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苏杨双源 于 2018-1-16 11:08 编辑
蒙卦:童蒙求我 再三不告
(一) 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在古老的《易经》中,指出了我们用经典来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的时机,从胎教开始;教育的内容,是经典;读经的时间,要坚持十年。 今天讲的是《蒙卦》,我们都知道,蒙卦是讲教育的。在这里讲清楚了实施教育的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方式,还有教育的最高目标。 《蒙卦》里讲“童蒙求我”“再三不告”。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求学,而不是逼着学生灌输式学习,能够达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境界。 在这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育心,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目标。现在,多少人想听我们的课程,在我们的平台,每天大家一起早起学习,堪称世界奇观。 那么,作为学生又应该如何求学呢?当我们有了疑问,需要帮助的时候,请首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确实下了功夫。真正尊重老师的学生,不会轻易提问,必须是自己做了充分的了解,主动地学习,实在不行的时候再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是高质量的问题,不是一般的普遍性的问题。 一种类型的问题只能问一次,再三都不行;再者,二也;三者,众也;谓之“再三渎,渎则不告”。 所以,我们在群里反复劝告新朋友,先到网站学习,用七天时间了解我们的理论、方法,包括教材。听话的,做了好学生;不听话的、随意提问的,结果也很清楚。不是好学生,是学不到真正的东西的。 教育的真正目标呢?在《蒙卦》中讲得非常清楚:蒙以养正。但是知道这句话出自《易经》的人,可能并不多,特别是了解什么是“正”的不多。 正者,止于一者也。那为什么是一,不是二、不是三呢?源自《易经》,“再三”不可也,既然再三不可,则只有一可也。不学易,焉知此理?故曰:不学易,无以言教育。其此之谓乎! (2011-01-19)
(二) “蒙以养正”,还有一个材料的问题,补充一下。这里提到“养”这个概念。养,当然是用有营养的东西。 在《屯卦》中讲到了“君子以经纶”,因此,“经纶”才是最高级的养的材料。 但是,当前我们的幼儿园、小学用什么养呢?用《弟子规》。规,怎么会是营养呢?如果《弟子规》好,圣人就会说“蒙以规正”。显然,规是正不了的,养才能正。 所以,“蒙以养正”,要养。养的材料是经典,特别是最高能量的《易经》。 (2013-01-31)
(三) 《易经•蒙卦》里面有句话“蒙以养正”,很多老师可能都知道这句话。我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蒙”就是讲教育?谁能够解释一下很多东西,我们老祖宗早就给讲清楚了,但是很多老师可能都不太明白。老师都不明白,我们家长就更不明白了。 《蒙卦》说:“山下出泉,蒙。”圣人看到山下出泉,就知道要教育。“山下出泉”,是山里面出泉水。今天恰逢母亲节,母亲就像一座山一样,生孩子就是“山下出泉”。 生孩子,为什么要叫“泉”?泉水跟大海有什么区别?泉水有两个特点:第一,他很小;第二,他很正、很纯净。 圣贤看到这股清泉从山下出来,他就想到,这个泉水要流向大海。事实上,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从出生之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最后融入社会的过程。 而刚出生的孩子就像是泉水那样正、那么微小,如果你不去教育他,试想他在流向大海的过程中会怎么样?他会被别的脏水污染,所以孩子要养正。 《蒙卦》里面讲了很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我们说“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就是你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来找你学习。 而在学习当中,师道尊严又怎么体现呢?《蒙卦》里说:“再三渎,渎则不告。”一个问题,你问了一次,又再三询问。我告诉你一遍,你不懂;告诉你两遍,你还不懂;那第三遍,我不说了。 这里面就有个师道尊严,有问题你要自己多思考一下,实在不行了,再去找老师询问。 (2010-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