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武汉伍晓晴 于 2016-11-30 05:45 编辑
读经时间: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读经人员:伍晓晴(妈妈)
读经内容:
1.《易经》大畜卦第二十六、颐卦第二十七
2.《增广贤文》
3.《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婆婆零晨就起床把稀饭煲着了,因为我5:40就要从家出发去赶7:20的火车,她希望我能吃点热乎的再出发。感谢妈妈这份爱。我确实也喝了一碗。
每次回家人就变得懒散,儿子一睡自己也只想睡,做饭好像成了婆婆理所应当的事。原本应该是她享福,真的是本末倒置。
不论哪个家庭应该都有这个情况,比如春节回家,不管多早或多晚,当你还没有到家门口时就能看见自己那个家灯火通明,当车刚停到家门口时,你人还没从车上下来,妈妈已经打开大门迎接了。永远给你温暖的家。
每次去坐火车都会看见一些返程的家人,大包小包,拎着一桶油或一桶土鸡蛋。即使在农村现在养鸡的也越来越少。所以那些土鸡蛋也是父母一个个攒起来的。就是为了孩子下次回来时从家里带些家里有的,好的,希望孩子在外能照顾好自己。
我们妈妈那一辈,养育孩子的目标就是:不让孩子冻着、饿着,只要能考上大学哪怕砸锅卖铁也会送去上大学。所以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改变生活的品质。而那时候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大多是散养和寄托于学校或孩子自身的鞭策。
然而,如今的社会已不再是解决温饱,小康社会,九年义务。当今社会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大格局。已不再是当初的放养,不光孩子学习,首先要自己先学起来。
而教育最怕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完全撒手不管,另一种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长,而非花的本来木有和需求。
只有默默耕耘,才有静待花开的机会
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要给孩子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地,静心观察花的种类再以此选择耕耘方式
再适度引导,除杂草、保丰茂。千万别等孩子长大了,才想要弥补他成长中你缺席的那些时间,也别用静待花开的冠冕理由来掩饰自己教育的惰性和推卸责任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的会更动人。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你也不要生气,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铁树不开花,开花惊艳四方,且炫丽无比。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多么美好的一段话。但是,我以为,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他们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表达能力强,写得一手好作文的时候。请别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坚持亲子共读。一有空就带孩子走到生活中,闻花的颜色,看树在风中舞蹈,看满天繁星,听一池蛙鸣……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体格很好,运动能力强。请别忽略了,人家一有空就带孩子去游泳,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爬山,露营,骑着自行车去郊外漫步,徒步到苍翠的山顶,看到了天边的云卷云舒,远处城市的高楼……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数学成绩很好,逻辑思维很棒。请别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孩子玩数学游戏、搭积木、吃饭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孩子对应家里的人口来分配碗筷、讲数学绘本,和孩子一起玩数独、亦或者也会给孩子寻觅一个好老师,带领着前行。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那么有思想,那么多规划,那么有创意的时候,你却忽略了,在他还小时候,你从未为他打开过一扇窗,让他看到这个世界的丰富,你也没有在他的内心种下过一粒种子,让他对他的未来产生过期待和憧憬。你也未曾在他迷惘懵懂的时候,给他一点指引,让他看得清要走的路,也就离她的梦想更近一点……
我们习惯了说“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才是理想中的孩子。但是,又有哪个人家的孩子,是天生的那么“好”呢?
每一个“理想中的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生命蜕变的每一个阶段,身体的发展,心灵的发展,精神的发展……身为父母,如何引领才是“理想中孩子”背后更需要讨论的课题。
孩子做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无法设计和干预他的人生,但在他们成长早期的每一个关键驿站,我们都应该在,不做决定,只告诉他:关于这件事,我们的建议是……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还没有足够大的时候,他需要我们的指引。只有等他有了足够的视野,足够大的力量的时候,他要选择什么样的路,选择走多远,就是他的事情了。而那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转过身,默默祝福和想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