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多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日期: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读经周期:第41周第6天(第297天)
读经人:笑笑
亲子读经内容:
1、《易经》鼎卦、震卦
2、《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01
3、《幼学琼林》3师生
4、《新概念英语》53
5、 复习《老子》第三节
读经方法:157
1、妈妈学习:
1、复习《易经》剥卦至睽卦
2、通读《中庸》1遍
非常感谢平台老师们的用心,开学三天,我的老毛病有犯的时候,老师的引导就到了,真是及时雨啊!
利娟老师用四大贤母陶母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引出,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父母的言行能够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要想孩子优秀,就要从生活的细节给到孩子全面的启发和引领。
我们国家自古重视家庭教育,如《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说的就是父母对孩子只养而不教,是父母的失职。
这几天,笑笑的状态仍然没有调整过来,昨天晚上因为一点小事,我发火了。其实,很长时间没有发过火或者生气了,尽管憋着自己,让自己的脸稍微严肃一点,心里还是想笑。但是,孩子却不这样认为,笑笑以为我是真生气了,有点害怕,还有点委屈,站在我面前默默的掉泪。
后来,我在忙自己的事情,没有理他,自己就悄悄的睡觉了。等我忙完的时候,他已经睡着了。回头想了想整件事情,我发现自己真的错了,大人尚且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更何况是孩子呢?如果我多一些耐心,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并能给出相应的改变方法,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今年的暑假对笑笑的用心真是少了很多,一直以为这个暑假笑笑做的不错,自从大宝7月31日开学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人在家,每天仍然能够完成读书、做作业,每天下午到小区里和小伙伴一起打乒乓球、玩游戏。
所以,我自以为是以为暑假都能做的很好,开学了,孩子的心里一定有数。但是,我还是忽略了他只是个孩子,还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领。
于是,今天早上,听完早课后和笑笑做了,开学后第一次的谈话。我:宝宝,你喜欢你现在的老师吗?
笑笑:喜欢。
我:都喜欢哪一位老师呢?
笑笑:都喜欢,最喜欢体育老师。
我:为什么?
笑笑:体育课的时候,可以玩。其他课的时候不能玩,下课了,除了去厕所,其余时间都在教室了呆着,老师不让出去。
我:那你都干什么呀?
笑笑:有时喝水,有时趴在窗户上看一楼的小朋友玩。
这时,我脑补了一下,一颗颗小脑袋趴在窗子上看别的小朋友玩的情景,心忽然有些疼,在天真烂漫的孩童时期,却每天关在教室里,不能出来,大人都要厌烦,何况孩子呢?
但是,学校为了孩子出现意外,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尽量不让楼上的孩子在走廊玩耍,也是无奈的事情。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这种环境呢。在还没有更好的意见之前,我只好把这问题暂时岔过去往下说。
我:宝宝,你觉得孤单吗?
笑笑:嗯。
我:那妈妈告诉你哦,书包里的书也觉得孤单,因为啊,你孤单是新学期刚开始,有好多的同学还不认识、不熟悉。而书本孤单是因为他认识你,你却不认识他,你也不愿意和他慢慢熟悉,所以他比你更孤单、更难过。你说怎么办呢?
笑笑:我明白了,我要和他成为朋友的话,我们就都不孤单了。我一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于是,笑着对他说:嗯,那妈妈和你一起跟他们成为朋友,好不好?
笑笑:好。
经过这次和笑笑的交流,更明白了孩子的心。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孩子一切问题,其根源来自父母。
我们通过学习都知道“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是,如何行?如何处?如何自修其身?面对孩子的问题怎样做到谋于前,思于后?我们每天都在说,做好自己,带动孩子。道理谁都知道,但是做起来怎么样呢?
其实,这些问题我们的古圣先贤,已经在经典里都已经告诉我们了,赖老师、玉英老师也已经给我们的诠释了,那就是一个大道至简的“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只剩我们如何去运用了。
不知怎么了,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却得空心病。遇到烦心事,轻则牢骚不断,重则摔物吵架,借以发泄,更有甚者是跳楼轻生。从不知反求诸己,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开始其悲惨遭遇尚能让人同情,可自己不思改变,却常常逢人诉苦,日日见人落泪。
我们的不满情绪和满腹牢骚,尚且不能自控,不知反省,又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拿什么去养孩子的心?
不懂教育不可怕,怕的是不改变、不行动、将错就错。只有我们家长把自己平和的心绪和柔美的品质养起来了,才能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在语言上表现自己的张力。孩子信任你了,你讲的道理才能称之为道理,倘若他不信任你,甚至排斥你,那么你讲的道理再正确在他那儿也是歪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们家长只有做到了心正,心诚,心善,只有走在真正的道上,才有足够的智慧塑造孩子生命的艺术和生命的品质。
我们要多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明白孩子真正所需,做该做的有效陪伴,放手去做孩子自己需要锻炼去做的事情,不要是事事包办。多做一些孩子需要的东西,少做一些孩子不需要的东西。只要给孩子多给一些信心、等待、包容,相信总有一天会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
好了,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家人们的陪伴与聆听,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