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西小赖 于 2017-3-28 11:20 编辑
在格物中找到生命所需
读经日期:2016年10月23日 读经人员:林峰妈、林峰 读经内容:《易经》第六十二卦,《诗经》召南,《德育启蒙》第1节;妈妈学习:《易经》下经;
这次提笔写日记就是为了记录付老师在会昌给我们谈天论道的收获。之前在参加指导师培训时见过一次付老师,所以这次再见面就少了一些紧张,当得知付老师会亲自过来指导我们的时候,更多的是期盼和感动!
付老师是我们贞明经学院优秀的国学讲师,也是深圳市图书馆和深圳宝安图书馆的常驻国学讲师。她对《易经》《道德经》等多部经典都有自己的领悟并能很好的将经典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我们见过付老师的都知道,非常的亲切,而且给人的感觉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提前一天的时候,秀兰还跟我说想到要见老师,好紧张啊!但是,见到之后我相信她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反而这三天我们只要是有时间,都想要“贴锅底”。
对于我们系统开启读经之旅的家人,自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那么如何去突破这些困难呢?如何更好地成长自己呢?一见面我们给付老师抛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时间在群里互动和学习。补课的时间也没有。”“为什么我听完课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就出,课后什么也记不住呢?”还比如说:“我的孩子过于自信和骄傲,我该如何去引导呢?”等等,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付老师都给我们指出了方向,令我们醍醐灌顶。
确实,我们作为家里的定海神针,每天都有太多的家务、琐事、工作、照料孩子等等。但是又想要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去平衡呢?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已。”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也就是分清主次,那就是从格物开始。
对于系统学习的家人,VIP提高群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提高群的课程是对经典的演绎,“演绎”和“解释”又有何区别呢?解释它只是给我们翻译,而演绎呢?就如演员演戏一样,通过“演”的这个动作让大家更深刻地挖掘出文字背后的含义和价值,以及告诉我们如何将这些经典,让它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学中行,行中明。而不仅仅是背诵而已。
其实想想,为什么早课后排麦分享的家人一度排到了30、40多位?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就是靠两个因素,一是格局,二是沟通能力。那么我们的排麦分享听课心得是不是锻炼我们的沟通能力呢?沟通能力不是说你能说会道、天花乱坠,而是要真正的能抓住重点,易其心而后语。 所以,我们每次的课程过后有没有进行一个这样的总结?输入了有没有及时的输出呢?如果没有输出,那么是不是一直屯在那里,屯的多了自然会出现多藏必厚亡,我们就会觉得怎么好像什么也没学到的感觉。所以要想更好地成长自己就必须要有输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每堂课是45分钟,每周6堂课,那么一年下来又是多少呢?
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记录,那么是不是到头来什么也记不住?开口就是突破,困难之所以成为困难就是因为里面的“木”被框住了,只有把这个“困”边上的框框开一个口出来,里面的木才能被生发,才能生生不息。
而对于第二天家长和付老师的交流,很多的家长都提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应该说是98%的家长都会有的一个心理,那就是我担心自己带孩子坚持不了。同样,我们付老师当时也有这样的考虑,那么她是怎么做的呢?
她其实只是做了一个动作,她只是在内心问自己:那么多开始学习的家长都可以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万一我坚持下来了呢?对啊!强人面前只有路,弱人面前只有墙。我们在考虑这、考虑那的时候,是不是有找到比行动更好的方法?如果没有的话我为什么不去尝试,万一成功了呢?
李老师也聊到她的一个经历,以前虽然一直有带孩子读经,但是觉得特别辛苦。因为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一群人一起学习。自从学习了赖老师提出的137累积法后,每天的读经变成了一种享受,孩子也越来越喜欢上高能量的《易经》,甚至时不时还会蹦出一两句里面的句子来。
是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当我们方向错误的时候是在害孩子,而不是爱孩子。想想如果使用不科学的方法实行大量读经,孩子不会闻“经”色变吗?而我们有了137累积法,每天只需要20多分钟,轻轻松松,这种靠累积下来的量却又是非常大的,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多部经典的诵读。 而且一周的内容通过7天的一个累积,自然而然的在孩子的脑中留下了印记,甚至很多都能背下来。这就是无为而为的成果。
而对于家长的提升也是很明显的,像我们这很多家庭都已经是接触过经典的,但是大家都没有走在一起交流和沟通,都只是闭门造车。所以啊!遇到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现在知道原来我们有全国的父母群,也有YY语音课,有精华育儿、文化讲堂等等课程。
当然,很多家人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不一定都能早起听课,我们既然学习了经典就应该学会善假于物,比如说上微信平台、网站补课等等。学习的平台是非常全面,大家都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去提升自己。
也正因为有这么一大群人的互相激励和切磋,我们对这些曾经认为晦涩难懂的经典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或者说时不时的可以将它运用于生活。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我们想要更好更快的成长,最最重要的还是要融入平台。
平台就像是大熔炉,而我们贴得越近就越能感受到它的能量,《大学》有云: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那么到底是南方更强还是北方更强呢?各有各的强,我们学习也一样,只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向优秀的人学习,和高能量的人碰撞,这样无为而为中我们也被拔高了。
有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成长和坚持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每天长智慧已经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了。不知不觉中就自己坚持了1月、2月,1年、2年,当我们前面的几年都坚持下来了,自己也成长到一定的高度,还会去放弃吗?这时候是不是应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放弃比坚持更难了。就如学生辍学一样,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有辍学的想法,而年级越高到了大学就很少有辍学的学生了,因为这么久都坚持下来了,怎么可能舍得去放弃呢? 其实,对于不同的家庭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或者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该揪着这些问题在那里等解决的办法呢?一条路非常的泥泞坎坷,我们要走过去还是站在那里等呢?还是一边走一边去突破这些困难呢?困难是在行动中去克服的,而不是解决了困难再去行动。否则,我们孩子的时间会由我们等吗?
我从这两天不同的家人谈话中发现:还没有行动的人目光一直在我能不能坚持的问题上,而行动了的家人呢?考虑的是我如何成长自己,如何更好地去引领我的孩子。这就是驻足观望和知行合一的差别,久而久之,这之间的差距我们能想象吗?
也有很多家长认为,万一我一心想要带孩子读,但是孩子不配合坐不住怎么办?我们教孩子吃饭、穿衣等等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习惯吗?不是的。那么读经典也一样,1天、2天,1月、2月形成不了,那么我就一直坚持做好自己。当我们父母为了自己而读的时候,孩子也会为了自己读。当我们父母的眼光始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为了父母而读。
命令-号召-感召-感化-吸引。我们自己喜欢别人怎么对我们?那么我对孩子该如何做呢?多换位思考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那句话:做好自己,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吸引力足够了,孩子自然会跟我们走。
期间好姐妹秀兰也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回想自己的从前,总是抱怨为何孩子生下来就是自己一个人在操劳,现在又没有属于自己的工作,每天就是三转女人,围着孩子、围着灶台、围着老公转的女人。特别是自己把这些话说给老公听还得不到宽慰,越想越窝火,甚至想要逃离。
而如今呢?带着孩子学习经典后,每天都能吸收到正能量,也学会了反求诸已,心态越来地越平和。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老公也更加地宽容。老公也感受到她的变化,现在偶尔还能主动加入到全家读经的行列。由衷地为秀兰感到高兴,由一个抱怨不断的女人,现在已经是被幸福围绕的好妈妈、好妻子了。
远到而来的华丽也给我们分享了妞妞的一些变化,比如说在学校更加的积极主动,经常还会督促自己写日记、抢麦。而且因为妈妈有目标成为故事栏目组的故事姐姐,妞妞也跟着妈妈经常在家练习。这些不都是父母做好了身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吗?现在华丽还吸引到自己家的大太阳共同学习、进步,夫妻同心。
再说说依涵两姐妹,刚好前天付老师也在姐姐家吃饭。依涵回来说:“妈妈,今天老师问大家的座佑铭是什么。我说我的座佑铭是:君子以自强不息。”你看,谁说孩子不懂经典,这不直接用上了吗?婧涵呢,以前是5分钟也坐不住的。现在居然可以把三样经典都跟读完哦!专注力是不是大大的提升了,包括识字量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
是啊,我们带孩子学习经典难道只是为了吟诗作赋吗?不是的,我们是为了古为今用,为了将生活经典化,为了让经典指引我们的生活。那么把家齐好了,家庭幸福了是不是最好的一个对经典的运用呢?因为齐家的前提是修身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恭喜秀兰!恭喜华丽!恭喜姐姐!
感恩一切善因缘让我们的读书会还结识了许多不同学校的老师们,这几位老师都非常的大爱,面对应试教育的无奈也特别想要另辟蹊径,为孩子们的成长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适用的方法。而付老师当晚对于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怎样去做读经计划,如何家校携手真正的培养出德才兼备之人才,提出了许多建议。在场的老师和家长也都钦佩付老师的智慧。
这次付老师来,也给我们读书会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比如:幕后工作要分工,只有大家共同地承担了,我们的读书会才会让大家从看花人变成养花人。之前我们都是读完后没有家长交流的环节,这样父母之间的交流是欠缺的,所以以后加上家长成长论坛的分享,这也是督促我们家长更好的成长。 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我们会昌的家人们一起肩负起这样的使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燎原我们赣南大地。再次感恩付老师不辞辛苦,在短短两天时间就让我们收获如此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