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圳罗良娣 于 2016-4-16 08:07 编辑
2016年2月27日(第15周第6天) 诗涵4岁2个月16天 诗晴1岁10个月20天 读经内容:亲子共读《易经》遯卦第33—晋卦第35 《黄帝内经》素问第1—4章02 《论语》为政02 《成语接龙 下》05 妈妈读:《易经》系辞上、下传——全文 读赖老师《演讲集》、《学说集》各10页 《易经》累积25遍 《大学》累积28遍 《老子》21遍 《中庸》14遍 《孝经》14遍 读经方法:247累积法 读经人员:妈妈、诗涵(跟读、听)、诗晴(以听为主) 学习目标:诵读《易经》100遍 标题:听《当代教育,最应该教育的是父母》有感 美丽的周六是我学习成长的清晨,随着春节假期慢慢离我们而去,我们贞明平台积极上进的家人的学习氛围也是日渐高涨,告别那个假期“懒羊”的状态,从新梳理好自己用热情彭拜的心理来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周。呵呵!为什是每一周呢?因为我们贞明育心人的时间安排都是按周来过的。现在自己知道提前跟家人们预约好,这也是去年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所以从年后开始自己就会提前去做一些准备工作,这样也是在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这个日记主持的工作做的好些。今天的早课是我们群里的俊俊爸蒋老师的《当代教育,最应该教育的是父母》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非常吸引我们呢?初为人母人父,谁不想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呢!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也许有人会说,我只要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做下普普通通的人就行了,没想让孩子将来有多优秀!成绩固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但人生的根基没有扎牢,又怎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稳呢?所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帮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拥有选择人生而不是被生活选择的智慧,才能真正实现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蒋老师首先用自己身边两个同学的育儿事例还有美国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当代教育最应该教育的是父母呢?他从三个方面来为我们解答这个疑问,一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二是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三是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想教育好孩子必先教育好自己。育儿先育己,凡事先求诸己。身教大于言传!父母不学习,怎样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说明身教的力量实在强大。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孩子是家庭的缩影,我们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后会非常的困惑,不知道任何教育孩子。聪明的父母教出聪明的孩子,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优秀的父母。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教育全在于“童蒙求我”。我们父母要自己去找学习的路径,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有手。父母改变了,孩子就改变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当代父母?一是克服无师自通的育儿理念,有些人会问,我父母没有学习,不是也把我培养成人了吗?这句也很熟。我以前也是这样教,现在长大了,不是很好吗?有人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品。很多父母有这个问题!观念要改变。很多父母有这个问题,从自我学习开始!孩子的问题也是习惯之病,性格之病。想养正孩子,必先养正自己。一颗好的苗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与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听了蒋老师的课程一场内心顿时变得非常复杂,让我想到曾经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二十年后,你把现在的房子给孩子,孩子会说太旧了。二十年后,你把现在的车子给孩子,孩子会说别逗了。今天,你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二十年后孩子会说,老爸老妈谢谢你们,你们太明智了。您只要找一部分时间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就留给孩子一辈子的财富!沧海桑田,时光回转,没有什么是一直在传承的,但是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的影响是可以一辈子一直去传承和延续的!! 分享一篇一位了不起的韩国母亲全惠星,是一位在美国和韩国都享有盛誉的母亲的成功育儿故事: 一、我们先来看看她的6个子女的情况: 大女儿庆信,哈佛毕业,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 大儿子京柱,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院,曾任马萨诸塞州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现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二儿子东柱,中学获得美国总统奖;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和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三儿子洪柱,哈佛大学学业后,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后回到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受到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邀请,成为该学院首位韩裔客席教授。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出任助理国务卿,主管人权事务。 二女儿庆恩,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临床法学客席教授。耶鲁大学聘请的首位非白人的女性客席教授。 小儿子定柱,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了美术学领域的最高学位——MFA(艺术硕士)。 二、我们来看下这位韩国首席妈妈: 1、 妈妈们要懂得发展自我2、 绝对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3、创造一个在什么地方都能打开书本的环境;4、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5、打开孩子心灵的方法;6、与孩子沟通的诀窍;7、让孩子不用督促也会主动学习 1、 妈妈们要懂得发展自我 自我发展,就是在个人的职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妈妈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开发自我。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亲的能力。母亲对一个家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就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飞。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结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愉快地生活,那么,她的整个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会受到影响。母亲应该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个均衡点。是否进入职场工作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承担的职责,能否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有无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后顺序,并解决家庭和事业相互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 记得在我的孩子即将进入高中的时候,我也面临过继续工作还是照顾家庭的选择。当时为了从财团那里争取到更多的研究经费,我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工作,并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孩子面临升学问题,需要对话和勉励时,我仍然选择了孩子们。社会学学会的活动刚好订在孩子正式开学的前夕,在我的专业领域里,这是非常重要的聚会,但是我几乎没有去参加过。 2、绝对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 我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心情很焦虑。我日思夜想怎样做个好父母,怎么才算好父母,加上当时又没有别人的指导,连相关的书籍也找不到。我陷在这样的焦虑中,不能自拔。后来,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回忆起他们对我的教育过程,瞬间,不只是育儿问题,就连人生问题也好像是重新聚焦了一样,变得清晰明朗起来。我的父母不是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人。他们始终在学习、进步,充实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影响到了很多人,也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我从小时候他们对我的教导为起点,重新回顾了我的人生。这真是一次漫长而获益匪浅的过程。在回忆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如同养分重新滋养了我的内心。对我来说,怀孕不仅是做母亲的开始,而且也是作为一个人,重新考虑今后的路、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等问题的宝贵契机。一般怀孕的母亲都是如此,在欣喜的同时会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一个好母亲。这种担心是必要的,一定要听从自己的感觉,有了担心的情绪,不要逃避,不要视而不见,要多考虑如何解决和疏导自己的担心。这时如果想不清楚的话,以后就可能受到影响,偏离好父母的标准。 那么,如何成为好父母呢?很多父母爱孩子至深,可能认为要一切为了孩子,无条件为孩子牺牲,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全方位受到呵护。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前面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作为父母,关键在于如何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帮助他们看到未来、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要想成为最好的引导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目标,计划好自己的人生,日积月累,始终进步,并有能力去帮助和影响他人,方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如果父母没有这样的能力,不能给孩子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能让孩子从内心里感到敬佩,那么,孩子们自然不会向他们学习,即使他们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不尽。 仅仅有能力养育孩子,却没有能力引导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和优秀的父母。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标意识,即使为人父母了,也要继续努力。父母的人生应该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断。做到这点,反而会比无条件牺牲更难。但是,这才是真正爱孩子,也爱自己的父母要选择的路。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想想,现在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出于真正的爱?我是否被一定要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这种价值观所包围,执着于孩子,而忽视了让自己成为被孩子所尊敬和爱戴的父母?我是否将孩子看作是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的代理人?父母生育了孩子,但并不能拥有孩子。父母和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各自独立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如果爱孩子,就要从“好母亲情结”中摆脱出来,努力做自己。 最好的家长都是孩子的引导者,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 3、创造一个在什么地方都能打开书本的环境 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营造出来的。不用强求他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将学习习惯化,就要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刚结婚的时候,在我们租住的公寓里只有一张书桌。我和先生都是喜欢学习的人,对我们来说,一张书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说我可以先在茶几上学习。但先生马上反对,说那样的小茶几怎么能用来学习呢。 然而,我们当时的经济情况并不允许我们购买更多的书桌。所以,我先生只要有时间就去二手市场,希望能给我找到一个合适的二手书桌。终于有一天,他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回来了一张看起来不大却很别致的高档书桌。在我们家,书桌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家具,而是用于学习的特别家具。先生费心为我准备书桌,是因为他不但将我看做他的妻子,更将我视为一名学者,所以这张书桌才显得更加珍贵。每天晚上刷完碗之后,我就坐在书桌前学习;哄着孩子们睡觉之后,我也会坐在书桌前继续学习。看到母亲努力学习的样子,孩子们自然而然将学习当做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只要让孩子们懂得学习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等于是为孩子做了一切有关学习的事情了。如果父母能够自然地坐在书桌前,孩子也会跟书桌亲近起来的。比起说“你学习吧”,更有用的是说“我们学习吧”。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我先生无论到谁家里,都会先观察那家的书桌。如果人家没有一张像样的书桌,他总是会无法容忍地说上几句。因为有这样的先生,我们家里到处都是书桌。到我们家里做客的人都会问:“你们家里的书桌为什么这么多?”六个兄弟姐妹加上我们夫妻,每人有一个书桌,这样就是八个了。但是我先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在房东设计好的地下游乐室里摆上了一圈书桌,把房间布置成了一个图书馆。这下,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两个书桌了。为了让孩子们的朋友来我家时也能够学习,就又多准备了两张。在不太大的家里,光书桌就有19个,再加上餐桌和茶几有时也充当了书桌的作用,算起来就更多了。因此,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营造出来的。书桌多了,孩子们就自然地想到去学习。实际上,也确实起到了那样的效果。不用强求他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们放学回来,首先会马上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去地下图书室,做其他自己喜欢的功课,最后才出去玩。家里书桌比较多,因此在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如果有朋友来玩,就会坐在一旁的书桌上跟着一起写作业或者读书。附近邻居都说,到了我们家,孩子们就会开始学习,甚至有些父母会在每天下午的时候把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们送到我们家里来呢。我们家里的地下图书馆,既是我们家孩子的图书馆,也成了附近孩子们下课后的图书馆。如果想要让孩子们学习,要做出怎样的实践,以及这样的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