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o【贞明育心国学经典】《<易经>中的教育智慧——教育的必然成功之道》(下)

[复制链接]
查看: 3435|回复: 0

73

主题

177

帖子

583

积分

贞明VIP用户

积分
58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22:4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京高燕 于 2019-5-31 08:18 编辑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深圳蒋彩娥,很高兴与大家如期相约在上午10点30分的贞明日课堂,感谢大家的如约守候,感谢贞明为大家打造的成长平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努力成为优秀的智慧父母!

我今天接着昨天的内容继续给大家分享《<易经>中的教育智慧——教育的必然成功之道》(下)。
家长要重视习惯培养,好习惯伴随终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孩子有了偏食、不讲卫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急躁、多动、不讲礼貌、冷漠、不合群等一系列不良行为习惯,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因为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的健康、成就与快乐85%取决于这些习惯和性格。
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因此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的培养是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教育关键。

而经典教育正是把握了这个教育关键点,从根本上开发孩子的心灵智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

读什么样的书,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思维习惯,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思考,高质量的阅读就会形成大格局的思维,而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业成功密切相关,成功孩子所具有的共同爱好就是读书。

比如学经典,古人早就有“朗读”“涵咏”的习惯,经典教育相当重视反复诵读,老师基本不作解释,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领悟经典中无法言传的神韵。

文化底蕴的积累,就是在慢读、反复诵读以及不断的思考中实现的,从而变成了孩子的生命智慧。

我的儿子跟我说,他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好多同学上古文课的时候普遍出现精神压力症、学习厌学症,一到写作文就头疼,一上古文课就睡觉,这些孩子都是没有阅读习惯、没读过古文的孩子。

因为我儿子从小接触过经典,由于左脑和右脑都开启来运用,不仅记忆程度优胜于其他同学,而且还能保持快乐的学习和轻松的学习,读古文津津有味,学历史非常轻松,他写作文从来没有头疼过,从小学到高中,作文经老师推荐参加比赛,经常获奖,包括全国的奖项,考试时临场发挥的作文都被老师评为范文。

他告诉我,考试的时候写作文,他闭上眼睛,那些读过和听过的素材就像电脑显示屏一样出现在“眼前”,一屏一屏过去,“看”到需要的素材后,马上“抄”下来,他说:那种感觉太美了!

试想,如果孩子没有大量的阅读基础,写作文的时候哪有素材可调?如果没有从小诵读古文的经历,他学习的时候怎能如鱼得水?

儿子的思维模式,也受经典的影响,老师说,他比同龄的孩子思考更深刻,更有思想。

国学经典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握最佳教育时期,启发孩子的心智,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文化、有精神和教养的人。
四、培养好习惯,要有好方法

习惯的养成是要靠每天的积累。请问各位爸爸妈妈,您愿意在百忙之中每天“送”给孩子30分钟,培养出让孩子受用终生的好习惯吗?

良好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是父母此生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把“累积式”教育法归纳成三个数字,叫做“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最少读1遍,1遍10分钟,1遍都不读,那就等于不读,所以最少要读1遍,不要小看这个1,坚持下来,就会非常地厉害;

“3”就是每天至少读3样,多样性原则。这是生活给我们的启示;

“7”就是连续读7天,这是《易经》里面讲的道理:“七日来复”。七天一个循环,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这个道理。

137,每天最少读1遍,每天3样,加起来就是半个小时。每天抽半个小时来读经典,让你的人生得到一个彻底的改变,现在我本人,整个变化都是因为我们应用这套方法读经典。

“137”累积法是一个学习方法,可以应用到各个方面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137”学习法:

“1”是《易经》中的简易性原则,遵循大道至简原理,要求每天读一遍,方法简单;

“3”是《易经》的变易原则,三生万物,3是个变数,代表多样性,可以变5样、7样,除了读书,可以增加其它的习惯培养;

“7”呢?连续读七天是不变的原则,每周一个循环。

如果您能用心了解、积极实践,受益无穷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您自己和全家。


五、家长要有良好的教育心态
有人常说“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管孩子”。“没时间”这是很多人的口头禅,什么都想速成,马上见到效果。

这就体现出很多人的心态,只是一味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今天刚播种子,恨不得明天就能看到开花结果。

学习、教育是需要过程的,很多教育效果多年以后才能逐渐看到效果,成长是需要耐心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园里同时种下去两排树,一排是白杨,一排是银杏,与高大的白杨相比,银杏显得十分矮小。管理员说这两排树是同时栽下去的,栽下时,都一样高。

他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同样的条件,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却显得矮小呢?

管理员说:“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请大家记住“珍贵的东西慢成长”,我们的孩子都是珍贵的银杏树,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曾经涛妈分享育儿心得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以前在我眼里,我老觉得他这不好那不好,缺点总比优点多。在没有结缘育心经典前,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我们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我们对他们有期望,甚至是有欲望的,我们希望他们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某种预期的状态,这就是有主观的想法了。

教育孩子,不能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的缺点,而是要带着放大镜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你所看到的不再是孩子不好的一面,而是孩子优秀的一面,你的心情也会不一样的,其结果也就圆满了。

妈妈改变,孩子自然就改变。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用心体会、用心观察,就会知道我们的教育心态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了。

分享一则禅话,也许因为这个故事而改变您跟孩子的生活,也许这则故事点亮您心中的明灯,也许您会明白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就是所谓的推己及人,一个家长,要教育孩子,就不会忘记了自己当孩子的时候,这样自然也懂得了孩子,会快乐地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

信徒不解地问道:“园头禅师!照顾花草,您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而且从这一盆搬到另一盆中,没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锄来锄去?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禅师道:“照顾花草,等于教育你的子弟一样,人要怎样教育,花草也是。”信徒听后,不以为然道:“花草树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禅师头也不抬地说道:“照顾花草,第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

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壤,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

特别浇以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似已死,内中却蕴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对他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终能使其重生。

松动矿土,实因泥土中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有新机成长茁壮!”

信徒听后非常欣喜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替我上了一课育才之道。”

教育需要恒久的坚持。

孩子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作为父母,你该做的事是让现在打好基础,让他拥有智慧,拥有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我们不能决定孩子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拥有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我们可能没有一桶水,但是我们可以指给孩子一条河;

我们可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一个不平凡的孩子。

孩子拥有无限的可能,家长认识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想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要看父母的智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如果您是智慧的父母,如果您对孩子的人生负责,那么,立即开始,带着孩子一起学习经典吧。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幸福陪伴!

让我们一起,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小成高大。我们也期待更多智慧父母的加入,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让我们多学习,多正音,多交流,多碰撞!

整理:小英        初审:忠玫           终审:高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育心智慧父母群育心经典智慧父母4群
服务热线:
4008-520-137
工作时间:
6:00-21: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