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说【育心经典国学育儿-贞明王玉英老师】

[复制链接]
查看: 3635|回复: 0

284

主题

447

帖子

1577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15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14:3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说
王玉英
     整理:董艳明   初审:谢惠玲   终审:蒋大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孩子的每个花期都用心守护和栽培,我们随时内省,随时自我提醒!

我们要站到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孩子学说话,用了多长时间?孩子学走路,用了多长时间?凭什么这个新事物,我们就渴望孩子一蹴而就呢?


其实,每个父母的初心都是渴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聪明睿智成材。但是,现在,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的初心何在?是不是完全被我们忘记了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忘了,我们的行为导向在哪里?我们的前方,是初心中渴望的前方吗?我们的人生,能收获我们渴望的结果吗?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呵呵,睿睿也曾经说过,安全第一,学习第二。现在不说了,现在是齐头并进,全面成长!小时候不优秀,长大了就一定不优秀吗?小时候成绩不好,长大了就一定不好吗?


我小时候成绩一般,高中竟然可以考全校第一!因为自己的经历,所以,在孩子身上,我不着急。我最喜欢的方式就是稳中求升!绝对不是一蹴而就!找准定位,坚持前行,这样的人生自然会被成就。


如果我们都让自己迷失了,都没有办法掌好自己的人生之舵,如何引领孩子掌好他们的人生之舵?人的一生中,暗礁太多,诱惑太多,人生之舵能否驶向目的地,全在于我们的掌舵能力!这就是对《道德经》中有无相生的运用。


孩子现在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的怎么样。璐怡,一直在用心感受课程,一直感受课程的深意,体会孩子教育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在这里,所有老师的发心都是爱孩子,但是,因为不同老师的视角不同,不同老师遇到的孩子情况不同,所以方法也不同。


而我的课程中,一般重在原理,重在心法,对于方法,需要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去摸索。因为,每个孩子在家庭中熏陶的情况不同,对问题的反应不同。


举例来说,我们家睿睿是一到放假,玩的天昏地暗,电视、游戏什么一起过把瘾。但是,假期一结束,孩子马上就会在前一天把游戏删掉,把电视拔掉,全身心地为学习做准备。


可能个别的家人学习了,发现自己家的孩子仍然无法如此自觉。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我们自己给孩子的熏陶。我们自己本来就是随时都放不开,放不下。


放假了想着工作,工作时浑浑噩噩。而我呢?当我工作的时候,我一定是全身心地投入。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感觉到我耳朵聋。当我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少有人打扰的了。


我想问题的时候,大家喊几声我可能压根都听不到。睡觉也一样,真正睡着的时候,闹钟打雷都完全不起作用。当然,放假的时候,我也会过把瘾,痛痛快快玩一场,所以,孩子感受到了我的做法。自然,一到放假,我们一起疯。但是,一到开学,孩子立即就可以收心。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学习睿睿的状态,父母有给孩子这样的影响和熏陶吗?我做事的时候,一分钟的收获相当于一般人的两分钟。所以,我该休息的时候,自然可以毫无顾虑地去休息。


我最不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有人对我说这句话,我感觉是对我莫大的嘲讽。做事,要的就是结果,没有结果的苦劳,那就是耗费生命。同样,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说我们整天忙的团团转,而不知道团团转的目的何在,这样的忙,就是瞎忙!就是在耗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当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我宁愿去玩。


我和家人最大的不同是,一放学,家里人都催睿睿写作业,我的做法却是一放学,先带睿睿走几圈,好好玩玩。玩爽了回来吃饭,吃完饭全身心学习。


每个家庭不一样,有的孩子喜欢放假时先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再玩,有的孩子觉得终于可以放松了,好好放松后再学。我是属于后者。所以,对孩子的任何选择,我都完全理解。毕竟辛苦一周了,或者一个学期了,终于有透气的机会了,先透透气挺好的。


我遇到比较多的父母,总是给我说,孩子放假了,一直在玩。怎么就不先学习呢。其实,如果孩子真的连轴转了,效率会高吗?我们这样做,其实不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毕竟有些孩子真的太不自觉了。


如果完全尊重,就放羊了。我们是尊重孩子的天性,结合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如果孩子在放松后,可以自觉收心,我们就让孩子先放纵。如果孩子放松后,依然没有刹车的意思,我们还是要做好引导和引领,放手绝对不等于放羊和放纵。


比如说,孩子不读经典,我们也尊重孩子吗?孩子想杀人,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吗?父母的作用,在于用心感受孩子,结合孩子的情况进行引领!我能对孩子收放自如,源于我对孩子用心地感受!源于孩子和我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我们向他人学习,不是形而上的方法,而是真正地体会她能用这种方法背后的前提是妈妈对孩子的用心感悟和感受!感知她能用这种方法的前提,然后再结合自家孩子的个案。


小明易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着,我陪他的时间不多,但是孩子最爱的却是妈妈,因为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爱是真正的对他好!不是说爷爷奶奶不好,爷爷奶奶对他也特别特别好!但是,他的感觉是,爷爷奶奶的爱,没有爸爸妈妈和姑姑的爱更能帮他成长!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善向上的心,每个人最渴望的就是被引领的感觉。


我们找对象,是找保姆吗?如果对象变成了保姆,我们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们会如何对对方呢?像对待保姆一样对对方是吧?那样的夫妻关系,能够琴瑟和鸣吗?同样,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是启蒙老师,不是保姆!这点,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明白!亲爱的姐妹们,让我们一起提升自己,成为孩子渴望的父母和启蒙老师!
                                                   2017年5月2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