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张玉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十讲)

[复制链接]
查看: 3953|回复: 0

47

主题

229

帖子

1008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100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0:5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京彭善珍 于 2016-11-7 14:48 编辑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上午的转播义工张玉娟,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十讲) ,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共同成长!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我们来复习一下,非常美好的人生状况,是“志闲而少欲”,所谓的志就是过去和未来的东西就叫志,如县志、日志、志气,那叫"志",“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这个“欲”和“愿”是不一样的。“愿”层次要高,它有个心,我们经常说心愿,这种皆得所愿那就是在精神层面上脱离了物质,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所以说任何的上层建筑都要有物质基础,这个文章,人家把什么字放在前面,什么字放在后面,是很有讲究的。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期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这几句话,其实就是我们道家或者中医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写,老子强调的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我们都过着自己想追求的那种生活,不要互相干扰,这里边他讲的我们追求什么呢?



第一,“美其食”。

请问什么叫“美其食”?

如果从字面上来解释,美这个字本来是个形容词,但是他放在其食的前面,是当动词用,我们是有基础的,所以“美其食”呢,就是说以食为美。

说到这个字的关键点,请问,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觉?

当然是主观感觉喽!所以美其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说把我们每天吃的饭要吃美了,从物质层面的享受变成精神层面的享受,而不是说把这些面包捏出什么花来,把那个菜炒出个什么样来,让它看上去很美。

另外这种主观感觉有它的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同样做出来一个饭,你今天吃好吃,明天吃就不好吃。珍珠翡翠白玉汤,就是一锅泔水,可是朱元璋当年逃难的时候吃就美得让他难忘,所以这个“美其食”,我们强调的是最后人和食物合二为一产生的那个效果,所以吃的时候要讲究心境,也要环境。

很多人吃饭已经不是吃饭,就是机械地往里面塞东西,所以道家的可爱之处,就是非常富有人情味,它不回避饮食男女,而且它把这种饮食和男女都做到了极致。这是第一点,“美其食”。



第二,我们叫“任其服”。什么叫“任其服”呢?

服是穿着打扮,任是穿着随意的意思,就是穿的衣服要合体合身,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看。衣和服不一样,衣是外衣,服是内衣。我们经常说你服不服,就是说你穿的这个内衣贴不贴身,咯得慌不咯得慌,扎得慌不扎得慌。只有把内衣穿好了以后,你就真正达到了舒服。

很多人去评价说什么叫好老婆?好老婆就像一件贴身的内衣,不感觉到她的存在,但是你很舒服。但是什么时候你感觉到内衣的存在,你就出问题了,不服了。



还有一句话,“乐其俗”。

“乐其俗”呢,我们说有个反义词叫“移风易俗”。所谓“俗”,是你生长在这方水土养育这方人,千百年来形成的那种生活习惯,他有他的道理。如:湖南人爱吃辣,山西人就爱吃醋。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入乡问俗”,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就要看看人家的习惯,你就要跟着人家的生活习惯走。你非要横叉一杠子,改天换地,最后你倒霉。“乐其俗”就是说我们要尊重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这种风俗习惯。

比如说我们过年要放炮子,结果从93年北京楞禁了13年炮子,以各种理由禁,禁了半天,最后怎么着?

你在没有炮子放的那个年过的就是阴冷、潮湿、灰暗的,没有任何喜庆,可是它现在呢?恢复以后呢?大家都欢欢喜喜过大年。

而我们的奥运会呢,又把我们的烟火放到了极致。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不是去打仗,我们是来放烟花、放炮竹的,是来做喜庆的事儿,这是我们的俗,而且我们不仅要尊重它,而且要保留它,而且要以此为喜,以此为乐。

以前,在春秋战国时候聪明的人都在郊区生活,所以这个《黄帝内经》里面讲,说上古天真的人是能够“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就是说穿内衣穿得自己很舒服,吃饭吃得很享受,而且对于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都不单只是习惯遵守,而且还很享受它,“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我们认为人跟人没有可比性,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他在某方面有他的优点,你在另一方面有你的缺点,没有可比性,人比人,比死人,所以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提出一个标准,说这个人聪明或者愚笨,拿这个去衡量人,这样做其实就是抹杀了人的天性,抹杀了人的本性,湮没了很多人与生俱来别人不具有的优势。

所以你看我们现在很多白痴天才,他在某些方面或者绝大部分我们普通人认知的方面他是白痴。比如舟舟,他在数学、音乐或者某些方面有特殊的我们都比不了的东西。如果拿这个方面比,我们是傻瓜,是吧。所以这种“高下不相慕”,首先人跟人之间我们觉得没有高下的区别。



第二,就是说你树立了高下的标准,我也不羡慕,我也不嫉妒,我也不跟你攀比,我也不会因此去朝着你的目标削足适履把我改造成你,或者我也不会由此而自卑,觉得活着没意思,这样人就活得舒坦了。

“其民故曰朴”,这种状态就是我们讲的返璞归真,或者那种朴实自然的状态。朴素的朴它是发“pu”的音,另外呢,我们中医,中药里面有个中药叫“厚朴”,就是“厚薄”的“厚”,“朴素”的“朴”,因为我们这个中药这个树,厚朴树,长在四川比较多,它这个树干特别地直,叶子特别宽阔,只是作为一种非常好的通利肺气和大肠气的一个药。

很有意思,这个朴,就是直的意思。你看梁山好汉都用了一把刀叫朴刀,那个朴刀,就是刀背不是弯的,是直的,这叫朴刀。我们在《上古天真论》里面有专门谈到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任其服,乐其俗”,讲到这个服呢,特别要提醒一下,一般人觉得,服都说的是衣服,好像就是穿在身上的这个各种名牌。其实服在中国古代特指内衣,贴身的那个衣服叫“服”,外面穿的那个上面叫“衣”,下面叫“裳”,衣裳,上衣下裳,这在古代分得很清楚的。

所以说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家,就从这些地方就体现出来,它就有区别。中国人说衣服有几十种的说法,因为它有特定的指出。如果一个中国古代人,来看现在《超人》这部电影,内裤穿在外面,他一定觉得疯掉了,它就叫“服衣”了。

“衣服”,外面叫“衣”,里面叫“服”。我们现在一个是把传统文化丢掉了,另外,我们现在也是思维和习惯都混乱了,内衣外穿的人不少。
我们经常说喝药,叫“服药”,明明是拿嘴喝,为什么跟这个“衣服”的“服”挂在一起?

“服”是内衣,为什么“服药”用“服”呢?为什么拿嘴喝药叫“服”呢?

这是古代我们中医的一个传承留下的一点,就是化食的遗迹。我们以前最早治病,不是把药汤直接灌到嘴里,是闻它的那个药的气味,我们叫闻它那个药的气来治病。



比如说闻一些香料药,我们把中药做成香囊,这个香囊放在什么地方?
就挂在内衣里面,挂在内衣里面你低头就能闻见这个味,在闻见这个味的过程中就把这个病治好了,我们管这种病叫“服气治病”。

我们经常说你服气不服气?指的就是服的这个药气,所以“佩服”两个字是古代治病的方法,“佩”是指佩玉。我们认为玉能通灵,佩一块儿,带一手镯,带个玉牌,它能够保护你的内心。“服”是指服气,就是把那个药啊香囊挂在你的内衣里面,然后去闻这个药味,这就叫“服气”。后面慢慢把那个“吃药”也叫成了“服药”,以前是服药气,现在是喝药液,这也是我们今天讲这个“任其服”需要强调的一点。

所以我们除了要吃得好喝得好,而且还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最后还要消除互相攀比造成的不平衡的嫉妒的这种心理,叫“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我们要追求这种朴实、朴素、自然的生活。

好,今天上午的学习就到此结束,谢谢家人们的陪伴和聆听!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学习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大中医宝典,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自己身体的规律,顺应天地之道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共同实现全民皆医的伟大理想!

祝天下所有人健康快乐!祝所有家庭幸福美满!

整理:聂亚仙  审核:高菊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