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桐乡一妈宗帅君 于 2016-3-25 18:07 编辑
育心人“高大上”的使命之我解 ―――听伟珍老师《中庸》第2讲心得
2016年3月24日早6:00,在贞明之家YY500137语音早课堂,著名国学经典教育实践家赖国全先生的弟子、贞明之家优秀讲师、指导师黎伟珍老师,为家人们带来了《中庸》第2讲。 结合自己的生活,分享一下自己的三点听课心得。
一、人生的三大步骤。
伟珍老师指出了《中庸》的三大纲领:天命之谓性(见道),率性之谓道(修道),修道之谓教(行道)。也让我忽然之间明白了这不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三大步骤吗:明确人生的方向,修身养性,并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行不言之教,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天命。
二、知行合一的人生。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现象:为什么同样在育心,同样在陪伴孩子学习经典,有的妈妈成长得很快,宝贝在生活中对经典的感悟也非常到位,而有的妈妈和宝贝却进步很慢,甚至停止不前了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我们学经的目的,育心家人都知道:为了明经、行经。说白了,就是要把经典的智慧(为人处世的道理)应用在生活中,通过用,来处理好人事物的关系,也就是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我们的身心愉快、生活和美。
那些成长迅速,变化大的妈妈,正在于一边学,一边践行,对经典明白一点,就能在生活中踏踏实实地做到一点,知与行做到合一。当妈妈所学所行遵循生活规律时,就是在用行动让孩子感知经典的精神和智慧。而我们的孩子天生“生而神灵”,由于孩子的心没有或者很少受到世俗的污染,没有什么杂念,更没有什么想通过学习经典达到怎样的高度等等的想法,只是我们成人明白系统学习经典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而已,孩子未必能宣传明白(年龄不同认识不同)。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单纯、真诚,所以最接近于自然天性:开心的时候就会笑,伤心的时候就会哭,正所谓“孩子的脸,天上的云”,刮风下雨打雷,没有什么为什么,该来了就来了,该去了就去了,自然而然。孩子开心的时候,就会积极向上,充满了阳光。就如老天放晴的时候,世间充满了阳光和能量,天宇间万物得以生长;孩子“刮风下雨”不顺心的时候,同样也是一种生长,正如大地需要雨水的滋养、种子需要借助风力来播撒,风雨一样是万物生长的必须。
优秀的中华经典正是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总结和提炼,最接近于孩子的天性,因此最能与孩子的内心产生共鸣,同频共振,浑然一体。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只是孩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无法从内心的潜意识上升到大脑的表意识层面,所以我们的孩子最喜欢大自然,一旦走近自然会非常开心兴奋。
因此当妈妈在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时,孩子便会感知到,身心自然、愉悦、放松。而当我们知到,却做不到,知行不一,甚至与经典精神背道而驰时,孩子的内心自然会感应,表现出行为上的抗拒、抵触。你做不到,却要我来做到。长此以往,孩子年龄越大,抵触的情绪就会越强。正如中国式过马路,很多孩子会指出父母的不对,为什么大人可以随随便便违反规则,却要我们小孩子时时刻刻遵守规定呢?为什么经典告诉我们要“厚德载物、海含宽恕”,而我心情不好时不想读经典了,妈妈就要生我的气,批评我不爱我了呢?为什么妈妈总是要责怪爸爸,责怪奶奶爷爷呢?为什么经典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而妈妈爸爸连饭都不会做,还要爷爷奶奶做呢……
所以,那些成长快的妈妈和宝贝之所以越来越喜欢上读经典,正在于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不断地向着知行、身与心合一的方向前进―――知道,行道。妈妈通过行不言之教感染影响着孩子,孩子自然愿意上道。即使在孩子、亲人情绪低落时,也能用一颗宁静、智慧的心引导亲人走出心情的雾霾,真正践行“自强、厚载”的经典精神,如此引领,孩子又怎能不“上道”,用心感知并在生活中践行经典的精神呢!
而事实上,这些家长,在没有开启经典学习之前,就已经在生活中践行着经典精神,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没有将生活中的经验上升到文字的高度而已,当这些家庭一旦接触到这些高能量的经典,一旦理解,自然不谋而合,亲近如见故人。这样的家长和孩子在累积学习中,也自然会很快上道,从原有的行道,上升到知道,然后再从知道又进一步落实到生活中,家长和孩子必然越来越优秀。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以,当我们在陪伴孩子学习经典的过程中, 遇到瓶颈时,遇到孩子抵触时,我们多问问自己我们知道的做到了吗?做到了多少呢?
不必羡慕别人如何优秀,也不必羡慕别人家的宝贝为什么学的这么好,一切回到自己身上,找到根源―――知与行在哪个地方脱节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育心人的使命。
见闻“使命”两字,很多人都会认为育心怎么如此“高大上”,让人感觉有点“假”、有点“虚”呢!是的,对于没有进入育心的家人来说,或者进入育心感受还不深的家人来说,的确会产生这种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几乎听不到关于“使命”的话题,似乎“使命”只有那些圣人伟人,某类大家名人才配拥有,普通百姓遥不可及。在家里父母自己都不清楚何谓使命,在学校老师只知道你的成绩升了还是降了,社会则成了一种官方特有的语言,百姓生命鲜有提及―――什么是使命,如何认识使命,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使命?因为太陌生,因为太遥远,所以,当育心人勇敢地提出自己的“使命”之时,自然让人不解,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这也让我想到了马云在集团内部花精力花时间大搞价值观整顿之时所遭受到的质疑:人家在想办法赚钱,你却在搞什么“延安整风”运动,也太玄虚了点吧!马云的回答:你们只知道除了赚钱赚钱,还能知道什么呢?统一的价值观、使命感和共同的目标,是阿里巴巴能有今天的重要原因。
进入育心已经满三年了,期间自己从原来浑浑噩噩、不知究竟为什么而活的迷茫、痛苦的状态,跟着自己的恩师赖国全先生,跟着贞明总指师玉英老师,逐渐清晰并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日复一日诵读学习经典,每天聆听恩师的引导,通过网络与家人们一起交流学习,然后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反复累积,慢慢地发现自己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地发生着转变。当我一点一点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感受到自己也越来越有力量去帮助他人,又在不断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让自己越来越有力量和经验。
很多进入育心学习的家人,通过自我的成长和改变,无声无息地影响了身边的人,也更愿意打开心伸出友善之手。的确,我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成长了,受益了,自然而然也会发自内心效仿帮助过我们的人去帮助别人。
赖老师不断反复强调,学经更在于行经,学了不用,不实践,不在生活中检验,那学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经不在于你学了多少、记了多少、知道了多少,而在于你知道以后有做到多少,用了多少!不用、不行又怎么体现我们学习经典的价值呢?经典就是生活,不回归生活,何称经典呢!雄鹰需要翱翔,它不回归天空,何称雄鹰呢!
育心人通过自我的成长,运用经典智慧,在生活中妥善处理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实现一个一个目标,通过不断帮助他人(亲人)走出困惑,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认可,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被肯定的越多,自我价值感就越强。
在贞明,为什么那么多台前幕后的义工,愿意在这里自觉自愿地承担和付出,正在于自己学习成长了,通过帮助别人又让自己将所知所学得以实践,又进一步提升了自我能力和价值。通过每个人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人走上自我成长之路,我们的成就感就会越强,人生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育心贞明人共同的使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最终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你能明白这一点时,你还会觉得育心人的使命“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