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镇西:学好语文就靠这三把“钥匙”》

[复制链接]
查看: 2854|回复: 0

19

主题

132

帖子

515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21:3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亲爱的贞明家人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xxx的xxx,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家人们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经学院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开课前先请各位新老朋友注意学习群规,入群第一步,修改群名片,学习地址:http://www.zm13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李镇西:学好语文就靠这三把“钥匙”》。

所谓“三把钥匙”,其实就是三个字:读、写、背。如果还要加三个字,那就是——多读,多写,多背!一次,一位我二十多年前教毕业的女生告诉我:“我孩子刚读小学,作业就很多,包括语文作业。我母亲说,你们李老师当年教你们高三也没有什么语文作业,你儿子现在才一年级啊!”她这么一说,我想了想,还真是,我教了三十多年的语文,真的很少给学生布置作业。

但从应试角度讲,我历届学生的语文成绩还是不错的,有些年级还相当不错——就以刚才那位女生那个班为例,1995年7月,这个班的高考成绩(包括语文成绩)就十分辉煌。说“没有语文作业”也不准确,只是我的“语文作业”不是简单机械的基础知识”,而是阅读、写作、社会调查等语文学习活动。


比如我规定学生在一学期内必须读多少课外书,还规定学生每天写内容自由、形式活泼的随笔。教初中的时候,我还让孩子们轮流主编班级日报,比如《玉林日报》《石室晨报》,等等。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如果一定要说是“语文作业”我也承认。

另外,我还倡导学生们多背经典古诗文,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古文观止》。注意,我只是“倡导”,而不是强迫。所谓“倡导”就是以各种方式鼓励背得多的同学,在班上或小组内开展背诵经典的比赛活动,以逐渐形成背诵古诗文的“攀比风气”。看看,这不就是“读”“写”“背”,或“多读”“多写”“多背”吗?




多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把钥匙

通过这把钥匙孩子能够打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宝库”。我经常对学生说:“理科学习靠题海,文科学习靠书海。”没有广博的阅读,仅仅靠课文上那几十篇课文,是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一个孩子如果有了海量的阅读,不读语文课本他照样可以形成语文素养。


当然,“多读”指的是读好书,读经典书籍,而不是读浅薄无聊的垃圾印刷品,更不是读有害的“毒品”。我特别主张孩子多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人文书籍——低段孩子可以多读绘本、儿童诗等童书,中段孩子可以多读整本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方面的书籍,高段的学生则可以加上文化和哲学等方面的读物。具体读什么书,已经有太多的推荐书目,我这里就不开书单了。




多写,是语文学习的第二把钥匙

孩子能够将阅读中吸取的养料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表达出来。这里说的“写作”远不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题,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日记、随笔等等,形式不论,内容灵活。对中低段的孩子来说,写作难免会有仿写的痕迹,这不要紧,这是学习写作的必经阶段。写作,不单单是“写作”,它伴随着阅读、思考和观察,所以写作实际上是综合的语文能力训练。

特别要强调的是,要让孩子一开始就在写作中让心灵自由飞翔,即真情实感,随心所“语”,千万不要说假话,不要“装”——当然,在结构、语言等方面模仿名篇,不能算是“作假”。总之,没有多出课堂作文十倍甚至数十倍的生活化写作,是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的。




多背,是语文学习的第三把钥匙

现在什么都可以“百度”的互联网时代,有人认为只要能够查到的知识都不用背。这观点是对的,但这话不能无限“覆盖”,比如它就不适合于文学。好比锤子、改刀之类的工具不必随身携带,需要用的时候去拿就是了;

但每个人的血肉却必须是自己体内的,而不可能是“外在的储存”。让孩子在其记忆力最强盛的时代,通过背诵将最经典的古诗文化作自己的血肉,这是形成终身语文能力的“童子功”。当然,并不是所有古诗文都要背,我依然强调背诵经典诗文,且越多越好。



肚子里“别人的东西”储存多了,渐渐就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必然出口成章,行文流畅。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古训永远不会过时。上面所说三把“钥匙”,我在解说的时候虽然用了“第一”“第二”“第三”的表述,但这并不是三者重要性的依次排序。

对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是信息的吸收,写作是情思的表达,背诵是经典的储存。这三者同等重要,不分主次,缺一不可。就我个人的语文学习经历来说,其实还有一把“钥匙”,就是“多抄”——抄经典的古代诗文,抄优美的现代诗文。

当然,我的少年时代正值“文革”横扫“封资修”,是没有多少古诗文可抄的,但我也整本整本地抄了许多当时的“文学作品”:贺敬之、徐刚、李瑛等人的诗,还有魏巍的散文——今天看来这些东西实在是经不起历史的淘汰,但它们却是那个时代的“经典”。

抛开内容不说,至少其遣词造句还值得少年的我学习的。所以,现在我还保留着当年抄写的一本一本的诗文。后来进了大学,我又整本地抄唐诗宋词,还抄过一些中篇小说(比如《公开的情书》),甚至还大篇幅地抄过一些经典的文艺理论著作片段。

这些抄写,也是一种语言学习的积累,是“读”“写”“背”在某种程度上的综合体现。只是这种方式带有我本人的个性色彩,不一定适用于别人,所以我没将其归入语文学习的“必备钥匙”之列。我曾说过,语文是最适合自学的学科。

1977年恢复高考时,不到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我全花在数学上了,而语文根本没复习——不是我不想复习,而是我不知道如何复习,于是只好拼命做数学题,以安慰自己“在复习”。但后来我的高考语文成绩居然是92.5分(满分为100分)——我们那一届并没通知高考分数,我是多年后通过特殊渠道得知的。



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学语文的,我就给他们讲我如何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背诵,喜欢抄写……后来我把我这个经历告诉我的学生,告诉我的女儿,让他们这样学语文。读、写、背,的确就是我学习语文的全部“秘密”,或者说三把钥匙。有了这钥匙,不需要任何语文老师教,你一样可以成为语文素养很高的人。比如莫言,他连小学都没毕业,却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他是哪位语文老师“培养”的?他是自学的。

再看中外许多大作家,学历都不高,后来都成了作家。这样的例子就不用我在这里赘述了。也许有家长还是不放心:“那孩子考试怎么办?毕竟我们的孩子并不是要当作家,而是要通过中考和高考啊!”

我的回答是,当孩子把读、写、背当做生活方式,日积月累,他的内涵必然更丰厚,他的大脑必然更发达,他的思维必然更活跃,他的视野必然更开阔,这样的孩子对语言也必然更敏锐,对语言的运用当然也更加熟练……

有了这个雄厚的基础,在考前花点时间针对特定的试题形式,对孩子进行一些突击模拟训练,就算是猴子也会“就范”成为“应试高手”,你还愁你那么聪明的孩子过不了“应试关”吗?


好,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家人们的陪伴和聆听!让我们一起在贞明这所没有围墙的父母大学,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让我们一起育心,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学习,多正音,多努力,多付出!坚持读经,相约十年!我们一起努力!

【整理:徐艳琴   终审:林玉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