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经典】《学说集》经典次第说(九、十)

[复制链接]
查看: 3909|回复: 0

262

主题

493

帖子

2279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27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16: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典次第说

                (九)
  很多人认为学习国学经典嘛,经先还是典先问题并不大。以前,我也没有明确这一点。也有人认为,经比较难可以先不读,先读典会比较容易明白。现在我有必要说明一下:如果大家心中有疑惑,行动就会受到影响,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如果你们能够看到我的用心,如果我的用心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认识,那么,我就会非常欣慰。
  某读经流派明确表示,典先经后对经典的学习更有益。所以,根据他们的建议,“四书”先于诸经,与《三字经》里的说法是一致的。
  我们来看一看房子的建造过程。经,好比是钢筋,起结构的作用;典,好比是水泥、火砖,起丰满、完善的作用。这个比喻,相信大家都能接受?那么先把结构做好,再做砖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如果先做砖墙,然后再加钢筋,我们会发现,钢筋已经加不进去了。以水泥、火砖为先,其结果是很难建成高楼的。
  关于经典的次第,我认为这个比喻是恰当的。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认为经难,就是因为他们先典后经,先易后难了。这是学风问题,当然这不是现在造成的。从宋朝朱熹以来,“四书”排到“五经”之前,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所以中国的读书人越来越没自己的特色,而在“四书”没有排到“五经”之前的时候,在先秦、汉、唐,中国出了很多杰出的人物。
  现在很多专家、教授,仍然受到此学风的制约。为什么我可以跳出来呢?就因为我是经典的“门外汉”,没有受到太多的制约。虽然我是先读《论语》,但那是在完全不懂的情况下进行的,之后开始读《易经》,也可以说,我是同步进行的。在经典融会贯通的时候,我才发现,真正重要的是经,而不是典。
  其实,经也包括了典的内容、典的精华,比如讲做人、讲君子、讲仁等方面,《易经》中同样大量涉及,但是,典就不一定有经的内容。经,仿佛是大海;典,仿佛是河流。所以,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如果我们真正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才的话,必须是先经后典。
  近期进行的读经教育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我们家长认为比较难的经,而事实上孩子们能很愉快地接受。而且,喜欢经的孩子明显比喜欢典的孩子多得多,喜欢的程度也要高得多。
  从读的效果看,读经的孩子显得更自强、更活泼;读典的孩子多数给人感觉不够阳光、阴气重。
  喜欢经的成年人与喜欢典的成年人,也有鲜明的区别:读经的开朗、开明,容易接受新思想,胸襟开阔,生活也丰富,精神、物质均较富有;喜欢典的人,很多时候固执不化、自大,不接受新思想,理论为主,实践能力弱,甚至不少生活困难。生活中这种人很多,我认识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我真的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不要再迷惑。这些道理,专家教授不一定能告诉你,只有我们这样的实践者才能实践出来。今天大家听到的这些观点,个人认为价值连城,希望大家各自受用。
  至于《三字经》读本,为什么会安排典先经后呢?因为《三字经》产生的年代是宋代,而宋代的主流学问是朱熹确定的。
  如果我们还不明白经典的次第,中华文化要谈复兴,只能是一场梦。所幸,我们以平民之力举起了《易经》的大旗,跟随我们学习《易经》的家庭已达数千之众,并且认同者逐年倍增。
  《易经》之生生不息的力量,在弘扬经典时表现无遗。夫易,广矣,大矣,深矣,远矣,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万物无不化育,千秋咸可被泽。这股力量,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2-12-16)


                (十)
  有人说《弟子规》简单,容易懂,所以我们要先学容易懂的东西;简单的东西、容易的东西都学不了,较难的怎么学得了呢?这是假想的概念,非常的假。
  为什么呢?就像我们的孩子,现在五六岁,既可以喝稀饭,也可以吃大米饭,那为什么就说孩子一定只能先喝稀饭呢?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我们用实践已经证明,再小的孩子都可以读《易经》。《易经》甚至比其他的都还要好读,孩子们感觉一点都不难,因为在吸收阶段我们的孩子不需要理解。
  我们有很多理论解释为什么孩子最容易学《易经》,首先《易经》是三个字、四个字一句的,跟《三字经》《千字文》没有什么区别,如“《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还有一个重要原由,是“经”的能量要强得多。小孩子他是有“趋光性”的,像飞蛾一样,他对能量大的东西会自然地亲近,而对那些“规”和“论”则不然。
                                                          (2013-0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