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育心国学经典】《伤寒论》中医养生系列课程之六

[复制链接]
查看: 3031|回复: 0

284

主题

447

帖子

1577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15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1:5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上午的转播义工武汉张林,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http://www.zmyx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伤寒论》中医养生系列课程之六,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共同成长!

非常高兴和家人们一起学习《伤寒论》中医养生系列课程,以文字版本的形式陪伴家人们一起走进经典中医的世界,并亲身实践,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

本系列课程的学习是围绕经典《伤寒论》原文学习的一个过程,愿意致力于中医的发展且关爱自己身体的亲们,让我们一起来徜徉在经典中医的海洋中,学习经典文化的瑰宝,感悟生命的真谛!

最近看到微信的一篇分享,深深感到学习中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文章的题目是:《真正的好归属,是才干与健康兼得》。

文中作者本人因为去医院看病,遇到了之前因工作关系认识的一个长辈,得知其儿子患结肠炎,现在休学回国治疗,其母因操心儿子,血压比以前高多了。

之前记得长辈的孩子是无比优秀的,原先在悉尼读大学,挺高挺帅,很会赚钱。而且以前还听长辈说他儿子人很勤奋,成绩很好,业余做些代购,带旅游团,靠自己的收入在当地买了辆德系轿车。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慢性病,把原本顺风顺水、惹人羡慕的一家人打个措手不及。印象中特显年轻的长辈,这次碰面感觉苍老憔悴了许多,白发不知是没心思打理,还是儿子生病期间新长出来的,那不及往昔挺拔的背影,让人不禁唏嘘感叹。

作者去医院检查手臂上的小囊肿,当医生告之这是良性囊肿,只需做个小手术切除时,在心里有惊无险地长舒了一口气。

可是再想想长辈家庭的遭遇,深深的感慨: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努力但依然健康的你。

一个人能身体好,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现代社会人人都忙,但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照顾身体的人最拎得清,他们一方面努力把自己活成一个潜力股,另一方面努力锻炼好身体让自己成为长期持股人。

亦舒有句名言,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所以,不要让将来的你,讨厌现在只顾努力但透支健康的你。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学习中医的愿望更明确了些呢?

那好,今天我们继续《伤寒论》原文的学习:

辨脉法第一

【原文】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脉浮而紧张有力,称作弦脉。

所以名弦,因为其形状与弓弦相似,但是按之不移动;如果按之移动形如转索一样,那就不是弦脉而是紧脉了。

本条说明弦脉的特征,及与紧脉的鉴别要点。弦脉与紧脉,在外形上颇相类似,而性质上不相同。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正是表明弦脉有浮紧的现象,但并不等于说浮紧就是弦脉,切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

为了防止误会,又提出两脉的鉴别要点,弦脉状如弓弦,端直而长,按之不移;紧脉状如转索,按之劲急转动。这就突出了弦与紧的主要区别,而不会误认。

脉象弦而大,弦而中取无力,即为阳气衰减的征象;大而中取无力,实即芤脉,为血虚的表现。

阳气衰减生寒,血虚则脉芤,弦芤并见,这就叫革脉。见此脉的妇女,多是流产或崩漏下血之后;男子如见此脉,多有失血或失精的疾患。革脉的特征是外急中空,好像鼓面的皮革一样,因而名为革脉。

由于革脉是浮候劲急粗大有力,与弦大脉类似;而中空无力,又与芤脉类似。因此举出弦、大、芤三脉来形容比较,真是形神毕肖。

又以三脉来分析说明病理机转,从而使对革脉主病有较完整的认识。革脉的病理机转,主要是阳气不足与精血内亏,因此,见到革脉,就可推知妇女必然是半产之后或者有崩漏下血疾患;男子则多是大出血之后或久患滑精的病症。

本节课我们就学习脉芤、弦、紧、革等鉴别要点,这些看似复杂明白了却又简单,可谓是古来中医所从事者最基本的掌握。

可对于现代的中医人来说,也都未必感知真切,到底学会了这些基本功有没有用?或者说我们作为个体需不需对自己的身体了如指掌,关心呵护?

从课程前的一篇文章分享中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可是,中医到底该如何学习,才会让我们更简单轻松入手呢?

答案就在我们中国的四大医书里面。

   

也许,你会认为学习中医有些枯燥,但和我们的生命相比,学习中医,走近中医,是我们一生中必不可少的话题和课题。

作为一个媒体人,华丽转身到中医的情怀和作为,从他的经历以及文字中,我们或许会明白,中医的学习和传承其中的真正价值所在。

梁冬,正安中医创始人及董事长,以传承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使命,创立正安中医、正安文化及正安生活连锁机构,全身心致力于中国古老中医学的传承研习与传播推广。

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著名中医李可老先生、中医大师郭生白先生。

作为跨界媒体人,曾担任《国学堂》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四年间,采访近100位民间中医、中国文化学者。先后出版过《欢喜》、《无畏》、《唐太宗的枕边书》、《黄帝内经-上古天真》、《黄帝内经说什么-四气调神》等。

本书内容是在黄明雨对梁冬的一次采访及梁冬在上海有关传统文化和健康管理的三天讲课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全书共七章,七个话题,分别是“生病”、“生命”、“生灵”、“生活”、“生态”、“生意”、“生生不息”。

涵盖内容广而不散,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作者的讲话天马行空,大开大阖,自由挥洒,跌宕磅礴,但都围绕着一个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即学习中医,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受用,要学会的是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命、看待这个世界。

而中医的思维就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的思维,即跳脱二元对立,处处可见生机,处处可为,处处不滞,在生机处决出精神。

用梁冬的话说:我现在为什么会写书?我写书,其实是一个莫西干人的告白,是作为最后一批原生态的人,在即将踏入并且见证人类整体上改为另外一个人种的时候,最后一批老生代人和最新一批新生代人的一个过渡时期的记录。

我们对于生命的看法,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里面,自然会拥有某一种的过渡性。

学习中医,不仅仅是治疗疾病 ,我们学习《伤寒论》也不只是懂得把脉开方等简单的中医方剂。

人在社会中,身体的小宇宙和天地间的融合,从生病,到生命,到生活,到生态,到生意,再到生生不息,我们不就是在这中间让自己生机盎然吗?

反之,了无生机的人生,形如槁木,中医又学来何益?中医之道不就是生活之道吗,我们不远离,随时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随时感知脉搏的跳动灵性,不就是最核心的万物与我一体的天人合一吗!自然的,也就处处见生机!

为了更好地学习,还是要给大家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不强求,自觉自在就好。)

第一, 通读《伤寒论》原文。
第二, 每天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第三, 学习中医,就从点滴做起,观念改变,比治疗更有效!

好,今天上午的学习就到此结束,谢谢家人们的陪伴和聆听!下周我们接着学习!

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好学习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大中医宝典,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自己身体的规律,顺应天地之道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共同实现全民皆医的伟大理想!

祝天下所有人健康快乐!祝所有家庭幸福美满!

整理:陈凤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