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黄帝内经漫谈》之七

[复制链接]
查看: 2874|回复: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18:2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漫谈》之七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jiehttp://www.zmyx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黄帝内经漫谈》之七,今天主要谈下内经中经常提到的寒热概念、人体和四时的关系及如何顺应四时、如何顺应身体之“道”。


9、寒热

“寒热”是《内经》与《神农本草》中经常提到的一种病症,但我在学习《内经》之初,就被这一名词难住了,各家注解也各有不同。经过一番研习,我把自己的理解陈述如下:

《论疾诊尺》“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疟论》“帝曰: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笔者认为凡是身体的寒热发生变化,或先热后寒,或先寒后热,或寒热往来而又不同于疟证的周期性变化的状态,都可以归为“寒热”,这就包括了《伤寒论》中先寒后热、恶寒发热的症状的“伤寒”症状,以及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寒热病的成因,可因身体虚弱,气血不调,也可以因为风邪入侵引起。例如:《邪气府藏病形》“脾脉小甚为寒热”,《论疾诊尺》“尺肉弱者,解(亻亦),安卧脱肉者寒热。”这就属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寒热。一开始读到这两句话时,我不明白为什么脾胃虚弱会出现“寒热”,后来在读《诊余举偶》一书的一个医案时,看到了这样的情况:


己丑,内亲蒋丙炎,时十九岁,四月中,害目赤方愈,五月初,即应试澄江,北返,又病暑温,时而治愈,时而劳复,如是者数旬。其家疑医药无功,祷于神,服仙方,月余,病益剧,速余往视。脉细如丝而数,忽寒忽热,咳嗽喘促,口吐清涎,间有红丝,自汗腹痛,室中略行数武,汗喘即甚,痿顿不堪。

其家问病可治否,余答曰:怯损已成,姑念年少,试设法以挽回之。用十全大补汤、生脉散、香砂六君丸等方,出入加减治之。数旬后,忽壮热不退,知是感冒外邪所致,另用紫苏煎汤冲饮,得微汗,热即退。又数旬,忽腹痛下痢,知是正气得理,邪无所容故,另加川连数分,因势利导之,痛痢即止。

又数旬,因怒火上升,忽于午煎,面赤神昏,两足逆冷,知是命火上泛,非引火归元不可。另以金匮肾气丸一两,分作三服,交已刻,先用开水送下,井用火炉烘足,浮火即平。是症也,共治百数十日,症虽屡变,所药不变,随时随症,略加数味而已,居然逐决赛功,终收全效。使所见不确,施治不专,有不因循贻误者乎。

这显然属于虚劳症状,加上“痿顿不堪”,更说明脾胃虚弱,而“忽寒忽热”正好验证了《内经》“脾脉小甚为寒热”。寒热的另一个成因,是《脉要精微》说的“风成为寒热”,在《风论》中有更详细地解释:


“风之为病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这说明“寒热”是风邪刚刚侵入体内所能引起的诸多疾病中的一种。而由于风邪的性质及人体质的不同,也有可能人受邪后不是表现为“寒热”,而是表现为“寒中”、“热中”、“疠风”(就是麻风病)“偏枯”(就是现在通常意义上的中风)等等。

之所以“寒热”会使人忽冷忽热,是因为风有“善行数变”的特性表现得比较突出。寒热博论述了寒热病在皮肤、肌肉、骨的三个层次: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己槁,死不治。”在其他篇中会看到,寒热病又会引发痈疽、痿厥、鼠瘘瘰疬、疠风(麻风病)等疾博。

综上所述,“寒热”首先是一种不同于疟的忽冷忽热的临床症状,而引起这一证状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脾胃衰虚,一个是风邪侵入体内。而“寒热”只是风邪侵入体内诸多表现中的一种。而“寒热之邪”,也就是一种特定的风邪,会侵入到皮肤、肌肉、骨骼等不同的层次,甚至会侵入脏腑,又会在颈腋处形成瘰疬。

《内经》讲到,“天有四时五行,以应生长收藏”,下面我们来看人体和四时的关系及如何顺应四时,如何顺应身体之“道”。

10、人气应四时


春天,万物发蒙,植物的精华在茎,夏天,万物繁茂,植物的精华在叶与花,而长夏就果实累累了;秋天,枝叶开始枯萎,植物的精华都渐渐地收敛起来;冬天,万物蜇藏,植物的精华都藏在植物的根。植物是这样,那么飞禽走兽,以及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会遵循这样的规律。我想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天有四时五行,以应生长收藏。春天,就像江河解冻流通一样,人的经脉也开始流通,所以人的气血集中在经脉中。

夏天,就像万物开始繁荣一样,气血盛满,于是气从经脉中溢出,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时经脉络脉都盛满,并且溢入肌肉中。秋天,就像万物都开始收敛一样,皮肤开始收引,腠理开始闭塞。冬天,就像万物蜇藏一样,气血潜伏于骨髓之中,五藏之内。

所以不同的季节,摸到的脉就不一样:春天,人气刚刚进入经脉,软弱轻虚滑利,其气延绵,所以春天摸到人的脉搏,就像摸到一根长杆一样,这就是弦脉。夏天,气血盛满涌溢,所以脉搏来的时候有力,然后才慢慢地退去,这就是钩脉。

秋天,皮肤腠理开始收引,气血集中在皮肤之下,轻轻地按能摸到,重按就衰弱了,其气来的时候急迫,去的时候散乱,这就是浮脉。冬天,人气潜伏于骨髓五藏中,轻轻按,摸不着脉搏,重按却有力,这就是石脉。


春弦,夏钩,秋浮,冬石,这就是四时的脉象,后人也称为:春弦、夏洪、秋俯、冬沉。而乘虚深入体内的各种邪气也会随着人的血气沉浮于人的身体,冬天如果不注意养生藏精,骨髓虚空,寒邪就会深入骨髓,

到了春天,邪气就会随着人的气血进入经脉,从而变为温博,如果春天没有发作,到了夏天才出来,就成为暑病,还好这是人气与邪气都在人的表面,可以随着汗液一起排除到体外。

春天如果受到风邪入侵,邪气藏在经脉中,到了夏天,随着气血的外溢,血气进入皮肤间,也逐渐由输脉进入肠胃之间,形成飧泄。

夏天感受到暑邪,邪气停留在皮肤之间,到了秋天又遇到水汽与邪气结合在一起,停留在皮肤之间,肠胃之外,外不得由皮肤排出,内不得通过粪便排走,于是就随着卫气在身体内外沉浮,于是形成疟疾。

秋天,感受到湿邪就会停留在皮肤之下,到冬天邪气会随着血气进入五藏,肺合皮毛,湿气就会停留在肺部形成咳嗽、喘息与痿厥。

所以《生气通天论》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博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阴阳应象大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所以阴阳四时是万物的始终,生死的根本,违逆他就灾病丛生,顺应他就不会有什么大的疾博,这就是能顺应“道”的人。


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下周五同一时间继续和大家分享《内经漫谈》之八,也是我们这次课程的最后一堂课,会讲一些实例,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养生课程的精彩!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学习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大中医宝典,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自己身体的规律,顺应天地之道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共同实现全民皆医的伟大理想!

祝天下所有人健康快乐!祝所有家庭幸福美满!


【整理:蔡晓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