《自利利他》,首先对《自利利他》这个主题展开了思考,为什么是自利利他,而不是利他自利?伟珍老师从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和《大学》中的八条目中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过程。利他是人的修身和需求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是一个人“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利和利他,是阴阳的两面,自利是起点,利他是终点,两者构成一个圆,构成一个和谐的太极图。
原文中说到:“诚者,非自成己而已,所以成物也。”一个人不但要完善自己,有成就自己的能力,更要有利益他人的智慧,成就万物的胸怀。课程中分享到玉英老师因为过度劳累得到了一位从未谋面长者的关爱,并用“传大爱者与天地长久、日月同辉”来表达心中对玉英老师传承国学经典的敬意!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宇宙中一切物质都不存在,唯有精神永恒!
传承国学经典是一份爱的事业,是生命感动生命,灵魂唤醒灵魂的事业,让我们一起追寻爱,传播爱!自利利他,成人成己!共同成就这份爱的事业!
本次的《中庸》课程伟珍老师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彩内容呢?《中庸》系列讲座第27讲,欢迎朋友们现场一起互动交流!
请大家提前安排好作息时间,准时进入 YY 500137语音频道,聆听亲子成长日记分享和专题早课,现场感受别人的真实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精彩不容错过哦!
暂时还没有注册YY账号的家人,可以提前注册。注册的同时,在YY主界面,修改YY名片格式。YY名片格式如下:
○贞明-地域 真实姓名 孩子性别 孩子年龄
●贞明-地域 真实姓名 孩子性别 孩子年龄
如:●贞明-北京张珊M7
(注: M代表女孩,G代表男孩。○代表没有教材的家人,●已有教材并开始系统学习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