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连孩子的呼唤都不能让我们觉醒》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晴
挑战第35天:
1.易经(第53至64卦 小书第143至172页)
2.孝经(孝经全文)
3.中庸(每天5页 小书第53至57页)
4.老子(第49至60章 小书第91至99页)
接着昨天的话题,游学的事情武汉家人一致通过,这个事情报名后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了。
大家在群里讨论起家中的大太阳,讨论如何生发家里大太阳的志气?有家人问什么是志气,帅帅妈解释说:志气是积极向上的一种心态,有志气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很认真。谷谷妈补充说明:志气,词典中解释为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要求做成某件事的气概。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
是的,我们说孩子没有志气,大人没有志气,其实是在指他对未来模糊,没有清晰的定位,似乎没在存在的意义。
我们谈起孩子被手机、电脑所吸引,家里的大太阳也是常常抱着手机,或是一有空就抱着手机。除了手机,似乎其它的事对他们都失去了吸引力。这个话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共鸣。
大家也一致认同,要想孩子不玩手机、电脑,必须父母先做好自己。一个家庭中教育观念必须达到一致,才能有所效果。如果一个反对,一人支持,孩子自然会选择他所认为可以的,自己喜欢的事干。因为反正有一人支持!
俗话说“读书使人进步”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不仅阅历多,走到哪儿都让人觉得博学多才,深不可测,而不爱读书的人则是看书就犯困,走出去,说出的话,一张嘴就被人把整个人都看得差不多了。就如以前的我。
今天燕燕姐在群里面给我们分享了给他家大太阳写的一封信。信中就说到了她一开始就是被大太阳爱学习,求上进,满屋子的书香给吸引了。看来爱读书的人还能给对方安全感。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也会随之改变,有的人紧跟时代,有的人则停滞不前,落后于时代。
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网购、网聊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正如乔布斯曾经在微博中写过的话一样“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的时间”。
的确如此,一部手机就可以走天下,
有人说,我每天好忙,根本就没有时间看书和学习。我相信,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越做事情越发现时间多,越懒感觉时间越少。下班在家,拿起手机,刷下信息,看几集电视剧,几个小时就没了。还什么都没做。如果不玩手机,几个小时,可以做饭、吃饭,洗碗,洗澡,洗衣,读书,还能早睡。不信你可以试试。
现在,手机在每个家庭中都有,几乎是人手一部,有的人手上还有好几部手机,只要一部智能机,就可以实现,在家购物、看电影、玩游戏、聊天、交友。越来越多的时间奉献给了手机。在网上聊得不亦乐乎,而现实生活中却不喜欢说话,害怕交流。更愿意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不喜欢也可以逃避。和网上的陌生人可以无话不说,而面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或亲生儿女竟无话可说。有人可能会问这个世界怎么了?要么选择随波逐流,跟着一起玩,要么选择怨天尤人社会太腐败。
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要指望天地,指望社会的改变呢?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么,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与其寄希望于别人,倒不如由自己来掌控。不过生活也不是你想要什么就会是什么的,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改变整个大环境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力先改变身边的小环境,燕燕姐写给大太阳的日记,就是希望可以得到老公的支持。为孩子重新打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如果我们一边玩手机,一边喝止孩子不要玩,如果我们是孩子,会是怎样一种心理。
有些痛,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是无法体会的。
我们的孩子所电子产品、游戏就会有瘾,这个年龄段的自控能力差,如果父母再不配合改正的话,那么等到他长些再管一定会将孩子推向叛逆之路。
所以我们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年轻的妈妈们,一定要管住自己,既然孩子是复制件,那件我们就尽量保证原件的质量。
早上,老公看到一则新闻视频,一名小学生的作业题目“爸爸,我想对你说”作文中写道:“爸爸,我一直想对你说:和我玩一会。每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带他们出去玩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羡慕。我就只会看见你玩手机,玩手机。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
可以想象孩子那句“你不是我的爸爸,你是手机的爸爸”,内心有多么渴望爸爸可以多陪陪自己。
类似这样的新闻,我们绝不止第一次看见。微信朋友圈,微博,各种腾讯视频新闻都发表过。可是它所带来的效果、反思仅仅在那一记得,父母觉得自己错了,应该要改变,但,过一天之后,又回归原来的轨迹。我时常不能理解追星的粉丝们,对于自己喜欢的明星不允许别人诋毁、诽谤,所到之处,一定是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过去,哪怕远远的见上一面,风吹雨淋根本无法阻止。那种无条件的坚持和信任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我们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却没有这种坚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