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明之家--南京丫妈陈凤兰和小丫读经典日记楼!

[复制链接]
查看: 27441|回复: 45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1: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丫妈和小丫读经内容汇报
读经时间: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农历八月十一 晴 气温17-30度  
读经第六十四周 第4天
陪小丫跟读经典内容:

《神童诗》01-15                        时长08分28秒
《大学》01                              
时长07分50秒
《伤寒论》(五)辨可下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6)       时长06分22秒
读经方法:137累积
读经人员:丫妈和小丫

    学会做个生活的智者,在辛酸流泪的时候,要懂得暗自哭泣,转身后依旧泪中带笑;在功败垂成的时候,要学会默默承受,再痛再苦都要爬起来;在失足悔恨的时候,要知道淡忘过去,没人会给你重来的机会。我们生存的意义就在于,用完美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努力让自己轻松惬意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1:13:50 | 只看该作者


丫妈和小丫读经内容汇报  

读经时间:2014年9月9日 星期四 农历八月十一 晴 气温17-30度  读经第六十四周 第4天
陪小丫跟读经典内容:《神童诗》01-15                              时长08分28秒
                   《大学》01                                 时长07分50秒                                 《伤寒论》(五)辨可下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6)       时长06分22秒         读经方法:137累积
读经人员:丫妈和小丫
余光中先生说:"天下的一切都是忙出来的,惟独文化是闲出来的。"闲暇生活,可以将脚步慢下来,一切自然而然,遵循生命的规律,仰望星空,去思索,去归纳,去托物,记下来,成为文化符号;其实,忙闲无关紧要,关键是不是心闲;最忙的人,心能空下来,忙中有闲,忙里会闲。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39:28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晴  农历:九月二十三日

丫妈读经汇报:

1、丫妈读经内容:

《伤寒论》(上)平脉法第二04

《难经》第四十二难--第四十六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40-42

《文学启蒙》79

2、小丫读经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   第十六

《文学启蒙》73登泰山记 姚鼐-74刻舟记 魏学洢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39、141、143

3、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学习: 九三:需于泥,致口至。《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很多灾祸都是自己招来的,所以说吉凶在人事,而得失则靠自自己谋虑

      君子能成就德性,由于时常警惕三件事:一是“重刚而不中”,人事有没有圆融?二是“上不在天”,有没有做到天心不失?三是“下不在田”,有没有做到视民如伤,先觉觉后?所以九三爻,要我们反复其道,夕惕若厉,每天都要警醒自己,才可免于灾祸,君子慎始。也就是一日三省吾身,谨言慎行,随时随地反省自己,避免外来灾祸,深思而后言,才不至于招致外来祸端的侵扰。
孔子说:君子要进德修业:忠信尽己性,就能进德;修辞立其诚,不欺己欺天,就能居业立业。良知作主,至诚前知,可以先机而作,见机行事;知道事情的变化与结果,做到全始全终,可以不伤害道义。




解析《弟子规》总序:         

        原文: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这个总叙就是《弟子规》的提纲.这总叙是出自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学而篇》的第六章。这总叙讲述的就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它是〈弟子规〉的总纲领。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恰好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总叙。总叙仅有24个字,但意义却极其深远及广阔。这24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圣人训,首孝悌”,这是圣人的教诲。圣人是谁? 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不仅是中国人的尊崇,全世界的人也都非常尊敬他老人家。曾经有一位孔氏家族的后裔,到美国访问,当她介绍她是孔夫子的七十几代嫡系后裔。当地的领导听到以后,非常地兴奋,孔夫子的后裔来到美国访问,当时就以上宾来礼遇她,用很隆重的这种礼仪,来接待孔老夫子的后裔。所以她回国后,深深地感受到——圣人的伟大,是恒久的。我们的祖先所垂范后世的,是他的德行,他的品德,他的风范,足以代代承传。

       一个人一生能否有成就,首先就要看一个人的德行,如果我们有成就了,而德行没跟着一起成长,那成就的事业也不会是好的事业,也不会是圆满的事业。
        “孝“这个字,它的造字就是一个”老“,一个”子“,老在上,子在下,代表的是子孝,“百善孝为先“,一切的善法,一切的善事,莫不都从孝开始。而一个懂“孝”,明“孝”的人,又怎么会随便做出伤害他人及伤已的事情出来呢?可惜,现在的孩子懂“孝”的越来越少。不知何为“孝之始也”,真为是有点悲哀,所以,我们现在的经典推广是一份伟大的事业,在唤醒无数沉睡及沉沦的心灵,让更多的人走进读经行列中来。
       “谨信”,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潇洒应对,就应该要谨慎,要守信."爱众“就是爱护我们周遭的人,爱护需要关心的人,把我们的爱心能扩大,能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老祖先告诉我们,中国人向来素有“四海之内皆朋友“这样的宽广胸怀。就特别强调了,人要有仁爱的存心。因为人生不应该只为自己着想,当我们能把爱心,付出于社会的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回报,将会更多,所以古人有讲”施比受更有福“。
     《易经》中也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何为积善?当我们有一颗仁爱之心,向外界撒播我们的爱心,这就是积善。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推广经典,就是在传授我们的爱心,相信我们大家已经切身的体会到,在推广中,因我们注入了我们无限的爱心,所以每天心情都是愉快而饱满的。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解析《弟子规》总序:         

        原文: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这个总叙就是《弟子规》的提纲.这总叙是出自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学而篇》的第六章。这总叙讲述的就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它是〈弟子规〉的总纲领。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恰好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总叙。总叙仅有24个字,但意义却极其深远及广阔。这24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圣人训,首孝悌”,这是圣人的教诲。圣人是谁? 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不仅是中国人的尊崇,全世界的人也都非常尊敬他老人家。曾经有一位孔氏家族的后裔,到美国访问,当她介绍她是孔夫子的七十几代嫡系后裔。当地的领导听到以后,非常地兴奋,孔夫子的后裔来到美国访问,当时就以上宾来礼遇她,用很隆重的这种礼仪,来接待孔老夫子的后裔。所以她回国后,深深地感受到——圣人的伟大,是恒久的。我们的祖先所垂范后世的,是他的德行,他的品德,他的风范,足以代代承传。

       一个人一生能否有成就,首先就要看一个人的德行,如果我们有成就了,而德行没跟着一起成长,那成就的事业也不会是好的事业,也不会是圆满的事业。
        “孝“这个字,它的造字就是一个”老“,一个”子“,老在上,子在下,代表的是子孝,“百善孝为先“,一切的善法,一切的善事,莫不都从孝开始。而一个懂“孝”,明“孝”的人,又怎么会随便做出伤害他人及伤已的事情出来呢?可惜,现在的孩子懂“孝”的越来越少。不知何为“孝之始也”,真为是有点悲哀,所以,我们现在的经典推广是一份伟大的事业,在唤醒无数沉睡及沉沦的心灵,让更多的人走进读经行列中来。
       “谨信”,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潇洒应对,就应该要谨慎,要守信."爱众“就是爱护我们周遭的人,爱护需要关心的人,把我们的爱心能扩大,能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老祖先告诉我们,中国人向来素有“四海之内皆朋友“这样的宽广胸怀。就特别强调了,人要有仁爱的存心。因为人生不应该只为自己着想,当我们能把爱心,付出于社会的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回报,将会更多,所以古人有讲”施比受更有福“。
     《易经》中也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何为积善?当我们有一颗仁爱之心,向外界撒播我们的爱心,这就是积善。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推广经典,就是在传授我们的爱心,相信我们大家已经切身的体会到,在推广中,因我们注入了我们无限的爱心,所以每天心情都是愉快而饱满的。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38:35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晴  农历:九月二十二日

丫妈读经汇报:

1、丫妈读经内容:

《伤寒论》(上)平脉法第二04

《难经》第四十二难--第四十六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40-42

《文学启蒙》79

2、小丫读经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   第十六

《文学启蒙》73登泰山记 姚鼐-74刻舟记 魏学洢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39、141、143

3、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6句话-



    赞赏和激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而赞赏其优点和成绩,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赞赏和激励是沐浴孩子成长的雨露阳光。-

           1、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2、别怕,你肯定能行!-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4、有个女儿真好!-

           5、你一定是个人生的强者!-

           6、你是个聪明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

        也许开始的时候觉得很虚,很虚,很不真实,那就告诉自己,每天每一句话先用来鼓励自己,体验一下自己内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是愉悦的,那效果达到了,如果不愉悦说明我们的诚意不够,再诚恳些,再真实一些,效果就不一样了。这样日久天长就变成真的了,岂不两全其美,那我们的孩子呢?不是更需要这种激励呢?从我们认知的时候开始,从自己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38:08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晴  农历:九月二十一日

丫妈读经汇报:

1、丫妈读经内容:

《伤寒论》(上)平脉法第二04

《难经》第四十二难--第四十六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40-42

《文学启蒙》79

2、小丫读经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   第十六

《文学启蒙》73登泰山记 姚鼐-74刻舟记 魏学洢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39、141、143

3、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妈妈,我对你何以为报


    你1岁的时候,她喂养你,给你洗澡。你何以为报?哦,你整夜哭闹。
    你两岁的时候,她教你走路。你何以为报?哦,你不理不睬呼唤,踉踉跄跄乱跑。
    你3岁的时候,她精心为你制作每一餐,你何以为报?哦,你把餐具往地上抛。
    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蜡笔。你何以为报?哦,你在家里雪白的墙上画了狗狗猫猫。
    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穿上新衣服过节。你何以为报?哦,你滚在泥地里和伙伴嬉笑玩闹。
    你6岁的时候,她送你去读书。你何以为报?哦,你哭喊着说不愿去学校。
    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一只皮球。你何以为报?哦,你砸坏邻居家的玻璃惹得人家来告。
    你8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冰激凌。你何以为报?哦,你把黏糊糊的手往她衣服上靠。
    你9岁的时候,她请老师教你弹钢琴。你何以为报?哦,你宁可坐着发呆也不愿把钢琴练好。
    你10岁的时候,她开车送你去体育馆。你何以为报?哦,你下车就走,头不回来手不招。
    你11岁的时候,她带你和你的同学去看电影。你何以为报?哦,你不要她和你们坐一道。
    你12岁的时候,她让你不要看某些频道。你何以为报?哦,你偷着看不理这一套。
    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理发。你何以为报?哦,你笑她落伍,是一个土老冒儿。
    你14岁的时候,她替你报名参加了夏令营。你何以为报?哦,你不懂得写信把平安报。
    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到家想把你抱。你何以为报?哦,你关在卧室里不愿把面照。
    你16岁的时候,她陪着你学开车。你何以为报?哦,你一有机会就独自开着车跑。
    你17岁的时候,她要等一个与你有关的重要电话。你何以为报?哦,你整晚占着电话跟朋友聊。
    你18岁的时候,她在你中学毕业典礼上留下激动的热泪。你何以为报?哦,你彻夜不归与同学聚会一通宵。
    你19岁的时候,她送你上大学帮你拎包。你何以为报?哦,你不言谢生怕同学讥笑。
    你20岁的时候,她关心地问你你有没有过约会。你何以为报?哦,你说与她无关不要把心操。
    你21岁的时候,她为你将来的事业出谋划策。你何以为报?哦,你认为你不会像她一样白来世一遭。
    你22岁的时候,她庆祝你大学毕业了。你何以为报?哦,你伸手向她要出国游玩的钞票。
    你23岁的时候,她送你家具,布置你独立生活后的第一间房。你何以为报?哦,你向朋友抱怨说家居一点也不时髦。
    你24岁的时候,她见到了你的对象,询问你们将来的计划。你何以为报?哦,你瞪着眼冲她喊,妈妈,不要瞎操心,好不好!
    你25岁的时候,她帮你置办许多嫁妆。你何以为报?哦,你在远离她的城市安上你的爱巢。
    你30岁的时候,她打电话告诉你抚养宝宝的经验。你何以为报?哦,你说时代不同,她的经验太老套。
    你40岁的时候,她提醒你说家里某某人的生日快到。你何以为报?哦,你说你最近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你50岁的时候,她病了,需要你的照料。你何以为报?哦,你觉得她成了负担让你受不了。
    接着,有一天,她静静地走了,你忽然觉得你还有很多很多话没有对她说,还有很多很多事没有为她做。
    为什么,要到这一天,才想到何以为报?别等到她离我们而去才懂得母亲,是那么重要。



         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多听听他们的“唠叨”,因为这些“唠叨”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越来越少--他们见到我们的时间太少了,来不及“唠叨”,没时间“唠叨” ,因为我们“太忙”,我们真的那么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37:41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晴  农历:九月二十日

丫妈读经汇报:

1、丫妈读经内容:

《伤寒论》(上)平脉法第二04

《难经》第四十二难--第四十六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40-42

《文学启蒙》79

2、小丫读经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   第十六

《文学启蒙》73登泰山记 姚鼐-74刻舟记 魏学洢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39、141、143

3、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爱,由看见和接纳自己开始




爱别人,真的由爱自己开始。






      怎样去爱自己?买新手袋给自己?吃一顿美食?努力工作令自己升职加薪?以上的,当然都可以,但是,更深层次的“爱自己”,是这样的:第一,要全然看见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第二,全然接纳自己。


      我们先说说如何这样去爱自己,继而,才能明白怎样去爱别人。
      好吧,怎样才算是看见自己?那就是,你对你的所作所为,都觉察得到。
      例如,在上午时你对一名服务员态度恶劣,若然,你看得见你自己,你就能说出这些话:“我真是个刻薄的人!”“我等级观念重,我看小别人!”
      在这一刻,你是坦诚地看得见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你不作批判,你只是看见。同时候,你也承认了,你在此刻,是无礼的、鄙视别人的、刻薄的。
      你不必批判自己,不必觉得自己人品不好,你只需简单地看见自己。你看到了,此刻,你就是如此的一个人。

      到了下午,因著客户的出错,你的同事被连累了,你的老板趁机开始骂人,你就挺身而出,替你的同事说了些公道话。
      在这刻,你看得见你自己,你能对你自己说:“我是仗义的!”“我是个会保护别人的人!”
      好吧,你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做了负面和正面的事,这些事,你都看得见了。然后,你就接纳了,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多变的人。
      有时候你脾气差、怨气冲天、毁灭性的澎湃;转眼间,你又很有爱心、愿意付出、喜欢服务别人。
      你看得见你自己的多变,继而,你也接纳了自己的多变。
      这就是整个的你。好的、坏的,都是你。
      做了好事时,你可以赞赏自己。做了坏事,你可以取笑自己,警惕自己。
      因为这种察觉,慢慢的,你的负面之处会自动递减,你的正面之处会强化或维持。
      总之,你明白,你不只有好的一面,你也有很丑恶的一面。没有问题啊,都不过是你,是完整而全然的你。把这种“看见”以及“接纳”的态度放到爱人身上,你就会发现,你终于懂得了爱。


      你看见了他的聪明,上进,负责任,慷慨,认真;但同时你也看见他沉闷,胆小,守旧,大男人。你都看见了,他和你一样,是多变而复杂立体的。上一刻他心细如尘,下一刻他自大自我。但是,你已不再责怪他,也不再为了他的变化而迷乱。皆因,你早已看见,你自己也是如此。
      你有能力看见自己的变化,你也会有能力看见他的变化;你有能力接纳自己的变化,你亦有能力接纳他的变化。
      你会继续爱那个变化多端的自己,你全然接纳那个完整的自己;你也会继续爱那个变化多端的他,你全然接纳那个完整的他。
     谁会只有一面呢?你自己都不是。 要是你已经决定选定了他,他就是你决定跟随半生的人,那么,你让自己看见他,接纳他。只有这种态度,你才能在往后数十年都爱他。而奇妙的是,当你以“看见”和“接纳”的态度去爱他之时,他是会被你感染的,他也能看见完整的你,接纳完整的你。所有的爱,到了一个位置,都是这种态度:“啊,他就是这样的人了!” 你耸耸肩,不介意他任何事,你看见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你接纳全部的他。
      其实你明白的,任谁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爱就是接纳。只是你不明白,原来,爱,是首先要看见自己,接纳自己。这就是“爱自己”。
      那些真理所说的:“所有最伟大的爱,都由爱自己开始。”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就从今日开始练习,如何去看见自己,接纳自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37:10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晴  农历:九月十九日

丫妈读经汇报:

1、丫妈读经内容:

《伤寒论》(上)平脉法第二03

《难经》第三十六难--第四十一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37-39

《文学启蒙》77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郑燮-78黄生借书说  袁枚

2、小丫读经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 五十营第十五

《文学启蒙》71活字版  沈括-72游黄山记  徐霞客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33、135、137


3、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心情一生疾病就来


        有的人害怕过多,结果能怕出精神病;有的人气恨过多,招的是横灾;你不是爱生气吗?好,先让父母跟你较劲,父母整不过你,安排爱人跟你较劲,也较不过你怎么办?安排孩子甚至公检法,总要给你较倒了,不能让你的气白生。你说我不犯法,行,安排汽车撞你;汽车不撞怎么办?安排你得癌症或特大型的疾病。


       记住,自然力是大能的,他不怕你强硬,就怕你随和谦让。气恨心重的人命很惨,随和谦让的人命好,得天道。气恨心重是人类的第一大灾难,我们必须完全戒除。我们若生一念气恨心以后就会有一个跟你生气的人,发生一件生气的事。我们若天天如此就麻烦了,垃圾堆多了。



解铃还需系铃人



        如果你一生是爱生气的病,比如肝脏不好,我们深深地忏悔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生气少了,今后遇到生气的事就少了,同时别人气你也少了,你身体的污浊之气减少了,身体缓解,命运也会发生改变。
   

        自我认识是觉悟能力,谁能越多地找出自己的毛病,谁的觉悟能力越强。你找别人的毛病多,说明你迷痴的能力强。修道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上古时人人修道人人修心,所以那时的人均能活一百多岁,《黄帝内经》曾有记载。但是我们现在这一生活得很惨,天天找人家的毛病,有事就怨别人,从来不怨自己,天天跟别人争,不知道好争的人争来争去一场空,不知道是要消福的,不是争完了就完了!



        越随和谦让的人自己的空间越大,命运越好。为什么有的人一宿白头?有的人生完气就没劲儿全身疲软?为什么有人生气上火病就来?就是心情一生疾病就来。很多年轻人说:“我现在生气没啥事”。别着急,以后都会找你算账呐。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信耶稣的讲“上帝无所不在”,实际上就是科学讲的“真理和规律无所不在”,规律这东西不管你信不信都一样人人平等。信是让你修善,善灵,不是信灵。



知道自己的性格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疾病



        爱激动的人没有一个心脏好的,心脏血管都不好。爱生气的人容易甲状腺,肝不好;爱较劲不服气的人颈椎不好;害怕、胆小的人肾脏不好;疑心重的人胰脏不好;没主意的人脑袋迷糊;干活生气的人肩周容易不好;儿女不听话的人往往腿关节不好;认真的人比较瘦;能将就就将就、喜欢积攒、不精进的人容易胖;着急的人容易心跳加快、高血压;害怕压力的人容易低血压。



        特别爱干净的人皮肤容易不好,而且胃也不好;特别爱伤心的人胰脏不好、腰不好,同时容易有酸的感觉;爱闹心的人容易得痒的病;觉得人生艰难的人往往腿脚行动特别困难;你若总是心疼别人,心就绞痛——心疼得疼病,气恨得痛病。如果什么话常不爱听的,就得耳聋耳鸣;不爱看的容易眼花白内障;不和别人沟通的容易鼻子不通;操心重、瞎操心的容易白头发。
   

         心情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真实存在的,真起作用的。

            心情主导我们的生活,不要让不好的心情来打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来主导自己的心情,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感恩我们所遇到的人和事,感恩我们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36:37 | 只看该作者
4、把老子的相对论和佛陀的辩证法说给他们听。
   教育小孩不能仅仅只给他们一些形而下、实实在在的知识性的东西,更多的应该给予一些形而上、玄虚的智慧性的东西。因为他们这个时候是需要这些的,这也与他们的空盈之心相契。





   你给你的小孩讲过佛陀或老子的故事吗?你把老子和佛陀生活智慧的要点,贯穿到你支持给他的生活中了吗?给予他们佛陀、老子的智慧,甚至都比你给予他们爱因斯坦、牛顿的知识更重要。和你的小孩走一个小水沟旁,向他说“这是一片大海”,对一只小蚂蚁来说,这不是吗?问他一个问题,如何把一张桌子放到一个茶碗中?诸如此类的问题,多问他一些。在边说边玩之中,来告诉他一些相对论的知识。




    大是相对小来说的,高是相对矮来说的,长是相对短来说的,世间的一切都是个相对,没有这一个标尺,就不会有那一个标准。一个小偷是不是好人?对于最爱那个小偷的家人来说呢?也许那个小偷偷东西,是为了一个没有饭吃的乞丐或者一个没有钱看病的小女孩呢?……一个小偷是不是好人?透过你与他讨论一个问题的多面性、多种可能性,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方法性,如此来让你的小孩从小就心智灵活,而避免头脑僵化的模式中。
   

     小孩的心一直是敞开的,他们的心开始就是向一扇窗户门开打开的小屋,随着成年,出于保护,他们的一些窗户和门渐次关上了,他们变得狭隘和固执。为此,他们更承受更多的生命之苦。当他们受苦之后,他们去找寻解脱和自由。而那个解脱和自由的过程,其实又是打开那心的窗户和门而已。因为我们知道了这些事,那么在我们教育和影响小孩的过程中,我们尽量让他们心的窗户和门少关闭。让他们看到令他们害怕的,和我们从前自己害怕的情况一样,多是一些虚假不真的假象。要做智慧的父母,父母多多学习自然就有智慧了!
   

    百分之百的恐惧和担心都来自“想象”——是那颗移开当下的心,在那个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并想用自己的想法,更改眼前如实存在的妄想,让自己痛苦和恐惧非凡的。教育孩子时刻回到真实存在中来,教育孩子时刻分清哪是想象,哪是如实的存在——让他们喜悦的活在真实存在中,而不是自己的梦,更不是自己的梦和现实存在对抗的冲突中。这点非常重要。





     教给他们多个角度看问题,以多种身份看问题,和时刻分清哪是真实、哪是梦,并时刻活在真实存在之中,应该是我们教育的重点之一。往他们头脑里装载更多的知识,训练他们掌握一些技能,那是为生存而存在的一个方面。要想活下去,知识和技术是需要的,要想活的好——这些智性的东西更重要。术在支撑头脑,道在养育心,一个人要想愉快自由的活着,道和术都需要。但要记住的,是道在心,修道是养心,为生活;术在头脑,修术是在训练头脑,为生存。
   

   现代的教育,人类把更多的能量给头脑了,给心的反而很少。我们意识到了这些本末倒置的教法,所以要调整过来。道是树根,术是树枝或花朵,术的训教虽然明显、强势或有成绩,但对道的教育更应该更着重。我们要培育一株花朵,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它的根而不应该是它的枝叶或花朵,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枝叶花朵而忽略了根,那么我们就本末倒置了。现在我们社会的教育就有点这个状态。所以,我们意识的人要把它倒置去过来。





   佛陀说,众生大部分人都活在颠倒梦想之中,我们如何才能活到正确、本来、应该的方向上去?那么给它翻个个儿。即使我们活颠倒了,那么,如果很多事我们反着做—那就正了。求道,就是求倒,—如此我看待我们的教育。
  

    5、把月亮请下来。

  明亮的月光在天上,和你的小孩在院子里坐着。给出他一个考题:“如何把天上的月亮请下?” 让他自己去思考,如果是一个小一点的小孩,给他提示,并帮他去实际操作。如果他是一个大一点的小孩,能够说出一些有效力的答案,那么让他想的尽可能的多。
   

           如何把天上的月亮请下来?端一盆水来,月亮处在了盆子里。拿一块镜子来,月亮处在了镜子里。把盆子和镜子归复原位,让他看一眼天上的月亮,闭上眼睛,再问他月亮在哪里?月亮在心里。告诉他,无论月亮在天上,在盆子里,还是在镜子中,最终都是在心里。





    如果没有这颗心,对于你,还有一个可知的月亮存在吗?我们最终看见的月亮在哪里?是什么?在心中是月亮的相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确实没有任何一个人爬到天上把月亮摘下来,塞到自己的心中。但即使我们没那样做,我们仍看见了月亮,月亮也好像在我们的心中,那说明,我们看见的月亮和月亮本身无关,我们的心所看见的月亮,是心造出来的月亮的相。
  

    所以,妈妈们多多来学习,智慧就越来越多了啊,怎么样用智慧去引导自己的孩子呢?那就是需要学习嘛,同样的道理,我们看见的世上的一切都是如此。无论我们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最终都是心在看到它自己藉由那物生成的那物的相,并非那物本身。而且,那事物本身并不改变,调节心的状态,我们所感知的那物就会改变。比如,你高兴时看月亮,它明晃美丽,如果你伤心时看月亮,它贫血难看。总之,事物没变,我们的心变,它看起来就如变了一样。我们活在我们变化的心中。
  

    透过一轮月亮,把心、心的世界和心是如何创造它世界的故事——最终讲给你的小孩听,让他明白。同样的道理,心所遇见的世上的一切皆是如此。不改变事物,透过改变自心,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所见的世界,……带着你的小孩,如此认知世界和生活,这样我们在生活中就具有了更大的掌控权。我们可以不必幻觉般的去掌握和调节别人、外物或世界了,我们只调控我们的心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





    我们不必努力着,一次又一次,试着进入万花筒去挪移它的玻璃片来使我们看到的婆娑世界不同了;因为知道了心就是那个万花筒,我们头脑中储存的概念或物相就是那些玻璃片,现在我们只需要使一个小小的力去转动一下万花筒,我们就可以看到婆娑美丽的世界了。



        看,知道这一点我们省多少力啊?万花筒本来进不去,玻璃花本来拿不着,但我们为此却费了多大的劲儿? 教给你的小孩认识心、心的世界和我们的心创造世界的原理,如此让他们活的快乐,--即使他们学习不好,生病,或者遇到其它情况。让他们做到象我们一样,不管外物如何,我们都快乐,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6、道的教育。
  道的教育是一种柔软的教育,有人担心,如果我们对孩子们实施柔软的教育,在这一个狼的社会,如果我们培育出一只羊,它该怎么生存啊?看一看,那辽阔的草原之上吧?羊的存在史几乎和狼相等,狼是强大的,羊是柔弱的,为什么狼和羊能够平等的存在了那么多年呢?你确定经过道的教育出来的孩子不能适应那个未来的社会?





    柔软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柔弱且能存在下去或存在很久的生命,往往比那些强大的物种具有更多的存在性智慧。体格或头脑强大的动物往往没有多少智慧,因为它们凭借它们的体格或强悍就可以存在下去,它们不必发展心的智慧。相反,那些体格弱小的物种存在,却往往具有更多的智慧,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必须用心的智来弥补体的弱。所以,往往是,弱小的更有智慧,强大的多是无知洞空。强大的人被知识塞满,弱小的人珍藏智慧空盈。
  

    教育一只羊如何应用绳索,比把一只羊培养成狼,来对付另一只狼更好。道的教育就是一种成为绳索和应用绳索的教育。它不是教授对抗方法和训练战斗力量的教育,它是一种如何使用智慧、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才给你是一种认识真相,吹灭幻象,和真相在一生的无惧的生活状态。训练一只羊超过狼,和狼格杀成为胜者的方法,是艰苦和和血腥的。有道的人不那样教育后代,他们教给后代智慧生存,柔软存活。他们不传授对抗和战斗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教导以柔克刚之法。
  

    道是一根绳索,道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为一根绳索的教育。一只弱小的羊不会怕一只狼,只要它学会了使用绳索。现在一些心灵教育类的学校,实质就在奉行道的教育,愿他们在狼的社会培养出一批温顺善良,会使用绳索的美丽健美的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32:26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晴  农历:九月十八日

丫妈读经汇报:

1、丫妈读经内容:

《伤寒论》(上)平脉法第二03

《难经》第三十六难--第四十一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37-39

《文学启蒙》77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郑燮-78黄生借书说  袁枚

2、小丫读经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 五十营第十五

《文学启蒙》71活字版  沈括-72游黄山记  徐霞客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33、135、137


3、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柔软的教育》


   1、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

   对于陪伴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只能跟着他的后面,你不能跑到他的前面去。他不需要你为他带路。他成长的乐趣就在于,他来自己发现他的路。不要因为你是他的父母,不要因为你觉得你比他知道的多,你就应该跑到他的前面为他带路,指导应该走这条路或那条路。不要把你的愿意加在他身上,你不要作上帝操控和剥夺他自我选择的权力,即使你出于好意。
   

   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在他的背后给他提供支持就足够了,不用为他操那么多的心。他的事绝大部分应该由来他来负责。做一个父母如果越轻松,他的孩子可以成长越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对此感到非常劳累,可以肯定的说,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出问题了。你很可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你代他负责的越多,你的小孩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就越不茁壮。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那么重视教育,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随他,当你观察到他实在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他十分需要你帮助时,才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是教育小孩应该注意的一个要点。




    很多家长做不到,因为他们抑制不住“我知道”、“我懂”、“我经验过”、“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思想念头。他们的自我让他们无法安静的跟在一个小孩子的后面。能安静的跟在一个小孩子后的家长,一定是位心灵成熟的家长,否则,他做不到。看多少家长自身都没心灵成熟,他们还在教育心灵成长呢。继续学习吧,在心灵层面,我们和我们的小孩齐等。
     

    2、你能不能不作别人的上帝?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不能不作别人的上帝?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你能不能不作小孩的上帝?作上帝的心态,看起来很权威,很主动,实质是一种恐惧心态。




    恐惧心的最常见行为模式,就是掌控或操控。一个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甚至在竭尽全力的去掌控别人呢?为了安全。当他掌控别人时,他有安全感和优越感。当他处在掌控的位置时,他不害怕,害怕之心消失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掌控别人和操别人心的原因。
   

    什么样的人只流淌爱和完全不想掌控别人?内心完全无惧的人。这是肯定的。内在越有恐惧的人,越重视外在存在的事实;内在越真正强盛、越没恐惧感的人,他越不在意外在之存在。对这个世界没要求,或什么也不抓的人,实质上他的内心是没有任何害怕的。




    一个内在完全无恐惧的人,除了爱,他什么事都不想***什么是他唯一的工作。爱是他的呼吸。你对自己小孩教育上的恐惧,反应你自己对未来的恐惧,你在试图通过掌控你小孩的命运,来让自己的命运有确定感,无恐惧感。如此这般,小孩成为了被你利用的工具,想一想,你是不是那样做了?而且你还正在做着呢? 你在试图通过小孩让你的内在恐惧消失,你没在爱你的孩子,你在利用他,虽然你打着你爱他的名义。真正的爱从哪里出来?从一颗完全无惧的心中出来。你心中有恐惧吗?倘若你心中有恐惧,你的爱不完全。你心中的恐惧越多,你的爱越不象爱而是掌控。
   

    3、吃好睡好玩好,做个别样“三好学生”。
    要想让你的小孩在学习、体魄、心灵等方面健康发展,你就必须让他在室外的空间里健康发展。当生命这一部分发展不好时,那一部分也会发展不好。要培养一个德智体都好的三好学生,来让你的小孩吃好睡好玩好——做到这三好。只有这三好做好的学生,那三好才能真正好,否则,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你的教育效果放大或拉长一样,你就会知道了。
   

    有人可能会担心,时间是固定的,人生也是固定的,如果我让我的小孩在玩、吃、睡上面用的时间多了,他哪还有时间去学习啊?那不是瞎扯吗?你确定一个小孩在玩、吃、睡上做的好,他在学习上就不好吗?相反,那应该更好。不要让学习成为恐惧的代替品。当一个人吃饱了、玩好了、睡足了,他去干什么呢?他想学点什么。一个小孩只所以不想学习,很可能是他没玩足。他有很多天性方面的心性需求没有满足,你却让他避开他天性需要的东西,去往里装你给予他的东西,这怎么能行呢?内在更大的动力在排斥它呢。
     

    学习应该是一种娱乐,或娱乐模式的。在人类吃饱、穿好、睡足的情况下,快乐的进行。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艰苦的心灵的劳役,那就没有多少意思了。吃好睡好玩好—做个别种“三好学生”,这不但是对孩子们说的,每个成年人也一样。不管你长多大,做好一个别种“三好学生”非常重要。记住这句话的要点是,你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在基本需求方面善待自己。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爱天下,只有养足了自己身心的人,才能养育天下众生百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09:35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晴  农历:九月十七日

丫妈读经汇报:

1、丫妈读经内容:

《伤寒论》(上)平脉法第二03

《难经》第三十六难--第四十一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37-39

《文学启蒙》77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郑燮-78黄生借书说  袁枚

2、小丫读经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 五十营第十五

《文学启蒙》71活字版  沈括-72游黄山记  徐霞客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33、135、137


3、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养心歌》



得岁月,延岁月;得欢悦,且欢悦。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放心宽,莫量窄;古今兴废如眉列。
金谷繁花眼底尘,淮阴事业锋头血。
陶潜篱畔菊花黄,范蠡湖边芦絮白。
临潼会上胆气消,丹阳县里萧声绝。
时来顽铁有光辉,运去黄金无颜色。
逍遥且学圣贤心,到此方知滋味别。
粗衣淡饭足家常,养得浮生一世拙。

          幸福如登山,有人将其灌注于攀爬的过程,有人将其浓缩为登顶的片刻。过程如线,结果似点。享受过程,我们可以走走停停,赏花览景,置身轻风的抚慰,聆听鸟儿的欢吟,生命充盈且饱满;醉心结果,虽有短暂征服的快意,却无法留住瞬间的美丽,幸福亦如昙花,难以铺垫我们斑斓的生命底,幸福总在路---一路走来,一路欣赏,一生时光,一生品尝。 只要已经走在路上就是幸福的。走在育心的路上就是一种别样的幸福。感恩孜孜不倦,默默无闻付出的老师,感恩已经上路的人,感恩一路同行的人。“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6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386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2:08:43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晴  农历:九月十六日

丫妈读经汇报:

1、丫妈读经内容:

《伤寒论》(上)平脉法第二03

《难经》第三十六难--第四十一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37-39

《文学启蒙》77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郑燮-78黄生借书说  袁枚

2、小丫读经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 五十营第十五

《文学启蒙》71活字版  沈括-72游黄山记  徐霞客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33、135、137

3、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下面这个小故事,很值得我们细心琢磨。

  一弟子学习射箭,师父告诉他,要学习射箭,先要练好定力。定力怎样练呢?就是站成射箭的姿势,每天站上3个时辰,等练到纹丝不动时,再来教他如何射箭。

  弟子练了3年,终于练成。可师父说,他只具备了身体上的定力,要练习射箭,还必须具备心理上的定力,心理上的定力怎样练呢?

  师父教他站在高高的危崖上,站成射箭的姿势,每天站上3个时辰,等练到纹丝不动时,再来教他如何射箭。弟子一练又是3年,最终练成。弟子找到师父,师父说,现在可以教他射箭了。

  师父仅教弟子射箭3个月,弟子就能百步穿杨。弟子不解地问,为什么练习定力需要6年,而学习射箭仅需3个月呢?

  师父说,不只是射箭,定力是成就一切事情的基础。而学习射箭,只是一种技巧,技巧再好,如果没有专注的定力,也难以击中目标。世上好学的是技巧,难做的是定力。

  “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是专注精神和境界的反映。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